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9篇
  免费   70篇
  国内免费   24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4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65篇
口腔科学   9篇
临床医学   102篇
内科学   15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15篇
外科学   56篇
综合类   130篇
预防医学   104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28篇
  2篇
中国医学   41篇
肿瘤学   9篇
  2024年   28篇
  2023年   79篇
  2022年   67篇
  2021年   40篇
  2020年   43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71.
目的 探讨改良中线腰椎融合术(midline lumbar fusion, MIDLF)与微创经椎间孔入路腰椎间融合术(minimal invasive surgery-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 MIS-TLIF)应用于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7月~2022年7月在本院治疗的31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分为MIS-TLIF组(16例)和改良MIDLF组(15例)。MIS-TLIF组采取MIS-TLIF技术;改良MIDLF组:作者团队对MIDLF技术进行了改良,将远端固定椎由皮质骨轨迹螺钉(cortical bone trajectory screw, CBT)植入法改为经关节突的椎弓根螺钉植入法,手术区域剥离范围更小。记录患者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手术前后VAS评分等。结果 改良MIDLF组的手术切口长度、术后住院时间等数据均显著低于MIS-TLIF组(P<0.05);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改良MIDLF组术后7 d的VAS...  相似文献   
572.
目的 探讨T2DM患者肾功能降低快速进展的危险因素及与IR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09年1月至2017年12月于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内分泌科就诊的T2DM患者733例,根据eGFR组基轨迹建模分组,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eGFR快速降低的危险因素及与IR的关系。结果 733例T2DM患者中201例(27.4%)出现eGFR快速降低。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DM病程及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是T2DM患者eGFR快速降低的危险因素。合并IR患者eGFR快速降低风险升高52%。结论 年龄、DM病程、HOMA-IR是T2DM患者eGFR快速降低的危险因素,T2DM合并IR者更易发生肾功能快速降低。  相似文献   
573.
目的 分析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患者恐动症状变化轨迹,探讨各亚型轨迹预测因素,为构建干预方案提供参考。方法 对181例慢性心力衰竭住院患者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中文版心脏病运动恐惧量表、运动自我效能量表、锻炼社会支持量表分别于入院时(T0)进行基线调查,于出院后1个月(T1)、3个月(T2)与6个月(T3)后续随访调查。采用潜变量增长混合模型识别恐动变化轨迹潜在类别,并通过决策树模型探索各亚型核心预测因素。结果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四个时点恐动得分分别为(46.69±7.83)分、(43.15±9.20)分、(39.78±7.53)分和(34.21±5.95)分,四个时点之间得分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识别出低恐动-快速下降组(49.7%)、中恐动-持续稳定组(28.2%)、高恐动-缓慢下降组(22.1%)3条恐动症状变化亚组。决策树模型显示,运动自我效能、锻炼社会支持、性别、病程与年龄均可预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恐动症状变化轨迹亚型,其中运动自我效能重要性为100%。结论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运动恐惧存在群体异质性发展轨迹,运动自我效...  相似文献   
574.
目的:探讨基于慢性疾病轨迹模式的护理干预对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6月1日~2022年6月30日372例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92例和对照组18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基于慢性疾病轨迹模式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术后吸氧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拔管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以及术后1个月生存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术后吸氧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拔管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术后1个月生存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采取基于慢性疾病轨迹模式的护理干预,不仅能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促进患者早日恢复,还有利于提高护理满意度和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575.
目的通过不同工况下头部和腰部的加速度信号分析人体步态稳定性,与质心(center of mass,COM)-压力中心(center of pressure, COP)法进行对比,探讨应用可穿戴设备进行步态稳定性分析的可靠性。方法应用基于加速度信号的谐波比(harmonic ratio, HR)参数分析18名健康青年人在3种工况下(穿鞋自然行走、裸足自然行走、不同步速裸足行走)的行走稳定性,并与COM-COP法的评估结果比较。结果自然步速下步态最稳定,此时HR最大;裸足比穿鞋行走时HR显著减小(P0.05),步态稳定性降低。该结果与COM-COP法分析结果一致。综合步速和穿鞋影响因素,基于加速度的HR参数与COM-COP法的步态稳定性评估结果呈显著负线性相关(R~20.50),其中腰部HR具有更显著的线性相关性(R~(2 )0.60)。结论应用基于加速度信号的分析算法可以有效且可靠地评估人体步态稳定性,其中腰部加速度对步态稳定性更敏感。  相似文献   
576.
