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1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49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83篇
预防医学   32篇
药学   34篇
中国医学   332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42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医院室内空气消毒是防止医院感染的一个重要环节,为探讨一种经济、实用且又安全高效的空气消毒方法,我们用艾条熏蒸与紫外线照射两种空气消毒方法,进行菌落数监测的对照研究,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电针加温灸器灸治疗肩关节周围炎5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庆军 《河南中医》2005,25(11):63-64
近年来,笔者运用电针加温灸器灸治疗肩关节周围炎(以下简称“肩周炎”)56例,取效较为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前,我国青少年近视眼的发生率不断上升,临床极为常见,我科根据中医学理论,开展药艾灸治疗241例青少年近视,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赵洁 《中国实用医药》2012,7(19):213-214
腰疼是现代人们最常见的病之一,也是较为棘手的疾病之一,临床上治疗方法有许多种,我院用艾条灸配合银质针治疗腰疼取得良好的效果,现将护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提高艾条临床应用的科学性。方法概述艾条现代临床应用及相关问题探讨。结果艾灸仆参穴在治疗婴幼儿腹泻上有较好的治疗效果。结论艾灸仆参穴佐治婴幼儿腹泻有利于在基层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艾灸是我国中医的一种外治疗法,常用来治疗很多疾病。对患者实施艾灸时,常将温灸盒放于患者身上,然后燃烧艾条,在使用过程中患者不能改变体位,温灸盒容易从穴位滑脱,需要护理人员随时看护。因此,我科设计了灸疗器支撑装置,使用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从头颈灸疗法的定义、理论依据、灸具、应用等方面对“头颈灸”进行探讨认为,阴升阳降理论、传统的脏腑经络理论和名老中医周楣声教授、蔡圣朝主任医师灸法的治疗经验是头颈灸的理论和治疗应用基础.根据定位施灸、定性施灸、定量施灸以及头颈灸配合施灸法、头颈灸运动疗法的运用,佐证了头颈灸疗法在临床推广应用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8.
19.
《右江医学》2016,(5):543-545
目的探讨中草药熏洗加马氏温灸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SHSAS)的治疗效果。方法将100例SHSAS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神经内科基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中草药熏洗加马氏温灸,观察比较治疗前及治疗1个月后两组患者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积分状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临床症状积分各项评分均较治疗前得到较大改善,且观察组疼痛、水肿、关节活动度的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中草药熏洗加马氏温灸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有利于改善症状,促进患肢功能恢复,是行之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小针刀结合艾条压灸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颈性眩晕患者40例,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20例予针刀结合艾条压灸治疗,对照组20例予常规口服西药治疗。采用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测评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项症状积分变化,并在疗程结束3个月后对患者进行追踪评价远期疗效。结果 两组临床疗效的分布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观察组治疗后及疗程结束3个月后随访时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量表各维度评分均有显著提高(P<0.05);对照组治疗后除头痛评分较治疗前无明显变化外,总分和其余维度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疗程结束3个月后随访时,对照组头痛、日常生活和工作评分与治疗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总分和其余维度评分与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眩晕、头痛、心理及社会适应能力评分与治疗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总分和其余维度评分与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及疗程结束3个月后随访时总分及绝大多数维度评分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结论 针刀结合艾条压灸可明显减轻颈性眩晕患者眩晕、颈肩痛、头痛等症状并提高日常生活及工作等能力,疗效明显优于单纯口服西药治疗,且具有较好的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