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94篇
  免费   204篇
  国内免费   196篇
耳鼻咽喉   4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6篇
基础医学   158篇
口腔科学   19篇
临床医学   597篇
内科学   302篇
皮肤病学   4篇
神经病学   62篇
特种医学   161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717篇
综合类   1353篇
预防医学   365篇
眼科学   193篇
药学   548篇
  9篇
中国医学   856篇
肿瘤学   35篇
  2024年   52篇
  2023年   121篇
  2022年   106篇
  2021年   126篇
  2020年   155篇
  2019年   149篇
  2018年   62篇
  2017年   107篇
  2016年   137篇
  2015年   163篇
  2014年   296篇
  2013年   309篇
  2012年   326篇
  2011年   363篇
  2010年   287篇
  2009年   303篇
  2008年   328篇
  2007年   328篇
  2006年   338篇
  2005年   310篇
  2004年   215篇
  2003年   139篇
  2002年   148篇
  2001年   90篇
  2000年   79篇
  1999年   71篇
  1998年   40篇
  1997年   47篇
  1996年   65篇
  1995年   39篇
  1994年   32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目的 确定MRI和CT评估退行性颈椎滑脱关节突关节矢状位不对称角的可靠性。方法 利用4度评估法,3个评估者对60位病人的76个关节突关节矢状位角的不对称程度在轴向位MRI和CT上进行单盲和随机测评,结果用Kappa系数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当评估颈椎关节突关节矢状位角的不对称性时,CT和MRI的一致性为0.76(加权K值,P<0.001),一致率为82% (62 vs 76),可认为方法间有比较好的一致性,三个测评者在MRI和CT中的k值范围分别为0.61~0.74和0.65~0.81,可认为测评者间用MRI测评时的信度为比较可靠,用CT测评时为比较可靠到非常可靠,但测评者内的信度无论是MRI还是CT都比测评者间的信度要高。 结论 MRI和CT在评估关节突关节矢状位角的不对称性时无论是方法间的一致性,还是组间或组内的信度,都有较好的一致性,这表明MRI用于测评关节突关节矢状位角度的不对称性是比较可靠的。因此,用MRI测评时没有必要再增加额外的CT扫描。  相似文献   
992.
BACKGROUND: BioFlex system as a new pedicle screw fixation of dynamic stabilization device has less been reported concerning its biomechanics.   相似文献   
993.
目的评价后巩膜加固术对病理性近视脉络膜厚度及球后血管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前瞻性研究。选择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就诊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眼科行后巩膜加固术的的病理性近视患者34例(55眼),对其随访2年,比较术后视力、屈光度、眼轴及眼压(IOP)改变,并采用深层成像谱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EDI-OCT)检测患者黄斑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SFCT),彩色超声多普勒成像仪检测球后血管血流动力学。采用重复测量单因素方差分析对各时间点的数据进行比较。结果术前与术后1、3、6、12、24个月的logMAR最佳矫正视力(BCVA)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960,P<0.01),而等效球镜度(SE)、眼轴及IO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374、1.382、1.193,P>0.05)。术前与术后各时间点比较,睫状后短动脉(SPCA)及视网膜中央动脉(CRA)的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SV)、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DV)增加,血流阻力指数(RI)减低,且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PCA:F=2.376,P<0.05;F=4.476,P<0.01;F=4.238,P<0.01。CRA:F=2.316,P<0.05;F=3.335,P<0.01;F=9.770,P<0.01)。术前SFCT为(122.4±31.9)µm,术后1、3、6、12、24个月的SFCT增厚,分别为(134.4±32.9)、(139.0±35.7)、(136.5±33.8)、(134.9±31.5)、(135.9±35.4)µm,术前与术后各时间点的SFCT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875,P<0.05),各时间点的SFCT与术前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巩膜加固术可改善视力,稳定屈光度,防止眼轴变长,改善球后血管血流动力学,使脉络膜厚度增厚,从而控制和延缓病理性近视的发展。  相似文献   
994.
目的评估牛心包补片用于人眼后巩膜加固术的安全性和生物相容性。方法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分析2006年1月至2014年10月在上海和平眼科医院行后巩膜加固术的进展性轴性近视连续病例377例(670眼),其中应用牛心包生物补片组182例(330眼),年龄3~64岁,等效球镜度-6.00~-30.00 D,应用同种异体硬脑膜组195例(340眼),年龄3~61岁,等效球镜度-6.00~-33.00 D,随访时长为至少6个月。所有患者均行常规眼部检查,部分患者还行眼部高频B超检查。采用卡方检验对计数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牛心包补片组和硬脑膜组术后6个月最佳矫正视力提高的分别有105眼(31.8%)和119眼(35.0%),不变的有209眼(63.3%)和205眼(60.3%),下降的有16眼(4.8%)和16眼(4.7%),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²=0.765,P>0.05)。术后第1天2组发生球结膜水肿的分别有225眼(68.2%) 和258眼(75.9%),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²=4.935,P<0.05)。2组病例在术后6个月内均未出现感染、视网膜脱离、眼内出血、斜视/斜视加重及复视等并发症。牛心包补片组有1例出现双眼排异反应,而硬脑膜组有1 例1眼出现排异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发生率分别为0.61%和0.29%,P>0.05)。行眼部高频B超检查的硬脑膜组有术后至少6年患者10例19眼,均检测到加固条带,而且未见条带钙化;牛心包补片组有术后6~12个月患者15例28眼,均检测到加固条带,而且厚度正常,出现部分钙化的有3眼(P>0.05)。结论牛心包补片应用于人眼后巩膜加固术具有良好的安全性、生物相容性和耐降解性。  相似文献   
995.
