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811篇
  免费   4855篇
  国内免费   3651篇
耳鼻咽喉   186篇
儿科学   1436篇
妇产科学   339篇
基础医学   4737篇
口腔科学   74篇
临床医学   14964篇
内科学   7196篇
皮肤病学   89篇
神经病学   12248篇
特种医学   5115篇
外国民族医学   100篇
外科学   3077篇
综合类   28069篇
预防医学   4693篇
眼科学   231篇
药学   11115篇
  123篇
中国医学   9054篇
肿瘤学   3471篇
  2024年   661篇
  2023年   2182篇
  2022年   1971篇
  2021年   2505篇
  2020年   2352篇
  2019年   2569篇
  2018年   1321篇
  2017年   2234篇
  2016年   2563篇
  2015年   2860篇
  2014年   4532篇
  2013年   4431篇
  2012年   5750篇
  2011年   6239篇
  2010年   5697篇
  2009年   5553篇
  2008年   6039篇
  2007年   5606篇
  2006年   5194篇
  2005年   5506篇
  2004年   4827篇
  2003年   4074篇
  2002年   3495篇
  2001年   3167篇
  2000年   2457篇
  1999年   2068篇
  1998年   1838篇
  1997年   1654篇
  1996年   1617篇
  1995年   1300篇
  1994年   1048篇
  1993年   705篇
  1992年   631篇
  1991年   509篇
  1990年   420篇
  1989年   427篇
  1988年   101篇
  1987年   73篇
  1986年   62篇
  1985年   42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12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3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Objective To elucidate the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diffusion tensor imaging (DTI) mainly used for protecting neurological functions in patients with gliomas. Methods Thirty - eight patients with gliomas were recruited to undergo DTI test and assess the status of neurological functions before and after surgery. According to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gliomas and adjacent white matter(WM) tracts, DTI can be classfied as the following types : type Ⅰ - displacement; type Ⅱ - Infiltration; type Ⅲ - Disruption. The neurological functions before surgery were compared in three groups,as well as the change of neurological functions after surgery was also compared in three groups. Results There were 14 cases in type Ⅰ , 16 cases in type Ⅱ, and 8 cases in type Ⅲ.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DTI types and preoperative neurological functions, as well as between DTI types and the change of postoperative neurological functions ( P < 0. 05 ). Conclusions DTI allows to visualizate the relationships of gliomas and adjacent WM tracts, which represent the different growth patterns of gliomas. It is useful for neurosurgeons to select suitable surgical approaches and determine appropriate extent of resection.  相似文献   
992.
重型颅脑损伤开颅术中急性脑膨出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开颅术中急性脑膨出的原因及对策。方法对120例重型颅脑损伤开颅术中急性脑膨出的原因、对策及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迟发血肿65例,其中同侧脑内血肿10例,硬膜外血肿8例,对侧硬膜外血肿21例,硬膜下血肿10例,脑内血肿9例,大脑纵裂血肿7例;(2)急性弥漫性脑肿胀40例;(3)外伤性大面积脑梗死15例;(4)复合伤患者有30例。合并胸部、腹部及四肢骨折,有明显的低血压和低血氧症状;(5)术中操作不当,误诊误治10例。结论重型颅脑损伤开颅术中急性脑膨出的主要原因有迟发性颅内血肿,弥漫性脑肿胀,严重脑水肿,广泛脑梗死,术中操作不当,对病情的误诊误治,麻醉问题等。根据不同的原因进行正确处理,可以降低急性脑膨出的重残率及病死率。  相似文献   
993.
肺癌脑转移很常见,占颅内转移瘤的第一位,发病率25.4—65%占脑转移40—60%。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发生率20%,尸检中脑转移检出率达40%。小细胞肺癌初诊时为10%,2年后达80%。其主要转移途径可能通过支气管动脉与脊髓动脉吻合支至大脑动脉。脑转移不治疗自然生存期1—2个月。我院自1997—2003年对肺癌脑转移行全脑放疗配合脱水治疗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94.
