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眼科学   3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评价后巩膜加固术对病理性近视脉络膜厚度及球后血管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前瞻性研究。选择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就诊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眼科行后巩膜加固术的的病理性近视患者34例(55眼),对其随访2年,比较术后视力、屈光度、眼轴及眼压(IOP)改变,并采用深层成像谱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EDI-OCT)检测患者黄斑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SFCT),彩色超声多普勒成像仪检测球后血管血流动力学。采用重复测量单因素方差分析对各时间点的数据进行比较。结果术前与术后1、3、6、12、24个月的logMAR最佳矫正视力(BCVA)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960,P<0.01),而等效球镜度(SE)、眼轴及IO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374、1.382、1.193,P>0.05)。术前与术后各时间点比较,睫状后短动脉(SPCA)及视网膜中央动脉(CRA)的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SV)、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DV)增加,血流阻力指数(RI)减低,且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PCA:F=2.376,P<0.05;F=4.476,P<0.01;F=4.238,P<0.01。CRA:F=2.316,P<0.05;F=3.335,P<0.01;F=9.770,P<0.01)。术前SFCT为(122.4±31.9)µm,术后1、3、6、12、24个月的SFCT增厚,分别为(134.4±32.9)、(139.0±35.7)、(136.5±33.8)、(134.9±31.5)、(135.9±35.4)µm,术前与术后各时间点的SFCT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875,P<0.05),各时间点的SFCT与术前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巩膜加固术可改善视力,稳定屈光度,防止眼轴变长,改善球后血管血流动力学,使脉络膜厚度增厚,从而控制和延缓病理性近视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目前近视发病率逐年上升。一直以来眼科医生通过准分子激光手术来矫正低、中度近视,然而此种手术对于角膜偏薄、圆锥角膜以及高度近视等部分患者的治疗存在局限性。1993年,瑞士STAAR公司生产了一种可植入式接触镜( ilplantable collaler lens, ICL),植入到后房睫状沟中,用来矫正屈光不正。经过设计的不断改进,ICL已经逐渐成为目前治疗中、高度近视的有效手术方式。虽然其安全性已被证实,但仍有文献报道, ICL植入术后人工晶状体的位置会发生偏位及旋转,导致视力下降,严重者产生继发性青光眼,前囊下白内障等并发症。我们针对ICL术后位置异常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目的:采用2种不同干眼检查设备评估患者配戴夜戴型角膜塑形镜后泪膜质量的变化。方法:前瞻性临床研究。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0月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眼科就诊并验配角膜塑形镜的患者共计118例,选取右眼数据用于统计。年龄8~18(11.8±2.5)岁。应用Keratograph 5M眼表综合分析仪观察患者在戴镜前及戴镜后1、3、6个月的泪河高度(TMH)、非侵入首次泪膜破裂时间[NIBUT(f)]和平均泪膜破裂时间[NIBUT(av)]; 同时应用DR-1型干眼仪测量患者戴镜后不同时间点泪膜脂质层光干涉图像。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和Pearson相关分析进行数据统计。结果:TMH:戴镜后1、3、6个月与戴镜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NIBUT(f)和NIBUT(av):戴镜后1个月的泪膜破裂时间和戴镜前比较明显缩短(均P<0.001),之后各时间点和戴镜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泪膜脂质层分级:配戴角膜塑形镜后1个月较戴镜前有明显下降(P<0.001),之后各时间点与戴镜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泪膜脂质层分级与泪膜破裂时间[NIBUT(f)、NIBUT(av)]之间具有相关性(r=-0.145,P=0.011;r=-0.147,P=0.019)。结论:青少年患者配戴角膜塑形镜后泪液的分泌量未受影响,但在早期降低了泪膜稳定性,随时间延长可逐渐恢复。Keratograph 5M眼表综合分析仪和DR-1型干眼仪可从不同层面上辅助干眼疾病的诊断。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