目的:探讨慢性轨迹模式护理对靶向治疗肺癌患者生活质量及健康信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8月1日~2021年4月1日收治的89例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照确诊顺序分为对照组44例和观察组4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慢性轨迹模式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生活质量[采用健康调查简表(SF-36)]、健康信念及心理状态。结果:护理后,观察组SF-36评分高于护理前和对照组(P<0.05);护理后,观察组健康信念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护理后,两组心理状态评分优于护理前(P<0.01),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行靶向治疗的肺癌患者给予慢性轨迹模式护理,可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增强健康信念,缓解负性情绪,利于患者康复及预后。  相似文献   
577.
目的:了解大学生利他行为的变化轨迹以及自我同情对利他行为变化的影响。方法:选取913名高校新生进行3次纵向追踪,每次间隔1年。采用大学生利他行为问卷(ABQ-CS)和大学生自我同情问卷(SCQ-CS)测量利他行为和自我同情水平,采用潜变量增长模型分析利他行为的变化轨迹和自我同情对利他行为变化的影响。结果:大学3年期间大学生的ABQ-CS得分呈下降趋势(P<0.01);3年间女生ABQ-CS得分均高于男生(均P<0.01);ABQ-CS得分的初始水平和变化速度有个体间差异(P<0.01);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截距和斜率呈负相关(r=-0.46,P<0.01);3个时间点的SCQ-CS得分分别可以正向预测3个时间点的ABQ-CS得分(β=0.53、0.51、0.54)。结论:大学生利他行为水平呈线性下降趋势,女生利他行为水平高于男生;较高的自我同情水平对当时大学生利他行为的上升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78.
目的 研究未来气候变化对当归适生区分布的影响及时空变化趋势,为当归生产规划提供参考。方法 利用最大熵(MaxEnt)模型和ArcGIS软件对当前(1970-2000年)和未来(2041-2060年、2061-2080年、2081-2100年)不同气候情景下(SSP126和SSP585)当归的适生区分布进行预测,利用质心位移法绘制适生区移动轨迹,分析当归适生区的时空演变趋势。结果 当前气候条件下当归总适生区面积约为148.13×104 km2,海拔、年均降水量、最冷季度平均温度是影响当归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其中海拔的影响最大,贡献率为49.1%。未来SSP126和SSP585气候情景下,当归总适生区面积先增加后减少,均在2050年达到最大值,高适生区和极高适生区受气候影响较大,新增适生区主要集中在青海东部的高海拔地区,适生区质心均向高纬度方向移动。SSP126情景下适生区面积在2081-2100年又有所增加。结论 未来气候条件下当归适生区向高纬度方向移动,温度升高可能是导致其适生区变化的重要因素,可进行相关生产规划。  相似文献   
579.
目的:针对下肢康复机器人周期衔接不够平滑的问题,本文提出面向两自由度(2-DOF)下肢康复训练机器人在不同康复训练任务目标下的平滑运动轨迹优化方法。方法:首先针对自研的下肢康复机器人建立了2-DOF运动学模型,然后根据不同康复训练任务目标选用傅里叶法与特征点正弦法对求解的关节运动轨迹进行优化。结果:基于傅里叶拟合法的轨迹优化方法获得的关节训练活动度与速度相对较小,而基于特征点正弦拟合法的轨迹优化方法获得的关节训练活动度与速度相对较大。结论:提出的两种基于傅里叶拟合与基于特征点正弦拟合对角度—时间曲线的优化方法均能够使机器人轨迹与运动特征发生改变,并有效地应对康复机器人在周期衔接时的加速度突变问题,使下肢康复机器人的运行更加平稳,在临床康复训练过程对于不同训练任务的患者可采用不同的轨迹优化方法。  相似文献   
580.
目的 探讨急性住院期、早期康复期、持续康复期及半稳定期的首发脑卒中患者自我效能、卒中健康知识、自我管理现状,分析三者间相关性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分层便利抽样对四个疾病时期的卒中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研究工具为自行设计的一般资料调查表、慢性病自我效能量表、脑卒中健康知识问卷、中风患者自我管理行为评定量表。结果 362例脑卒中患者自我效能、卒中健康知识、自我管理行为分别处于中等、偏差和中等水平;不同病程组的卒中健康知识与自我管理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自我管理、文化程度、家庭月收入水平是患者自我效能、卒中健康知识的影响因素(P<0.001),自我效能、卒中健康知识、文化程度、职业、共患病情况(有无高血压、高血脂)是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因素(P<0.001);三个得分指标间存在两两正相关关系(r=0.46、0.43、0.27,P<0.01)。结论 卒中的管理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针对不同时期幸存者表现优弱势的针对性干预方案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