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29篇
  免费   82篇
  国内免费   63篇
耳鼻咽喉   721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2篇
临床医学   156篇
内科学   25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47篇
特种医学   113篇
外科学   24篇
综合类   539篇
预防医学   59篇
眼科学   42篇
药学   175篇
  3篇
中国医学   38篇
肿瘤学   7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48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49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40篇
  2014年   79篇
  2013年   85篇
  2012年   103篇
  2011年   97篇
  2010年   108篇
  2009年   114篇
  2008年   123篇
  2007年   115篇
  2006年   87篇
  2005年   109篇
  2004年   99篇
  2003年   86篇
  2002年   106篇
  2001年   81篇
  2000年   40篇
  1999年   46篇
  1998年   38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30篇
  1995年   39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71.
唐旭 《健康博览》2014,(6):23-23
中古时代,外科学家Ambroise Pare曾被请去诊治年轻的法国国王查理二世,看见国王处于谵妄、高热状态且有耳内流脓时,他建议作一个开颅排脓手术,当时的王后是接受这个建议的,但王太后反对,结果,使得只有18岁的王后失去了丈夫,太后失去了儿子。显然,查理二世是死于中耳炎引起的颅内并发症。  相似文献   
72.
目的本文旨在探索持续灌流模式在耳内镜手术中应用的最佳方式,以及尝试建立持续灌流与非灌流模式切换结合的耳内镜中耳胆脂瘤手术流程。方法回顾性分析在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间收治的73名单侧的中耳胆脂瘤患者,术中确定为中上鼓室胆脂瘤患者,年龄为10-68岁,其中女性患者34名,男性患者39名。其中33名患者采用持续灌流与非灌流模式切换结合的耳内镜中耳手术方式,40名患者采用常规非灌流模式下的耳内镜中耳手术方式。所有患者手术中均为同一术者全程在耳内镜方式下完成。持续灌流与非灌流模式切换结合的耳内镜中耳胆脂瘤手术,自切口开始就在灌流模式下进行,除非鼓室内侧壁出血广泛影响手术视野外,探查和磨骨、清除病变的手术程序均要在水下进行,鼓室成形,听骨链重建和上鼓室外侧壁重建在非灌流模式下进行。结果两组患者平均年龄及术前听力无统计学差异,且两组患者病变范围、程度均无明显偏差。回顾性研究中,所有符合标准的病历均入选,无人为偏倚。33名采用持续灌流与非灌流模式切换结合的耳内镜中耳胆脂瘤手术患者平均手术用时86.52±7.30分钟;其中只有一名患者由于耳道皮瓣在灌流模式下漂浮影响,术中将耳道皮瓣连同鼓膜取出后,完成后续手术外,其余32个病例均保持耳道皮瓣原位固定后完成手术。40名采用常规非灌流模式下的耳内镜中耳手术患者平均手术用时117.15±9.34分钟。两种手术模式用时比较后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耳内镜下持续灌流手术方式的引入,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解决术中切口止血,更为重要的应用在于术中磨骨骨质上的应用。若合理规划手术流程,将持续灌流与非灌流模式相结合,在手术中便捷地随时切换,可以极大地简化了手术流程,缩短手术时间,在临床实践中值得推介。  相似文献   
73.
