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45篇
  免费   49篇
  国内免费   27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69篇
妇产科学   7篇
基础医学   125篇
口腔科学   8篇
临床医学   363篇
内科学   67篇
皮肤病学   16篇
神经病学   17篇
特种医学   36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29篇
综合类   374篇
预防医学   61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50篇
  3篇
中国医学   50篇
肿瘤学   40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48篇
  2020年   39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38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45篇
  2013年   75篇
  2012年   86篇
  2011年   71篇
  2010年   47篇
  2009年   57篇
  2008年   70篇
  2007年   52篇
  2006年   52篇
  2005年   45篇
  2004年   46篇
  2003年   51篇
  2002年   35篇
  2001年   39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29篇
  1995年   31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1.
大鼠第三脑室一氧化氮合酶阳性触液神经元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NADPH-d组织化学方法研究脑室系统的一氧化氮合酶(NOS)阳性触液神经元。结果发现,NOS阳性触液神经元主要见于第三脑室。根据胞体所在位置,第三脑室NOS阳性触液神经元可有3种形式:(1)室管膜内触液神经元;(2)室管膜下或远位触液神经元,其突起伸入第三脑室室管膜上皮之间,这些NOS阳性触液神经元有的来自室旁核或室周核;(3)室管膜上触液神经元,其胞体位于室管膜表面。本文首次报道了第三脑室NOS阳性触液神经元,这种触液神经元的分布类型基本和其他递质触液神经元相类同,并讨论了NOS阳性触液神经元的功能。  相似文献   
12.
毛细管电泳法分析珠蛋白肽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血红蛋白珠蛋白肽链分析是临床诊断血液系统疾病,特别是地中海贫血的重要手段。目前主要应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该法可把珠蛋白肽链α、β、δ、Gγ、Aγ链分开,但耗时长(一般2~3天)、操作繁琐、定量精确度差。近年来,随着毛细管电泳的迅速发展,国外已有人...  相似文献   
13.
<正>肱骨外上髁炎(网球肘),是肱骨外上髁部伸肌总腱起始处的慢性肌筋膜炎,是一种以肘部外侧疼痛为主的多发病,本病疼痛局限于前臂上端外侧,且主要在肱骨外上髁部位,在前臂提物及做旋转等动作时疼痛尤重,外上髁局部触压痛也较明显[1]。而早已有研究证明医用臭氧(medical ozone,O3)具有消炎、止痛和溶解髓核内的蛋白多糖等作用[2]。因此本研究试采用臭氧对肱骨外上髁炎患者进行探索治疗,观察医用臭氧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临床疗效,并  相似文献   
14.
子宫珠蛋白(UG)是类固醇激素诱导分泌的、进化上高度保守的多功能蛋白。UG具有肿瘤抑制、抗炎及免疫调节等多种生物学活性,人的UG基因定位在染色体11q12.3—13.1,此区域是在许多癌症中被经常重排和删除的区域。本文就UG的结构、分布、生物学功能及其在正常子宫内膜和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等方面的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寻人类β-珠蛋白基因5′-帽位上游新转录调控元件。方法:利用重组DNA技术,构建及克隆3人含有人类β-基因不同5‘-帽位上游片段的荧光素酶报告基因重组载体(pGL2-promoter/SB-β^RHB734、pGL2-promoter/SB-β^R AB573、pGL2-promoter/SB-β^RHfB263),分别将其导入Hela细胞中,采用β-半乳糖苷酶报告β-半乳糖苷酶报告基因为转移效率内对照,空白的荧光素酶基因载体为基础对照,进行荧光素酶活性比较。结果 3个基因片段载体构建符合设计,其相对抑制活性分别为59.74%、80.97%、79.42%。