胶质瘤是中枢神经系统发病率最高的一种.其生物学行为特点是呈浸润性生长,生长速度快,病程短,术后切除复发率高。尽管手术切除 化疗 放疗为其常用治疗方案,平均生存率仍较低.不能控制它的复发。目前,治疗最常用的方法是静脉内化疗,静脉内化疗全身反应重.药物在肿瘤内的浓度低等成为静脉内化疗的不足。而采用动脉内超  相似文献   
995.
许素玲 《中国临床康复》2004,8(24):5094-5094
对62例脑损伤患儿进行早期干预和康复训练。包括给予多方位适量的信息刺激,静脉注射脑活素和胞二磷胆碱,高压氧治疗,10d为1个疗程,共3~10个疗程,康复训练采用Vojta法,结合日常生活全面系统进行。经过0.5~2.5年的治疗,56例恢复正常,6例明显好转。早期干预和康复训练对脑损伤患儿疗效显。  相似文献   
996.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信号转导在神经病理性疼痛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神经病理性疼痛是一种常见并且严重影响人类健康的疾病,甚至可导致病人最终失去行动能力,全世界受此病困扰着达数百万人,因此成为神经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但具体机制还不清楚。目前已经知道,神经病理性疼痛是由于手术等造成的神经损伤或糖尿病、带状疱疹、艾滋病,以及部分肿瘤等疾病产生的外周神经功能异常所引起,患者出现痛觉敏感的现象,对轻微的皮肤触摸产生较痛苦的感觉。目前对神经病理性疼痛的预防和治疗措施有限,因此加强在该领域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经过许多科学家的努力,最近的一系列研究表明一种神经营养因子———脑源…  相似文献   
997.
c-Jun氨基末端激酶(c-Jun N-terminal kinases,JNKs)为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 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超家族之一,其参与胚胎发育、免疫反应、及细胞的生长、分化、增殖等多种生理过程,同时也参与了许多病理过程。近期研究表明其在脑缺血性损伤神经元死亡过程中起重要调控作用。现就其相关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98.
2003年11月——2007年6月我院对82例高血压性脑出血病人采用脑立体定向穿刺引流治疗,结果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99.
目的观察保罗样激酶1基因(plk1)沉默对胶质瘤细胞株-H4体外生长的抑制作用,探讨plk1基因作为胶质瘤治疗靶点的可行性。方法化学合成小片断干扰RNA(siRNA)抑制plk1基因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plk1蛋白质的表达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H4细胞周期分布及凋亡程度的变化,体外侵袭实验检测H4细胞侵袭能力的变化,MTT法检测H4细胞增殖速度的变化。结果经siRNA作用48h后,plk1蛋白质水平明显降低;较多的H4细胞聚集于G2/M期附近(P<0.05);细胞凋亡明显上升(P<0.05);细胞体外侵袭能力下降(P<0.05);增殖速度明显缓于对照组(P< 0.05)。结论靶向plk1的siRNA可在体外抑制胶质瘤细胞H4的侵袭与增殖,plk1有可能成为新的潜在胶质瘤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总结术中磁共振影像(iMRI)神经导航手术治疗脑胶质瘤的初步经验。方法2006年3月~2006年12月,61例脑胶质瘤病人接受iMRI神经导航手术。结果手术总耗时2.5~8.5 h,平均(5.2±1.5)h。图像质量良好49例(80.3%),一般7例(11.5%),差5例(8.2%)。56例图像质量优良的病人中,iMRI扫描次数2~5次,平均(2.6±0.8)次;其中2次32例,3次16例,4次5例,5次3例;24例(42.9%)经iMRI发现肿瘤切除范围未达术前计划,仍需进一步切除。无iMRI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结论iMRI神经导航手术治疗脑胶质瘤安全、有效,可实时纠正术中脑移位误差,精确定位脑胶质瘤的影像学边界,定量评估手术切除范围,有效提高肿瘤切除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