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347篇
  免费   2807篇
  国内免费   1131篇
耳鼻咽喉   104篇
儿科学   78篇
妇产科学   185篇
基础医学   850篇
口腔科学   143篇
临床医学   2644篇
内科学   1941篇
皮肤病学   314篇
神经病学   324篇
特种医学   650篇
外国民族医学   7篇
外科学   1008篇
综合类   9360篇
预防医学   1586篇
眼科学   222篇
药学   9944篇
  54篇
中国医学   14281篇
肿瘤学   590篇
  2024年   404篇
  2023年   1358篇
  2022年   1028篇
  2021年   1343篇
  2020年   1251篇
  2019年   1525篇
  2018年   743篇
  2017年   1417篇
  2016年   1466篇
  2015年   1615篇
  2014年   2701篇
  2013年   2464篇
  2012年   2928篇
  2011年   3096篇
  2010年   2705篇
  2009年   2518篇
  2008年   2460篇
  2007年   2225篇
  2006年   2016篇
  2005年   1771篇
  2004年   1519篇
  2003年   1396篇
  2002年   1021篇
  2001年   744篇
  2000年   579篇
  1999年   383篇
  1998年   333篇
  1997年   274篇
  1996年   231篇
  1995年   191篇
  1994年   140篇
  1993年   91篇
  1992年   84篇
  1991年   59篇
  1990年   46篇
  1989年   68篇
  1988年   31篇
  1987年   19篇
  1986年   18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4篇
  1980年   3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76 毫秒
11.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9,(23):4181-4183
目的探究贝伐单抗联合SOX化疗对Ⅲ~Ⅳ期胃癌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2月~2019年3月收治的Ⅲ~Ⅳ期胃癌患者78例,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给予SOX化疗治疗,观察组给予贝伐单抗、SOX化疗联合治疗。对比两组疗效及治疗前后生存质量调查问卷(QOL)评分,观察比较两组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糖类抗原72-4(CA72-4)、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99(CA199),观察比较两组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MMP-9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9.49%,高于对照组的56.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QOL评分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CA72-4、CEA、CA199水平较对照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MMP-2、MMP-9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Ⅲ~Ⅳ期胃癌患者采用贝伐单抗、SOX化疗联合治疗,可降低血清肿瘤标志物及MMP-2、MMP-9水平,改善生存质量,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的方法预测气滞胃痛颗粒抗炎镇痛主要活性成分的作用靶点,结合中医方解配伍理论对其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的作用进行分析。方法基于TCMSP中药系统生物学分析数据库收集气滞胃痛颗粒中6味中药的主要化学成分,并借助LC-MS技术对所筛成分进行分析,通过TCMSP检索和Pharmmapper软件预测获取各成分主要的作用靶标,并通过DIP数据库,利用蛋白质相互作用信息建立药物靶标与炎症疼痛靶标的关联,构建药物-靶标-疾病网络,通过网络特征分析气滞胃痛颗粒抗炎镇痛的作用靶标,阐释其抗炎镇痛的主要作用机制。结果根据网络分析,共有44个炎症疼痛靶点与气滞胃痛颗粒密切相关,其中直接作用靶点有20个,主要是对环加氧酶-2(COX-2)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 NOS)等蛋白酶的作用,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肿瘤坏死因子(TNF)信号通路、NOD样受体(NLR)信号通路、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信号通路等与炎症疼痛密切相关的信号通路有关。结论气滞胃痛颗粒抗炎镇痛作用体现了中药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的作用特点,该研究为深入阐释气滞胃痛颗粒抗炎镇痛作用机制提供科学依据,并且进一步说明了中医药古方配伍理论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吴门调脂颗粒对大鼠平滑肌细胞(VSMCs)的自噬在细胞、蛋白质、基因等水平的影响。方法:运用血清药理学方法,以调脂颗粒含药血清、6-氨基-3-甲基嘌呤(3-MA)、雷帕霉素(Rapamycin)诱导处理VSMCs,通过MTT检测调脂颗粒含药血清对细胞生长增殖的影响,Western blotting检测自噬相关蛋白LC3-Ⅱ的相对表达量变化,免疫荧光法检测细胞内自噬小体的数目变化,Real time PCR检测自噬相关基因表达变化。结果:调脂颗粒含药血清处理VSMCs后,细胞生存率无明显改变,自噬相关蛋白LC3-Ⅱ的相对表达上调,自噬小体数量增多,自噬相关基因表达上调(P0.05)。雷帕霉素联合调脂颗粒含药血清处理VSMCs后,细胞生存率下降,较雷帕霉素组LC3-Ⅱ的相对表达下降,自噬小体数量显著减少,自噬相关基因表达下调(P0.05或P0.01)。结论:吴门调脂颗粒可以通过多个层面抑制平滑肌细胞的异常增殖及过度自噬,促进平滑肌细胞适度自噬。  相似文献   
14.
