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8篇
  免费   47篇
  国内免费   29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5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119篇
内科学   81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4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21篇
综合类   335篇
预防医学   64篇
眼科学   4篇
药学   317篇
  1篇
中国医学   172篇
肿瘤学   5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39篇
  2016年   50篇
  2015年   37篇
  2014年   77篇
  2013年   80篇
  2012年   84篇
  2011年   106篇
  2010年   66篇
  2009年   80篇
  2008年   93篇
  2007年   66篇
  2006年   54篇
  2005年   46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目的:分析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6月~2018年6月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予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心绞痛发作情况、APN、CRP、MDA指标变化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心绞痛发作次数及持续时间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心绞痛发作次数及持续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APN、CRP及MDA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APN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CRP及MDA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期间均无恶心呕吐、面部潮红、腹痛、皮疹等不良反应。结论: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恢复良好,效果确切。  相似文献   
92.
目的:观察丹参酮ⅡA磺酸钠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照组35例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45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辅以丹参酮ⅡA磺酸钠治疗,比较两组治疗的临床疗效。结果:与对照组相比,丹参酮ⅡA磺酸钠辅助治疗能明显提高治疗有效率(P<0.01),降低血浆比黏度(P<0.01)和纤维蛋白原(P<0.01),改善患者血脂水平(P<0.01)。结论:丹参酮ⅡA磺酸钠辅助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疗效明显,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3.
目的制备3,5-二氯邻羟基苯磺酸钠(DCHBS)以取代Trinder′s反应中所用的苯酚及四氯酚。方法2,4-二氯苯酚和浓硫酸在100℃进行磺化反应,制得DCHBS;将其和过氧化物酶、尿酸酶、4-氨基氨替比林等组成尿酸检测试液,进行灵敏度、精确度、回收率、干扰试验、稳定性考查,并与苯酚和四氯酚法及与进口试剂进行对比,作相关试验。结果DCHBS使用浓度为6.0mmol/L,检测波长为510nm,尿酸浓度在240m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检测极限5mg/L,高、中、低浓度的质控血清,其批内变异系数分别为1.10%,1.68%和2.30%;批间变异系数分别为3.20%,1.20%和2.07%。回收率为99.8%~100.7%,检测范围5~240mg/L,当血清中胆红素含量小于61.8mg/L,维生素C小于15mg/L时,用该试剂测定尿酸含量误差小于5%;该试剂与进口试剂相关试验γ=0.9945。结论合成的DCHBS试剂,完全可以替代苯酚和四氯酚,用于尿酸、胆固醇、甘油三酯等多种临床生化项目检测中  相似文献   
94.
目的: 观察丹参酮ⅡA磺酸钠佐治心绞痛的疗效.方法: 将135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70例)和对照组(65例),2组均常规服用阿司匹林100 mg/d,美托洛尔50 mg/d、硝酸异山梨酯30 mg/d、洛伐他汀20 mg/d,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丹参酮ⅡA磺酸钠40 mg加入5%葡萄糖250~500 mL静脉滴注,每日1次,14 d为1个疗程.2组均治疗1个疗程.结果: 治疗组显效28例,有效32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为86%,对照组显效21例,有效24例,无效20例,总有效率为69%,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丹参酮ⅡA磺酸钠治疗心绞痛近期疗效好,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95.
目的探讨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诺新康)对高血压病病人血清Ⅰ型前胶原羧基端肽(PⅠCP)和Ⅲ型前胶原氨基端肽(PⅢNP)水平的影响。方法60例高血压病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疗法,积极控制血压。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治疗。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两组病人治疗前后血清PⅠCP,PⅢNP浓度,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测量左室质量指数(LVMI)。结果高血压病病人血清PⅠCP和PⅢNP水平与LVMI呈正相关(r=0.4286、0.5224,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PⅠCP和PⅢNP水平较治疗前均有下降(P<0.05或P<0.01),但治疗组下降更明显(P<0.05)。结论PⅠCP,PⅢNP水平是反映高血压病病人心肌胶原合成活跃程度、左心室肥大的敏感指标。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能有效降低高血压病病人血清PⅠCP,PⅢNP水平,对逆转高血压病左室肥厚具有明确的作用。  相似文献   
96.
