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34篇
  免费   425篇
  国内免费   116篇
耳鼻咽喉   3篇
妇产科学   16篇
基础医学   17篇
临床医学   242篇
内科学   222篇
皮肤病学   8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6篇
外科学   23篇
综合类   1234篇
预防医学   150篇
药学   384篇
  8篇
中国医学   3731篇
肿瘤学   10篇
  2024年   90篇
  2023年   263篇
  2022年   214篇
  2021年   273篇
  2020年   211篇
  2019年   217篇
  2018年   94篇
  2017年   215篇
  2016年   215篇
  2015年   209篇
  2014年   327篇
  2013年   229篇
  2012年   333篇
  2011年   271篇
  2010年   228篇
  2009年   221篇
  2008年   272篇
  2007年   194篇
  2006年   229篇
  2005年   189篇
  2004年   198篇
  2003年   210篇
  2002年   133篇
  2001年   120篇
  2000年   105篇
  1999年   120篇
  1998年   100篇
  1997年   87篇
  1996年   78篇
  1995年   84篇
  1994年   56篇
  1993年   44篇
  1992年   40篇
  1991年   66篇
  1990年   25篇
  1989年   49篇
  1988年   19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3篇
  1958年   3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71.
"脾虚致消"学说对糖尿病治疗的意义及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理论探讨和临床实践两方面综述了“脾虚致消”病机的研究进展,认为“脾虚致消”在理论和实践方面均取得了较大进步,并分别从脾气虚,脾阴虚及脾与他脏的功能失调等方面进行了论述。提出今后应对“脾虚致消”理论进行动物实验的系统检验。以揭示脾虚在胰岛素抵抗中的作用及特点。阐明健脾医消的作用机理,找出疗效确切的中药和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2.
目的:观察健脾祛湿方对脾虚湿盛型高脂血症大鼠血脂、胃肠功能、水液代谢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将56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n=8)和造模组(n=48),采用“劳倦过度+饮食不节+高脂饲料喂养”复制脾虚湿盛型高脂血症大鼠模型。造模4周后,根据总胆固醇(TC)水平将造模组随机分成6组:即模型组,血脂康组,参苓白术颗粒组,健脾祛湿方低、中、高剂量组,每组8只。分组后开始给药,灌胃剂量为1 mL/100 g,空白组、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其余组给予相应的受试物,连续给药6周。测定血脂四项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h)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h),胃肠激素,即胃动素(MTL)、促胃液素(GAS)和血管活性肠肽(VIP),水液调节激素醛固酮(ALD)、抗利尿激素(ADH)和心房利尿钠肽(ANP),以及白蛋白(ALB)和总蛋白(TP),采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法观察胃、结肠组织形态,免疫荧光法检测结肠水孔蛋白(AQP)3、胃AQP4的表达位置及水平,采用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检测结肠、胃组织中闭合蛋白(Occludin)的表达量。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TC、TG、LDL-Ch水平升高(P<0.001),HDL-Ch水平降低(P<0.05),血清MTL、GAS水平降低(P<0.001,P<0.01),VIP升高(P<0.001),ALD、ADH升高(P<0.05,P<0.001),ANP水平显著降低(P<0.001),TP、ALB水平降低(P<0.001,P<0.05)。结肠绒毛、胃黏膜出现大量脱落情况,结肠AQP3荧光强度降低,胃AQP4荧光表达增强,结肠、胃组织Occludin表达水平降低。与模型组比较,血脂康组、参苓白术颗粒组、健脾祛湿方低、中、高剂量组大鼠血清TC、TG、LDL-Ch水平呈下降趋势,HDL-C水平升高,MTL、GAS显著升高,VIP水平显著降低,ALD、ADH水平降低,ANP显著升高,结肠、胃组织形态结构有所改善。结肠AQP3荧光表达增强,胃AQP4荧光强度减弱,结肠、胃组织Occludin表达水平增强。结论:健脾祛湿方可降低脾虚湿盛型高脂血症大鼠血脂,有健脾祛湿之功,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调节Occludin、AQP3、AQP4的表达,保护紧密连接结构的完整性达到促进胃肠消化吸收功能,改善水液代谢障碍的作用。  相似文献   
73.
李勇  王慧超 《新中医》2023,55(3):82-86
目的:观察补脾和胃泄浊法治疗早中期慢性肾功能不全脾虚湿盛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94例早中期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补脾和胃泄浊法治疗。评价2组临床疗效,比较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肾功能、肾血流变化、炎症因子水平及免疫功能。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9.36%,高于对照组72.34%(P<0.05)。治疗后,2组各项中医证候评分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各项中医证候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血肌酐(SCr)、尿素氮(BUN)、胱抑素C (Cys-C)、β2-微球蛋白(β2-MG)、白细胞介素-6 (IL-6)、C-反应蛋白(CRP)及免疫球蛋白抗体G (IgG)水平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2组肾小球滤过率(e GFR)、补体C3水平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平均灌注强度(Imix)、血流速度(Vmix)高于治疗前和对照组(P<0....  相似文献   
74.