尿毒清颗粒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红改  孙亭如  夏祖生 《新中医》2021,53(4):102-105
目的:观察尿毒清颗粒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CRF)的临床疗效及其对钙磷代谢、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的影响。方法:选取120例CRF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包括控制饮食、纠正酸碱、水电解质平衡;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尿毒清颗粒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2个月,观察比较2组肾功能[肌酐(SCr)、血尿素氮(BUN)]、血磷(P3-)、血钙(Ca2+)、甲状旁腺激素(PTH)、CTGF指标水平变化,并评定2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0.00%,对照组为61.6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SCr、BUN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SCr、BUN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PTH、CTGF、P3-水平较治疗前降低(P<0.05),Ca2+水平较治疗前升高(P<0.05);观察组PTH、P3-、CTGF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Ca2+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3%,对照组为16.6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毒清颗粒治疗CRF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调节钙磷代谢、CTGF平衡,改善肾功能,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5.
班爱会 《河南医学研究》2020,29(22):4154-4156
目的探讨妇宝颗粒在慢性盆腔炎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8月至2019年7月伊川县中医院收治的92例慢性盆腔炎患者,依照治疗方案将患者分为常规组(46例)和观察组(46例)。常规组患者接受头孢羟氨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头孢羟氨苄的基础上使用妇宝颗粒治疗。两组患者均接受治疗4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症状(盆腔积液量、包块直径)、血红素氧合酶-1(HO-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3.48%(43/46)]较常规组[76.09%(35/46)]高(P<0.05)。治疗后,两组盆腔积液量少于治疗前,观察组盆腔积液量少于常规组(均P<0.05)。治疗后,两组包块直径小于治疗前,观察组包块直径小于常规组(均P<0.05)。治疗后,两组HO-1和TNF-α水平均低于治疗前,观察组HO-1和TNF-α水平均低于常规组(均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8.70%(4/46)]与常规组[13.04%(6/4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采用头孢羟氨苄治疗慢性盆腔炎的基础上,加用妇宝颗粒的疗效确切,有助于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HO-1、TNF-α水平。  相似文献   
16.
<正>慢性肺心病是由于肺动脉压力逐渐升高导致右心室肥厚和右心衰竭的一种心脏病,急性发作期因缺氧、酸中毒、电解质紊乱等可引起ST-T段改变及心律失常[1]。如果不积极治疗或治疗不当,容易危及患者的生命,是肺心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2]。所以在常规综合治疗基础上,应控制心律失常。我院尝试应用小剂量美托洛尔联合稳心颗粒治疗慢性肺心病急性期合并快速型心律失常48例,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舒芬太尼联合右美托咪定和地佐辛对直肠癌患者术后镇痛效果及血小板活化指标的影响。方法将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5年6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择期行直肠癌根治术的138例患者分为Ⅰ、Ⅱ、Ⅲ组,每组46例。患者术中均予以全身麻醉,术后予以静脉镇痛泵镇痛,Ⅰ、Ⅱ、Ⅲ组患者术后镇痛药物分别为1. 0μg·kg~(-1)舒芬太尼+1. 5μg·kg~(-1)右美托咪定+0. 3 mg·kg~(-1)地佐辛、1. 5μg·kg~(-1)舒芬太尼+1. 5μg·kg~(-1)右美托咪定+0. 3 mg·kg~(-1)地佐辛、2. 0μg·kg~(-1)舒芬太尼+1. 5μg·kg~(-1)右美托咪定+0. 3 mg·kg~(-1)地佐辛。