目的:观察丹参酮ⅡA 磺酸钠(tanshinone ⅡA sodium sulfonate,TSS)对雄性(SD)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ischemia/reperfusion,I /R)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结扎大鼠冠状动脉左前降支30 min,结扎的心肌组织颜色变灰标志着结扎成功,再灌注24 h 建立缺血-再灌注模型,将存活的 SD 大鼠随机(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Sham 组,n =10)、缺血-再灌注组(I /R 组,n =10)、TSS 低剂量组(TSS-L 组,n =10)、TSS 中剂量组(TSS-M组,n =9)、TSS 高剂量组(TSS-H 组,n =9)。MAP 心脏功能分析系统检测血流动力学指标,TTC 染色法检测大鼠心肌梗死面积,Western blot 法检测心肌 Bcl-2、Bax、Caspase-3、Lc3B/Lc3A、Beclin-1及高迁移率蛋白 B1(high-mobility group box1,HMGB1)的表达。多组间比较采用 ANOVA 分析,多组间两两比较采用 LSD-t 检验,以 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I /R 组较 Sham 组心功能舒缩参数明显降低,TSS 预处理使其显著升高(P <0.05),但 DAP、Pmin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TSS 预处理组心肌梗死百分比显著低于 I /R 组(P <0.05)。与 Sham 组相比,I /R 组显著增加了 Caspase-3表达(P <0.01);TSS 预处理组能够明显下调 Caspase-3蛋白表达(P <0.01)。I /R组 Bax 表达亦明显升高(P <0.01),TSS 能够抑制 Bax 蛋白表达(P <0.01)。I /R 组降低了 Bcl-2蛋白的表达水平(P <0.05),不同剂量的 TSS 预处理均使 Bcl-2表达水平升高(P <0.01)。I /R 组Bcl-2/Bax 较 Sham 组比值降低(P <0.05);TSS 预处理使其明显升高(P <0.05)。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与 Lc3B/Lc3A 有相似的变化趋势,I /R 组 Beclin-1蛋白及 Lc3B/Lc3A 水平低于 Sham 组(P<0.05),TSS 预处理能够上调 Beclin-1表达与 Lc3B/Lc3A 比值(P <0.05)。与 Sham 组比较HMGB1表达明显增高(P <0.05),TSS 预处理组较 I /R 组减少了 HMGB1的表达(P <0.01)。结论丹参酮ⅡA 磺酸钠对 SD 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与抑制细胞凋亡,激活细胞自噬有关。  相似文献   
97.
目的 观察丹参酮ⅡA磺酸钠联合补阳还五汤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06~2009年收治的10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4例.治疗组给予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40 mg联合补阳还五汤治疗,连续14 d;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检测治疗前及治疗14 d后血液流变学、心肌酶谱、血脂、心电图的变化.结果 两组心肌缺血症状治疗前后均有改善,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的效果更为显著(P<0.05),治疗组血脂、血液流变学、心肌酶谱指标均显著下降(P<0.05),其调节血脂、改善血液流变学和降心肌酶谱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丹参酮ⅡA 磺酸钠联合补阳还五汤有降脂、改善血液流变学、降心肌酶谱的作用,是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心肌缺血的一种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98.
目的探讨二巯基丙磺酸钠(Na-DMPS)治疗毒鼠强(Tetramine)中毒的临床效果及作用机制。方法应用Na-DMPS静脉或肌内注射治疗毒鼠强中毒,剂量因人而异。结果应用Na-DMPS治疗毒鼠强中毒的病例均取得良好的疗效,没有发现任何毒副作用。结论毒鼠强能阻断中枢神经系统的γ-氨基丁酸(GABA)受体而引起惊厥,Na-DMPS能通过多种机制影响GABA受体,降低惊厥发作的程度,值得临床医师试用。  相似文献   
99.
丹参酮ⅡA磺酸钠为唇形科植物丹参(salvia miltiorrhza)中分离的二萜醌类化合物丹参酮ⅡA,经磺化而得到的水溶性物质。具有类钙离子拮抗剂作用,临床上用于冠心病的辅助治疗,我们2007-2009年应用丹参酮ⅡA磺酸钠联合硝酸甘油治疗冠心病心绞痛186例,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0.
目的观察丹参酮ⅡA磺酸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的效果,并分析其对心肌缺血的保护作用。方法本文选择80例患有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进行研究,将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各40例,观察组行常规治疗的基础之上增加丹参酮ⅡA磺酸钠进行治疗,对照组则仅采用常规药物进行治疗,两组疗程均为14d。分析两组患者的心绞痛缓解情况,并观察心率、血压的变化以及心电图缺血性ST-T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1个疗程后,两组心绞痛均有缓解,观察组的总有效率要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的心电图缺血性ST-T改善要优于对照组,心率明显慢于对照组,之间差异经统计学分析,具有显著性(P<0.05),两组血压变化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丹参酮ⅡA磺酸钠具有活血化瘀之功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效果好,安全性高,对心肌缺血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