结论 初步提示人类β-基因5‘帽位上游-2132~-1822bp片段及-1822~15559bp片段内可能存在起负调控作用的顺式作用元件(抑制子),而-2277bp~-2132bp片段间未检出报制子或增强子活性存在。 此初步结果尚需进一步研究证实和阐明其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丁酸盐对血红蛋白合成的诱导作用和不同给药方式对丁酸盐诱导的K562细胞向红系分化的影响。方法以K562细胞为体外模型,采用联苯胺染色定性技术检测细胞内血红蛋白,比较丁酸盐不同浓度、不同给药方式诱导K562细胞前后的阳性细胞率;测量波长为414nm的D(λ)值和醋酸纤维膜电泳检测药物诱导的血红蛋白含量的变化。结果不同浓度的丁酸盐诱导后联苯胺染色阳性细胞率(BZ%)增加4~6倍,细胞平均血红蛋白较用药前增加9~14倍;丁酸盐选择性地刺激HbF合成;单次脉冲式给药BZ%在72 h达高峰,峰值在19%~28%之间,之后迅速下降,约在7~9d接近用药前水平,孵育时间的长短与BZ%上升以及上升后持续时间的长短无关;丁酸盐持续诱导的BZ%变化与一次脉冲式用药总体趋势相似;间断脉冲式用药BZ%在72 h达到峰值后持续保持在20%~30%之间的水平,直至3个周期的用药结束。结论丁酸盐可诱导珠蛋白基因表达,促进血红蛋白的合成,尤其能够选择性地刺激胎儿血红蛋白的合成增加;间断脉冲式用药能够持续诱导K562细胞向红系分化,可作为丁酸盐治疗β-珠蛋白基因缺陷疾病的理想给药方式。  相似文献   
17.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人血液触变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用Low Shear 30流变测定仪,测定了55例肺心病患者全血触变特性的变化,分析了这些变化与肺心病发生和发展的关系。结果表明:肺心病患者血液的触变特性发生了异常改变。HCT、τ_o、η_s、μ、(η_s-μ)、A、ARC均升高,并随病情加重而逐渐明显。其原因主要在于肺心病缺氧所致的继发性红细胞增多及血液氧分压降低,和二氧化碳分压升高所致的红细胞变形性降低。血液触交特性的改变又使血液循环外周阻力增大,右心负荷增加,从而进一步加重了病情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烧伤后血清触珠蛋白对T淋巴细胞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采用亲和层析法从烧伤血清纯化触珠蛋白(Haptoglobin,HP)后,体外观察了纯化HP对正常小鼠胸腺细胞在conA刺激下增殖与IL-2产生及对IL-2诱导的IL-2依赖细胞株(CTLL-2)增殖的影响。结果表明,纯化HP在相当于烧伤血清HP浓度时,对小鼠胸腺细胞增殖、IL-2产生及CTLL-2增殖具有非常明显的抑制作用;但在相当于正常血清HP浓度时纯化HP则无抑制作用。提示烧伤血清高浓度的HP可能是烧伤后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低下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蒋滢 《苏州医学院学报》2000,20(10):879-881
替换疗法是最理想的基因治疗类型,即将有缺陷的基因除法,换上具有正常功能的基因,这种治疗方法称替换疗法。如异常β-珠蛋白的基因用正常β-珠蛋白的基因替换,由于必须在生殖细胞基因转移,难度大,尚未进入临床。  相似文献   
20.
大部脾栓塞术对重型地中海贫血患儿免疫功能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评估大部脾栓塞术后重型地中海贫血患儿免疫功能的变化。方法对62例患儿行脾大部栓塞术。结果IgG在术后1周(13±4g/L)和术前(16±6g/L)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术后3周恢复术前水平(16±5g/L)。IgA、IgM术前及术后各周均无明显差异。T细胞亚群中总T细胞数术前(49±12)和术后(60±12)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T辅助淋巴细胞(TH)术前(38±9)与术后(45±7)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TH/TS比值术后(1.6±0.3)与术前(1.29±0.4)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而T抑制淋巴细胞(Ts)术后(29±7)与术前(31±6)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纤维连接蛋白术后(248±78)与术前(118±41)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PSE后免疫功能在术后3周迅速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