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13篇
综合类   4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蕾  贾芳  郑侨克  黄锐 《中国中医急症》2012,(10):1571-1572
目的观察参附注射液治疗重症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给予西药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参附注射液静滴,疗程2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压、心率、左室射血分数、6min步行试验、NYHA心功能分级、BNP等指标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心功能均得到改善,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组左室射血分数、6 min步行试验、BNP较对照组显著改善。结论参附注射液治疗重症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浆溶血磷脂酸(lysophosphatidi cacid,LPA)的干预作用。方法:110例脑梗塞患者,被随机分为阿托伐他汀组(57例)和常规治疗组(53例)。两组均给予钙拮抗剂、脑细胞活化剂、银杏达莫注射液及对症治疗。阿托伐他汀组加用阿托伐他汀20~40mg/d。两组病人人院后第二天清晨空腹静脉采血查血浆LPA和血脂水平,治疗14d后复查。结果:阿托伐他汀组和对照组治疗后LPA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P〈0.05~〈0.01)。且阿托伐他汀组下降更显著[(2.53±0.75)μmol/L:(1.01±0.56)μmol/L.P〈0.01)。两组治疗前后总胆固醇(TC)与低密度脂蛋白一胆固醇(LDL-C)均有显著下降(P〈0.01,〈0.05).但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能显著降低急性脑梗塞患者血浆LPA水平,其作用与调脂作用似无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诺新康)对高血压病病人血清Ⅰ型前胶原羧基端肽(PⅠCP)和Ⅲ型前胶原氨基端肽(PⅢNP)水平的影响。方法60例高血压病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疗法,积极控制血压。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治疗。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两组病人治疗前后血清PⅠCP,PⅢNP浓度,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测量左室质量指数(LVMI)。结果高血压病病人血清PⅠCP和PⅢNP水平与LVMI呈正相关(r=0.4286、0.5224,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PⅠCP和PⅢNP水平较治疗前均有下降(P<0.05或P<0.01),但治疗组下降更明显(P<0.05)。结论PⅠCP,PⅢNP水平是反映高血压病病人心肌胶原合成活跃程度、左心室肥大的敏感指标。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能有效降低高血压病病人血清PⅠCP,PⅢNP水平,对逆转高血压病左室肥厚具有明确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心踝血管指数(CAVI)与高血压早期肾损害的相关性。方法:入选60例高血压患者进行CAVI检测,同时测定尿微量白蛋白(MAU)、β2-微球蛋白(β2-MG)、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水平;分析CAVI与MAU、β2-MG及NAG的相关性。结果:CAVI升高患者尿MAU、β2-MG及NAG均显著升高(均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CAVI与尿MAU、β2-MG及NAG呈显著正相关(r分别为0.681、0.912、0.853,均P<0.05)。结论:CAVI与高血压早期肾损害指标有显著相关性,可作为高血压患者早期肾损害评价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踝肱指数(ABI)在诊断2型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LEAD)的临床意义和影响因素。方法:对231例2型糖尿病患者测定ABI,以ABI值0.9为异常分为LEAD组(46例)和非LEAD组(对照组,185例),所有患者均进行体重量指数,腰臀比,血糖、血脂、血压、尿微量白蛋白等检查,并对其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在231例2型糖尿病患者中,46例ABI0.9的LEAD患者的病程[(9.1±6.3)年:(4.5±5.7)年]、糖化血红蛋白[10.9±3.3)%:7.8±1.2)%]、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3.1±0.9)mmol/L:(2.6±1.1)mmol/L]及脉压[(59±15)mmHg:(52±14)mmHg],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糖尿病合并下肢动脉病变者具有病程长、血糖高、脉压差大、血脂紊乱等特点,踝肱指数是一项花费小、简单无创的诊断下肢动脉病变的可靠指标。  相似文献   
6.
本文报告8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AD)及1例假性主动脉瘤(PAAA)的临床及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所见,并讨论其诊断及鉴别诊断。 自1984年来发现6例AD,男女各4例,平均年龄51岁(42~65岁)。1例尸解,3例手术,1例CT证实;1例PAAA,女性21岁,经主动脉造影和手术证实。超声检查用Ultra Zmager及CFM—700超声多普勒仪,常规探查胸骨左缘长、短轴,心尖四腔及二腔图,剑下四腔及短轴,胸骨柄上大动脉长、短轴,必要时经胸骨右缘及锁骨下探查。  相似文献   
7.
8.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BPV)与心踝血管指数(CAVI)的关系。方法:选择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47例,根据CAV1分为2组,CAVI正常组57例,CAVI升高组90例,比较并分析2组24小时动态血压参数和血压变异性参数。结果:CAVI升高组较CAVI正常组,24小时平均收缩压、24小时收缩压变异性、24小时舒张压变异性、血压晨峰均高(P〈0.05)。结论:高血压患者24小时平均收缩压、24小时收缩压变异性、24小时舒张压变异性、血压晨峰升高可能是高CAVI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
老年高血压伴靶器官损害患者24小时动态血压研究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目的:了解并探讨老年高血压(HPE)伴靶器官损害(OD)患24小时动态血压变化。方法:应用DS-240无创伤携带式动态血压监测仪观察126例HPE和84例非老年高血压(HPNE)患并进行比较。结果:HPE伴TOD46.8%,明显高于HPNE的26.2%(P〈0.05);HPE伴TOD患昼夜节律异常发生率66.1%,明显高于不伴TOD或HPNE伴TOD患(P〈0.05~0.01);HPE2  相似文献   
10.
老年高血压病血压昼夜节律异常与靶器官损害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了解并探讨老年高血压病(HPE)血压昼夜节律改变与靶器官损害(TOD)的关系及临床特点,方法:对126例HPE患和84例非老年高血压病(HPNE)患进行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ABPM),并比较其结果。结果:HPE组昼夜节律异常发生率明显高于HPNE组(P<0.01),HPE组昼夜节律异常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昼夜节律正常,也明显高于HPNE组昼夜节律异常或正常(P均<0.01),HPE组昼夜节律异常的心胸比值,QRS波振幅时间乘积及血肌酐水平明显大于其余各组,而肌酐清除率明显降低( P均<0.01),结论:HPE昼夜节律的改变对TOD的影响较HPNE组更显,对于HPE患,恢复其正常昼夜节律是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