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7419篇
  免费   5169篇
  国内免费   1324篇
耳鼻咽喉   529篇
儿科学   762篇
妇产科学   645篇
基础医学   2392篇
口腔科学   940篇
临床医学   23228篇
内科学   10041篇
皮肤病学   1990篇
神经病学   1503篇
特种医学   2629篇
外国民族医学   36篇
外科学   5123篇
综合类   52998篇
预防医学   13812篇
眼科学   1170篇
药学   27840篇
  237篇
中国医学   36430篇
肿瘤学   1607篇
  2024年   553篇
  2023年   2231篇
  2022年   1818篇
  2021年   2538篇
  2020年   2388篇
  2019年   2142篇
  2018年   895篇
  2017年   2096篇
  2016年   2455篇
  2015年   3514篇
  2014年   8735篇
  2013年   7766篇
  2012年   9169篇
  2011年   10382篇
  2010年   10344篇
  2009年   9692篇
  2008年   13023篇
  2007年   12179篇
  2006年   11497篇
  2005年   17130篇
  2004年   11637篇
  2003年   13447篇
  2002年   10037篇
  2001年   3770篇
  2000年   3306篇
  1999年   2620篇
  1998年   1633篇
  1997年   1270篇
  1996年   1067篇
  1995年   1120篇
  1994年   1087篇
  1993年   408篇
  1992年   362篇
  1991年   262篇
  1990年   222篇
  1989年   376篇
  1988年   154篇
  1987年   146篇
  1986年   118篇
  1985年   95篇
  1984年   93篇
  1983年   40篇
  1982年   29篇
  1981年   20篇
  1980年   13篇
  1979年   5篇
  1976年   1篇
  1958年   18篇
  1957年   5篇
  195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分析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患者相关支原体感染与免疫指标、炎症因子水平的关联性。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2月的102例HIV感染/AID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尿液样本中的生殖支原体、梨支原体、发酵支原体等相关支原体的感染情况、外周血CD_4~+T淋巴细胞计数、血清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进行检测和分析。结果:共有67例患者尿样中检出支原体核酸,感染率为65.69%;其中,检出生殖支原体感染23例、检出梨支原体感染15例,检出发酵支原体感染29例,感染率分别为22.55%、14.71%、28.4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9);HIV感染患者与AIDS患者三种支原体感染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CD_4~+T淋巴细胞水平<500个/μL患者的三种支原体感染率高于CD_4~+T淋巴细胞水平≥500个/μL的患者(P<0.05);合并支原体感染患者的血清IL-2、TNF-α水平均低于未合并支原体感染患者,血清IL-4水平高于未合并支原体感染患者(P <0.05)。结论 HIV感染/AIDS患者具有较高的致病性支原体感染率,免疫功能较差患者的支原体感染率较高,支原体感染患者可表现为炎症因子的低表达,但尚不能认为支原体感染能够影响患者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42.
43.
目的:分析观察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护理方案对小儿腹泻的效果。方法:选取于我院2016年1月—2018年1月诊断的小儿腹泻患者168例,将其分为观察组(n=84)和对照组(n=84),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的治疗护理方案,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中医如穴位敷贴等治疗护理方案,于腹泻的早期使用吴茱萸散敷于脐部,在腹泻的恢复期用自制的自发热行气散贴在足底按摩穴位的胃肠反射区域,对足底进行热疗。两组患儿均能正常饮食,在患儿能正常排气或排便后结束治疗。比较两组患儿发热、腹泻及呕吐等症状的消失时间,以及自腹泻改善后腹胀的消失时间,比较两组患儿能够正常进食、排气排便的时间等。结果:两组患儿在发热、腹泻和呕吐等症状消失时间上,观察组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经治疗,患儿均逐渐好转,其中观察组的腹泻减轻后腹胀的消失时间、正常进食以及排气排便恢复时间等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6.4%,高于对照组的92.9%。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腹泻疗效可靠,方便实用,可缩短疗程,减少并发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4.