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临床对高度近视眼的屈光矫正虽然有许多较好的解决方法,但矫正后往往仍有屈光进展;对于高度近视眼底病变虽有一些先进的治疗技术在应用,但往往难以逆转和控制已发生的眼底病变,成为患者致盲的主要威胁。而从临床观察角度来看,高度近视的屈光进展及眼底病变的发生和加重与患者的病程进展有关,屈光进展是后巩膜扩张眼轴延长引起的,眼底病变是脉络膜、视网膜对抗后巩膜扩张的表现。后巩膜加固术作为控制后巩膜扩张的方法,其机制的合理性毋容置疑,但既往受科技发展水平的限制,术式和材料难以符合手术机制的要求,不能发挥其真正的作用,故未能得到临床的广泛认同。近年来随着术式和材料的改进,后巩膜加固术稳定眼轴和治疗黄斑劈裂、裂孔、脱离等方面的疗效,在进一步地得到证实和肯定。临床应重视对高度近视病程进展进行控制,充分认识后巩膜加固术的临床价值,把控制和治疗高度近视眼底病变作为手术适应证选择的要旨在临床稳步开展。随着术式和材料的逐步改进和规范,后巩膜加固术的临床疗效将不断提高,有望成为高度近视盲防控的一项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996.
目的比较Q值引导的机械板层刀制瓣的前弹力层下角膜磨镶术(OUP-SBK)和飞秒激光制瓣的SBK(Femto-SBK)2种手术方式矫治高度近视患者后的视觉质量。方法前瞻性队列研究。筛选丽水市中心医院近视激光中心2013年6月至2015年1月间收治的高度近视患者110例(220眼),根据制瓣方式分为Femto组55例(110眼),OUP组55例(110眼),分别行Q值引导的飞秒激光与机械板层刀制瓣的SBK术矫治高度近视。测量2种术式中制作的角膜瓣厚度及术后1 d、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的视力、残余屈光度、总高阶像差、球差、水平彗差、垂直彗差、对比敏感度等指标。数据采用t检验及重复测量资料的方差分析进行比较。结果术后1、3、6个月,2组间患者的裸眼视力、屈光度、垂直彗差增幅、对比敏感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Femto组制作的角膜瓣厚度与预设差值小于OUP组(t=24.45,P<0.01),且总高阶像差、球差、水平彗差增幅均小于OUP组(t=12.87、7.12、7.26,P<0.01)。结论与机械板层刀制瓣的SBK相比,飞秒激光制瓣的SBK术治疗高度近视时引出的像差更小,可能可以提供相对更好的视觉质量。  相似文献   
997.
Tau蛋白是微管相关蛋白,不仅广泛表达于中枢和外周神经系统,也存在于肺、肾、睾丸等组织中。在中枢神经系统中Tau蛋白主要分布在神经元轴突,参与微管的装配并维持微管的稳定。Tau蛋白的异常堆积被认为是老年痴呆症的神经病理学标志。本文就Tau蛋白的功能和相关疾病做了详细综述。  相似文献   
998.
随着我国人口步入老龄化社会,突显了老龄化的速度快,人口多的特点.随着老龄化的进程,老年病也随之增多,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senile degenerative heart valvular disease,SDHVD)是老年人最主要的瓣膜病.国外文献报告其发生率,仅次于冠心病位居第二位,成为威胁老年人健康与生命的一种重要心血管病,其诊断主要靠超声心动图检查.  相似文献   
999.
随着医学的发展,进入老龄化社会,临床上以膝关节肿胀疼痛就诊患者逐渐增加。骨性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的退行性关节软骨疾病,受累关节伴有疼痛、肿胀、僵硬、畸形及活动受限。本院采用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治疗患有膝关节骨关节炎的老年患者,治疗效果理想,现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  相似文献   
1000.
颈椎具有复杂的骨性结构,由颈椎围成的骨性椎管内有硬膜囊、脊髓、脊神经、血管等。颈椎一旦发生退行性改变,就会表现出各种不同的临床症状及影像学征象,影像学检查是诊断该病的重要手段。为了进一步探讨X线片、CT扫描及磁共振成像(MRI)等影像学检查对颈椎退行性病变的诊断价值,现将我院2010—2012年收集的40例患者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