王艳娇  朱雅碧 《新中医》2023,55(6):59-63
目的:观察养胃颗粒联合雷贝拉唑钠肠溶片治疗慢性胃炎伴反流性食管炎脾虚气滞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6例慢性胃炎伴反流性食管炎脾虚气滞证患者,以简单随机化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3例。2组均给予饮食指导,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雷贝拉唑钠肠溶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养胃颗粒治疗,2组均治疗2周。比较2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胃肠激素水平及炎症因子水平。结果:治疗后,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95.35%,高于对照组81.40%(P<0.05)。治疗后,2组胃脘胀痛或胀满、反酸、烧心、神疲乏力、面色萎黄、食欲不振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组上述6项中医证候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2组血浆胃动素(MLT)、血清胃泌素(GAS)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血清白细胞介素-6 (IL-6)、白细胞介素-17 (IL-17)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组血浆MLT、血清GAS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IL-6、IL-17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治疗组...  相似文献   
75.
目的:观察八宝灌肠方治疗脾虚湿蕴型慢性溃疡性直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2例慢性溃疡性直肠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1例。治疗组予八宝灌肠方灌肠治疗,睡前保留灌肠;对照组予美沙拉嗪灌肠液治疗。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的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89.58%和77.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临床症状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治疗组治疗后症状评分较对照组下降明显(P﹤0.01)。两组治疗后内镜下肠黏膜病变评分及炎症疾病活动指数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后肠杆菌、肠球菌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乳酸菌、双歧杆菌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治疗组治疗后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八宝灌肠方能改善慢性溃疡性直肠炎患者的临床症状、优化肠道菌群结构、缓解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76.
刘芳  任平  李月彩  黄熙 《医学争鸣》2001,22(10):881-884
目的:探讨脾虚证时胃肠激素改变与胃肠运动异常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实验性脾虚证大鼠不同造模时间(7d,14d),胃窦,十二指肠,空肠,下丘脑及血浆中生长抑素(SS),缩胆囊素(CCK)含量并与正常对照组和四君子汤预防组比较,通过体内埋藏电极和传感器记录胃,肠电-机械活动进行造模前后自身比较,结果:脾虚早期(7d),SS在下丘脑,血浆中含量升高,外周组织中含量下降(P<0.01),CCK在组织和血浆中含量均升高(P<0.01),胃电一机械活动节律,振幅均下降(P<0.01),肠机械活动节律,振幅均升高(P<0.01),电慢波节律下降,振幅升高(P<0.01),脾虚晚期(14),SS在下丘脑,血浆中含量下降,外周组织中含量升高(P<0.01),CCK参下丘脑及胃窦组织中含量升高(P<0.01),在血浆和肠道组织中含量下降(P<0.01),胃机械活动节律下降(P<0.01),振幅改变不明显,电慢波节律,振幅均下降(P<0.01),肠电一机械活动节律,振幅均下降(P<0.01),经四君子汤预防性治疗的动物体内激素含量及胃,肠电一机械活动变化均无显著意义,结论:脾虚证时胃肠激素改变与胃肠运行异常之间存在内在联系,且随病程发展呈动态变化,四君子汤对此有纠正作用。  相似文献   
77.
醒脾养儿颗粒治疗婴儿慢性腹泻35例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排除了感染性腹泻 ,中医分型属脾虚型的 65例婴儿慢性腹泻病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 (3 5例 )和对照组 (3 0例 ) ,治疗组采用醒脾养儿颗粒治疗 ,对照组用微生态制剂加止泻剂治疗 ,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 (97.14 % )高于对照组 (76.67% ) ,差异有显著性 (χ2 =4.5 2 ,P <0 .0 5 ) ;治疗组平均大便恢复正常时间较对照组缩短 ,差异有显著性 (t=2 .3 0 ,P <0 .0 5 ) ;治疗组复发率 (5 .71% )低于对照组 (2 6.67% ) ,差异有显著性 (χ2 =3 .96,P <0 .0 5 )。认为采用醒脾养儿颗粒治疗婴儿慢性腹泻 (脾虚型 )疗效好、见效快 ,复发率低 ,未发现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78.
糖尿病是由于体内胰岛素分泌绝对或相对不足而导致的糖代谢失常为主的全身性疾病,属于中医消渴病的范畴,中医辨证消渴病向来多从阴虚燥热立论,笔者认为阴虚燥热虽是消渴之重要病机之一,而肝郁、脾虚在消渴病病机及辨证论治中的作用亦十分关键,下面从病机、辨证、治疗三方面加以论述。  相似文献   
79.
80.
我院自1996年2月~1997年10月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面部酒渣获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将经临床确诊为面部酒渣患者79例,随机分成3组.治疗组30例中,男8例,女22例,年龄24~38岁,病程2个月至5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