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2篇
  免费   71篇
  国内免费   24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4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66篇
口腔科学   10篇
临床医学   102篇
内科学   15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15篇
外科学   56篇
综合类   130篇
预防医学   106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28篇
  2篇
中国医学   41篇
肿瘤学   9篇
  2024年   28篇
  2023年   83篇
  2022年   67篇
  2021年   40篇
  2020年   43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右室容积和右室功能的测定是临床心脏病诊断的传统课题。为探索右心功能 ,国内外许多学者在测量右室容积方面作了有益的尝试。耿世钊[1] 创建了超声轨迹法测量右室容积和右室功能 ,填补了体表超声定量测量右室射血分数 (RVEF)的技术空白 ,此法发表后作者将此项技术在我区展开 ,先后测量数百例 ,新测RVEF正常值与耿世钊发表的正常值非常接近 ,并与心脏异常者进行了对照 ,在统计学上有显著性差异。1 资料与方法16 1例无内科疾病 ,无任何与心脏有关的症状和体征 ,超声心动图和心电图正常者 ,年龄 16~ 72岁 ,平均 45岁 ,男 10 3例 ,女…  相似文献   
32.
用两种姿势着陆时人体质心承受的冲击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用高速摄影和仪器分析方法,研究了男性伞兵用平台训练模拟跳伞着陆时,用半蹲式和侧滚式两种姿势人体质心承受的冲击力。实验结果表明:<1>当平台高度为1.0和1.5米,用半蹲式着陆人体质心承受的冲击力大于用侧滚式姿势着陆;<2>人体质心承受的垂直冲击分力。也是半蹲式大于侧滚式;<3>当平台高度为1.5米时,半蹲式着陆使人体质心承受的水平冲击分力大于侧滚式;但平台高度为1.0米时,两种姿势产生的值均有消涨,相互交叉,有待进一步研究。因此,从减小人体质心承受的冲击力看,选用侧滚式着陆优于半蹲式。  相似文献   
33.
1直到母亲对我下了最后通牒,如果不马上找个女朋友带回家,就永远别进家门,我才知道自己早已过了而立之年,而情感方面却是一片空白。为了工作,为了  相似文献   
34.
目的:探讨探索性眼球轨迹运动检查在精神分裂症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应用眼球轨迹运动标记记录仪对81例精神分裂症患者,81名正常对照人群进行测试,比较眼球轨迹运动的组间差异。结果:81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判别分析值结果获正分67例,负分14例,D分值敏感性82.7%;81名正常对照人群获正分7例,负分74例,D分值的特异性91.4%;眼球轨迹运动的各项指标在精神分裂症组与正常对照人群比较其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且不受患者发病年龄、性别、受教育年限、不同病程及精神分裂症不同临床症状的影响(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眼球轨迹运动的敏感性较高,对精神分裂症辅助诊断有重要的价值,探究性眼球轨迹运动可能是精神分裂症的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35.
王莹  马艳  张运磊  高原  张莉洁  高大杰 《护理研究》2023,(22):4032-4037
目的:探讨高龄流产孕妇预期性悲伤变化轨迹,分析高龄流产孕妇预期性悲伤的影响因素,并构建相关决策树模型。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2年1月—10月在我院门诊手术治疗的106例高龄流产孕妇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调查高龄流产孕妇一般资料,采用预期性悲伤量表调查高龄流产孕妇门诊术前、术后1周、术后2周及术后1个月时预期性悲伤水平。以潜变量增长混合模型分析高龄流产孕妇预期性悲伤变化轨迹,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高龄流产孕妇预期性悲伤的影响因素,构建高龄流产孕妇预期性悲伤的决策树模型。结果:识别出2条高龄流产孕妇预期性悲伤变化轨迹,其中下降缓慢组高龄流产孕妇(51例)预期性悲伤评分相对较高,且术后1周、术后2周及术后1个月各时段预期性悲伤评分下降缓慢;下降快速组高龄流产孕妇(55例)预期性悲伤评分开始处于中等水平,但术后1周、术后2周及术后1个月各时段预期性悲伤评分下降较明显。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文化程度、居住地、家庭人均月收入、主要照顾者及术后并发症是高龄流产孕妇预期性悲伤的影响因素(P<0.05)。构建的高龄流产孕妇预期性悲伤决策树模型选择了文化程度、主要...  相似文献   
36.