目的探讨多种加温模式联合应用对老年中低位直肠癌患者术后凝血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收治的老年中低位直肠癌手术患者243例,按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121例和研究组12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保温干预,研究组于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多种加温模式联合应用干预,观察比较两组干预前后凝血酶时间、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原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护理工作满意度。结果干预前,两组凝血酶时间、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原时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研究组凝血酶时间、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原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0.82%)显著低于对照组(8.26%)(P0.05);研究组护理工作满意度(95.08%)显著对照组(80.99%)(P0.05)。结论对老年中低位直肠癌患者实施多种加温模式联合应用干预,能改善凝血指标,减少术后寒战等并发症,提升护理工作满意度。  相似文献   
45.
46.
47.
目的了解陕西省2016—2018年农村生活饮用水水质毒理学指标达标情况和变化趋势。方法 2016—2018年在陕西省全部102个涉农县(区)辖区设置农村饮用水监测点。每个乡镇选择1~2处农村集中式供水工程的出厂水和末梢水及分散式供水的末梢水作为监测点,共设置18 284个监测点。于每年4—6月枯水期和7—9月丰水期分别采集水样,按照《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GB/T 5750. 5—2006、GB/T 5750. 6—2006、GB/T 5750. 8—2006)进行实验分析,通过"全国饮用水水质卫生监测信息系统"收集整理水质监测信息。参照《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按照不同年份、水期、水源类型、水处理方式和地域对常规指标中的11项毒理学指标进行分析评价。结果 2016—2018年陕西省农村生活饮用水毒理学指标整体达标率为81. 02%,超标较严重的前4位指标依次为氟化物(9. 74%)、硝酸盐氮(6. 09%)、六价铬(4. 50%)和砷(1. 44%),其余超标指标的超标范围为0. 01%~0. 32%;镉、硒、氰化物、氟化物和硝酸盐氮在不同年份的水质达标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其中硒、氰化物、氟化物、硝酸盐氮达标率随着年份的递增呈上升趋势(P<0. 05);镉、硒在丰水期达标率高于枯水期,硝酸盐氮在枯水期达标率高于丰水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砷、镉、六价铬、铅、硒、氟化物和硝酸盐氮在地表水中的达标率高于地下水(P<0. 05);集中式供水工程不同供水方式水质毒理学整体达标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01),常规处理水质达标率最高,其次为沉淀、过滤方式;关中、陕北和陕南地区超标指标种类数分别为10种、10种和4种,砷、镉、六价铬、铅、硒、氟化物和硝酸盐氮等7项指标的区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陕西省农村生活饮用水毒理学指标整体达标率较低,氟化物、硝酸盐氮、六价铬和砷超标严重且存在明显的地域特征。今后应重点关注超标毒理学指标,从水源供给和处理技术等方面保障饮水安全卫生。  相似文献   
48.
49.
面部骨折种类繁多,其中口腔颌面部创伤性骨折为最普遍类型,本病患者受伤部位为脸部,影响其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1]。目前临床治疗口腔颌面部创伤性骨折主要采用坚固内固定术,但其有稳定性差、易发生二次骨折等不足[2]。在治疗颌面部骨折时需掌握其治疗原则与正确方法,不可完全依赖内固定而忽视必要的颌间牵引[3],因此牵引复位在坚固内固定术中也有重要辅助作用。因此本文主要分析坚固内固定术+牵引复位固定术对口腔颌面部创伤性骨折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50.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15):56-58
目的探讨急性胆囊炎合并肝功能异常患者手术时机选择对临床效果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5年3月~2019年9月期间收治的68例急性胆囊炎合并肝功能异常患者根据不同手术时间分成两组,早期组(发病72 h内)36例,延期组(发病72 h后)32例。早期组患者直接给予腹腔镜手术治疗,延期组患者肝功能改善后给予腹腔镜手术治疗,对比两组围术期临床指标、手术前后生化指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在术中出血量方面,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方面,早期组少于延期组,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手术后5 d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碱性磷酸酶(ALP)、谷氨酰转移酶(GGT)、丙氨酸转氨酶(ALT)水平显著低于手术前(P0.05),但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早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56%,延期组为6.25%,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急性胆囊炎合并肝功能异常患者应用早期腹腔镜手术治疗与延期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效果相当,但前者能够减少手术时间,显著减轻患者经济压力,且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