比较3组患者术后1 h(T0)、3 h(T1)、6 h(T2)、12 h(T3)、24 h(T4)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Ramsay镇静评分、舒适度评分(BCS);并比较3组患者手术前后氧化损伤、应激反应、血小板活化指标及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T0、T1、T2、T3、T4时Ⅱ、Ⅲ组患者的VAS评分均显著低于Ⅰ组(P <0. 05),BCS评分高于Ⅰ组(P <0. 05)。T0、T1、T2、T3、T4时Ⅱ、Ⅲ组患者VAS评分及BC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T0、T1、T2、T3、T4时3组患者Ramsay镇静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术前3组患者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脂质过氧化物(LPO)、肾上腺素(E)、去甲肾上腺素(NE)、皮质醇(Cor)、血栓素A2(TXA2)及血小板颗粒膜蛋白140(GMP140)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3组患者术后血清GSH-Px水平显著低于术前,LPO、E、NE、Cor、TXA2、GMP140水平显著高于术前(P <0. 05);术后Ⅱ、Ⅲ组患者血清GSH-Px水平显著高于Ⅰ组,LPO、E、NE、Cor、TXA2、GMP140水平显著低于Ⅰ组(P <0. 05);术后Ⅱ、Ⅲ组患者血清GSH-Px、LPO、E、NE、Cor、TXA2、GMP140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Ⅰ、Ⅱ、Ⅲ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8. 7%(4/46)、13. 0%(6/46)、28. 3%(13/46),Ⅰ、Ⅱ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Ⅲ组(χ~2=6. 915、4. 092,P <0. 05),Ⅰ、Ⅱ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 453,P> 0. 05)。结论 1. 5μg·kg~(-1)舒芬太尼联合右美托咪定和地佐辛用于直肠癌根治术后镇静、镇痛效果显著,能够减少术后机体的氧化损伤,降低应激反应,抑制血小板活化,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糖尿病小鼠小肠绒毛杯状细胞分泌的黏原颗粒是否改变,为进一步研究糖尿病的消化系统并发症提供形态学基础。方法分别选取3,5,8,10月龄db/db糖尿病小鼠及相应年龄段的db/+m正常小鼠,每组6只,标本用4%多聚甲醛灌流固定后,从距Treitz韧带约10 cm处切下一段空肠,用PAS染色方法对小肠杯状细胞分泌的黏原颗粒进行观察。结果糖尿病组小肠绒毛易被破坏,糖尿病组中杯状细胞的分泌物比同月份正常对照组显著增加(P<0.05);糖尿病组中3月龄的杯状细胞分泌物最多,8月龄最少,并且8月龄分别与3月龄、5月龄比较均存在着显著差异(P<0.05);正常对照组随月龄增长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糖尿病时杯状细胞分泌物增多可能对小肠绒毛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9.
龚普阳  郭瑜婕  李晓朋  王楠  顾健 《中草药》2020,51(7):1685-1693
目的探究金花清感颗粒防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潜在物质基础。方法采用中药系统药理学分析平台(TCMSP)检索金花清感颗粒中11味药材所含化学成分与作用靶点。借助Uniprot数据库查询靶点对应基因,采用Cytoscape软件构建"药材-成分-靶点"网络,运用DAVID对相关靶点进行GO功能与KEGG通路富集分析。通过分子对接评价"药材-成分-靶点"网络中核心成分与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3CL水解酶及血管紧张素转化酶Ⅱ(ACE2)的结合作用。结果金花清感颗粒"药材-成分-靶点"网络包含154个化合物和276个相关靶点,关键靶点涉及PTGS2、HSP90AB1、HSP90AA1、PTGS1、NCOA2等。GO功能富集分析得到278个条目,主要涉及ATP结合、转录因子活化、细胞凋亡进程调控等。KEGG通路富集得到127条信号通路,涉及TNF、PI3K/Akt及HIF-1等与肺损伤保护相关通路。分子对接显示金花清感颗粒中芒柄花黄素、豆甾醇、β-谷甾醇、脱水淫羊藿素等核心成分与SARS-CoV-2 3CL水解酶及ACE2的亲和作用较好。结论金花清感颗粒可能通过多成分结合SARS-CoV-2 3CL水解酶及ACE2作用于PTGS2、HSP90AB1、HSP90AA1、PTGS1、NCOA2等靶点调节相关信号通路,从而防治COVID-19。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分析通窍颗粒临床中对于变应性鼻炎的治疗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有效的参考信息。方法:根据我院接收的59例变应性鼻炎患者来进行研究分析,将其分组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共30例患者接受通窍颗粒以及丙酸倍氯米松喷雾治疗,对照组共29例,接受丙酸倍氯米松喷雾治疗。结果:实验组中的患者共有19例显效、9例有效,临床有效率是93.3%;对照组中有11例显效,13例有效,有效率是82.8%,两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存在差异性。结论:临床中过敏性鼻炎患者使用中药治疗以及丙酸倍氯米松喷雾治疗的效果比较优秀,有效率比较高,可以广泛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