汉字识别是模式识别领域最富挑战性、又极具应用前景的研究课题之一 ,而联机汉字识别是近期需求十分迫切的技术 .字量大、字形复杂多变、笔顺没有一定规范、笔划数目变动等多种因素 ,是联机汉字识别的主要困难 .笔划相对易于提取是联机识别的优点 .针对联机手写体汉字的特点 ,提出笔划轨迹点方向量化的方法 ,提取笔划和计算笔划间的连接关系 ,形成输入样本字的特征 .  相似文献   
37.
不同姿势着陆时人体质心部位冲击过载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男伞兵为对象,借助高速摄影和仪器分析方法,对半蹲式和侧滚式两种姿势着陆时身体质心承受的冲击过载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从减小身体质心承受的冲击过载看,侧滚式优于半蹲式。  相似文献   
38.
目的:观察自然状态下平和、阴虚体质任脉线上体表温度、循经红外辐射轨迹特征(IRRTM),并探讨电针对其的影响。方法:应用红外热像仪观察17名阴虚体质受试者电针前后任脉体表温度、IRRTM并与平和体质进行比较。结果:在自然状态下:阴虚体质任脉上平均体表温度,膻中穴、下脘穴、气海穴体表均高于平和体质,其中膻中穴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平和质3个穴位进行比较,膻中穴体表温度显著高于下脘穴与气海穴(P<0.01);阴虚体质3个穴位进行比较,膻中穴体表温度显著高于气海穴(P<0.05);平和体质组IRRTM显示的连续性更好、范围更长;阴虚体质组IRRTM显示范围较宽,与周边组织分界不如平和体质组清晰。电针中脘穴20min:与本组自然状态同穴位比较,平和体质下脘穴体表温度显著升高(P<0.05);阴虚体质下脘穴体表温度显著降低(P<0.05)。电针可诱发平和体质任脉IRRTM轨迹变长,而对已能显示任脉IRRTM轨迹的受试者,电针则可使其变得连续、规整;电针可使部分阴虚体质受试者任脉IRRTM轨迹出现与任脉循经红外辐射轨迹走向相同的低温线,分布在膻中穴周围。结论:阴虚体质任脉上体表温度高,在膻中穴上明显;电针中脘穴能升高平和体质下脘穴体表温度,却降低阴虚体质下脘穴体表温度;表明针刺对不同体质受试者IRRTM能产生不同的影响,IRRTM与人体的能量代谢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39.
目的 利用纵向血浆皮质醇水平轨迹识别脓毒症患者的新亚型。 方法 收集符合脓毒症3.0定义的患者,并在不同时间点采取病人血液,收集皮质醇浓度变化轨迹。根据轨迹潜在类别分析将患者分组,比较不同分组之间基础情况、疾病严重程度、实验室检查及临床结局(住院时间、死亡率等)的异同。 结果 根据不同时间点的皮质醇水平轨迹分析,将入组患者分为皮质醇水平由较高浓度逐渐回落组(H组)和皮质醇水平相对在正常范围且波动较为稳定组(N组)。H组患者(n=33)入组时病情更重,SOFA评分{8(6-11) vs 6(4-8),P <0.001}及APACHE II评分{20(15-23) vs 15(11-18),P =0.004}更高。同时H组患者28天死亡率(42.4% vs 17.4%,P =0.008)和90天死亡率(45.5% vs 22.2%,P =0.019)相较N组明显升高。 结论 依据血浆皮质醇水平轨迹分析可以建立脓毒症新的亚型分组。  相似文献   
40.
应用计算机控制的重心平衡测定仪对307名正常人进行了平衡功能定量评测,按年龄及体型各分3组。于并足和分足站立两种情况下,分别在睁眼、闭眼时测试与身体平衡有关的5种参数。从而得出正常人平衡功能有关参数的参考值。并对影响平衡功能相关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年龄与平衡功能参数成正相关,即年龄愈高,平衡功能愈差。体型(即身高与体重之比)与平衡功能参数成负相关,即矮胖型的平衡功能差。性别与平衡功能无相关性。睁眼、分足较闭眼、并足稳定性好。本文还探讨了重心平衡测定仪在临床应用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