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40篇
  免费   59篇
  国内免费   44篇
儿科学   19篇
妇产科学   10篇
基础医学   21篇
临床医学   441篇
内科学   61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106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451篇
综合类   789篇
预防医学   163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325篇
  1篇
中国医学   199篇
肿瘤学   48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36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36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48篇
  2015年   58篇
  2014年   123篇
  2013年   129篇
  2012年   184篇
  2011年   194篇
  2010年   215篇
  2009年   190篇
  2008年   166篇
  2007年   160篇
  2006年   160篇
  2005年   145篇
  2004年   130篇
  2003年   121篇
  2002年   72篇
  2001年   65篇
  2000年   42篇
  1999年   40篇
  1998年   31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29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81.
目的:研究马归液膀胱灌注治疗腺性膀胱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至2015年7月间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61例,将选入的患者随机分为马归液组39例和吡柔比星组22例,其中马归液组予以自制中药马归液进行膀胱灌注治疗,吡柔比星组予以吡柔比星进行膀胱灌注治疗。结果经治疗后,马归液组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吡柔比星组,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与治疗后各组最大尿流率、平均尿流率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比较,最大尿流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尿流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马归液膀胱灌注治疗腺性膀胱炎具有确切疗效。  相似文献   
82.
目的 建立一种发病机制、尿流动力学表现与临床相近的慢性膀胱炎相关膀胱过度活动症(OAB)大鼠模型.方法 将40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模型组以大肠埃希氏菌膀胱灌注,3d后搜集尿液常规显微镜检查,证实膀胱炎并以庆大霉素灌胃每日4次,连续7d,第10日复查尿常规,每隔10d为1个周期,经4个周期后行尿流动力学检查及膀胱HE染色病理学检查.生理盐水对照组用等量生理盐水代替大肠埃希氏菌溶液,其余处理同模型组.2组同条件饲养.结果 模型组膀胱标本可见少量上皮组织退变、凋亡、脱落,黏膜固有层见散在的淋巴细胞,行尿流动力学检查确认13只建模成功.结论 通过大肠埃希氏菌ATCC35218反复膀胱灌注诱导SD大鼠慢性膀胱炎,最终可建立慢性膀胱炎相关OAB大鼠模型,为临床上常见的膀胱炎后OAB的发病机制及治疗、研究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83.
孙鹏  吴海啸  吴汉  胡洋 《浙江医学》2016,38(7):493-494,520
目的探讨滤泡性膀胱炎的诊治方法及预后。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9月至2013年9月收治的16例滤泡性膀胱炎患者的临床资料。16例患者均为女性,年龄45~71(51.2±6.7)岁。6例病灶位于膀胱三角区,行经尿道电切术;5例病灶主要位于膀胱三角区,其余各壁也有散在分布,行经尿道电切术+电灼术,术后予口服木聚硫钠及膀胱灌注二甲基亚砜治疗;5例病灶布满膀胱各壁且合并膀胱颈口梗阻,行膀胱镜活检+经尿道膀胱颈口电切术,术后予口服木聚硫钠及膀胱灌注二甲基亚砜治疗。结果术后随访24~48个月,平均34个月。6例完全治愈,10例症状明显缓解。结论滤泡性膀胱炎根据病变的范围,可行手术治疗,术后口服木聚硫钠及膀胱灌注二甲基亚砜,可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84.
85.
目的探讨女性腺性膀胱炎中细胞角蛋白7、20(CK7、CK20)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对20例女性膀胱移行细胞癌(TCC)组织、30例女性腺性膀胱炎组织、20例正常膀胱移行上皮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二步法进行检测。结果 CK7的表达在女性腺性膀胱炎与膀胱癌之间有统计学差异(χ~2=5.36;P<0.05),与正常膀胱组织之间无统计学差异(χ~2=1.09;P>0.10),但是其在腺性膀胱炎中表达率(60.00%)较正常膀胱组织(45.00%)高。CK20的表达在腺性膀胱炎和膀胱癌之间有统计学差异(χ~2=7.41;P<0.01),与正常膀胱组织之间无统计学差异(χ~2=1.63;P>0.10);腺性膀胱炎的CK20表达率(53.33%)明显高于正常膀胱组织(35.00%)。结论女性腺性膀胱炎转变为膀胱移行细胞癌倾向性较低,是具有一定恶变趋向的良性病变。  相似文献   
86.
赵伟  黄高  谢泽良 《北方药学》2018,15(3):23-24
目的:分析肝素膀胱灌注与阿米替林联合治疗60例间质性膀胱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数字随机的方法,把2014年7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60例间质性膀胱炎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单纯给予阿米替林治疗方法;研究组=30例,给予肝素膀胱灌注与阿米替林联合治疗方法),并对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和对比.结果:两组的治疗总体有效率有显著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和研究组的治疗总体有效率分别为80%和93.3%,两组治疗前排尿次数/24h、夜尿次数、最大膀胱容量三个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三个指标均得到改善,组间数据对比发现,研究组的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讨论:肝素膀胱灌注与阿米替林联合治疗方法在间质性膀胱炎患者中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7.
目的:探讨经尿道电切术治疗腺性膀胱炎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提高基层医院对该病的认识及选择有效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共纳入腺性膀胱炎患者26例,选用持续硬膜外麻醉或全身麻醉,行经尿道电切(TUR)膀胱内病灶处黏膜至浅肌层;术后留置尿管,出院后门诊随访临床疗效.结果:全部26例患者手术均获得成功,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患者的临床症状均得到明显改善,有2例患者术后出现复发再次行经尿道电切而治愈.结论:经尿道电切术治疗腺性膀胱炎临床疗效果满意,手术安全性高且易于开展,可在广大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8.
放射性膀胱炎多发生于患者经放射线治疗后,表现为膀胱刺激及血尿等症状,临床治疗比较棘手,多治标不治本。我院于1996年4月~2003年4月间采用高压氧治疗放射性膀胱炎患者,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9.
糖尿病植物膀胱炎40例,有明显的糖尿病史,排除其它系统引起的膀胱炎症改变.男28例,女12例;年龄31-74岁,平均56.7岁;I型糖尿病(TIDM)3例,2型糖尿病(T2DM)37例。入院时血糖水平7.6~16.2mmol/L;患者均表现为无张力性膀胱.下腹胀痛,憋尿,无力排尿或尿失禁;尿液动力学检查示不同程度降低,膀胱残余尿20~200m1,  相似文献   
90.
目的 解除宫颈癌放疗后放射性膀胱炎大出血致血块阻塞尿路。方法 经尿道膀胱镜下,利用24F电切镜置入膀胱镜内,配合采用球式灌注器,反复冲洗,挤压,吸出淤积于膀胱内的血块,使采路通畅。结果 8例患者,其中7例一次成功清除膀胱内积血,1例二次完成。术后配合膀胱冲洗、抗炎、止血及支持疗法,挽救了生命,达到了治愈的目的。结论 该方法治疗放射性膀胱炎急性大出血致血块十分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