目的本文旨在探索耳内镜手术中的“锁孔”技术在中耳胆脂瘤手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间收治的65名单侧中耳胆脂瘤患者,27例患者术前的颞骨CT提示低密度影及骨质破坏局限于上鼓室,鼓窦和乳突区域未见异常;38例患者术前的颞骨CT显示上鼓室内形成的低密度影像,存在骨质破坏,而鼓窦及乳突内也存在类似的低密度影像,难以确定病变是否累及乳突腔。术中耳内镜下经耳道“锁孔”技术早期探查上鼓室、鼓窦和后方的乳突腔内的空间,确定胆脂瘤范围,修正手术方案、优化手术策略。结果术前通过颞骨薄层CT显示的胆脂瘤仅局限于上鼓室的27例患者中,其中17例患者的影像学病变范围与“锁孔”技术探查结果吻合;另外10例病变累及鼓窦及乳突。术前38例患者的影像学显示上鼓室胆脂瘤可能累及鼓窦和乳突,术中通过“锁孔”技术验证,29例为上鼓室胆脂瘤侵及乳突;9例为堵塞形成的黏膜增厚及肉芽组织等非胆脂瘤病变。患者术后随访时间均超过了2年,随访方式为耳内镜及颞骨CT,8例患者的鼓窦及乳突区存在可疑软组织影,进行了便捷的内镜下“锁孔”的探查,鼓窦及乳突区未见胆脂瘤复发,软组织影为增厚黏膜及肉芽。结论在耳内镜下经外耳道径路,可结合持续灌流模式,在耳道后上壁快速开放直径4-6mm的骨窗,通过“锁孔”可以早期明确和判断中耳胆脂瘤累及乳突、鼓窦、上鼓室的病变范围,有利于修正手术方式,减少不必要的骨质磨除,更利于微创的实现和便于手术中耳道重建。  相似文献   
74.
目的探讨经外耳道全耳内镜下处理中耳乳突部胆脂瘤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9月至2020年5月收治的32例累及乳突的胆脂瘤患者经外耳道全耳内镜下的手术临床资料。结果32例患者气导平均听阈术前为56.52±4.89dB HL,术后6月为38.49±3.82)dBH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59,P=0.00);平均气骨导距术前为31.45±4.52dBHL,术后6月为17.36±5.14 dBH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35,P=0.00)。所有患者鼓膜愈合良好,人工听骨无外露脱出,无面瘫、无眩晕,无听力进一步下降。结论经外耳道入路全耳内镜下乳突部手术术后患者听力较前提高,是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75.
目的:检测骨桥蛋白(OPN),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在中耳胆脂瘤上皮中的表达,研究OPN和MMP9在胆脂瘤骨质破坏中的作用机制及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技术检测OPN和MMP-9在25例中耳胆脂瘤上皮和15例正常外耳道上皮中的表达,比较二者在实验组与对照组上皮表达阳性率有无差别及二者的相关性。结果:OPN和MMP-9在中耳胆脂瘤上皮中表达明显高于外耳道正常皮肤,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中耳胆脂瘤上皮中OPN和MMP-9表达之间呈正相关。结论:①MMP-9和OPN在中耳胆脂瘤上皮中高表达,二者表达之间呈正相关。②MMP-9和OPN在中耳胆脂瘤骨质破坏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OPN可能是MMP-9高表达的诱导因素。③OPN和MMP-9在中耳胆脂瘤上皮中表达增高为中耳胆脂瘤骨质破坏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76.
目的 观察不同病程的胆脂瘤型中耳炎患者咽鼓管上隐窝的大小,探讨咽鼓管上隐窝的形态学改变与病程的关系.方法 采用颞骨薄层CT摄片方法,对胆脂瘤型中耳炎患者的咽鼓管上隐窝的大小进行测量.结果 患耳的咽鼓管上隐窝形态较正常耳小,不同病程的胆脂瘤型中耳炎患者患耳咽鼓管上隐窝形态(前后径、垂直径与高度)改变无显著差异(t检验,P>0.05).结论 患耳咽鼓管上隐窝与正常耳相比,其较小的形态可能在疾病发生前已经存在,而非疾病的发展过程中形成.提示咽鼓管上隐窝的形态可影响胆脂瘤型中耳炎的形成.在胆脂瘤型中耳炎的手术治疗中,尤其是完壁式鼓室成形术中,应在术中扩大咽鼓管上隐窝,改善中耳气体引流通道,以期减少术后复发.  相似文献   
77.
颅内胆脂瘤是起源于异位胚胎残余组织的先天性良性肿瘤。小脑桥脑角、鞍旁为其好发部位,也见于第四脑室、侧脑室、大脑、小脑和脑干,发生在颅骨板障和脊柱者约占25%。我院2007年以来收治颅内胆脂瘤患者6例,均予神经内镜辅助显微镜手术切除,预后良好。现将围手术期护理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8.
李会琴  张庆玲  张珊 《护士进修杂志》2013,28(16):1457-1458
目的 探讨中耳胆脂瘤术后复诊换药综合管理的效果.方法 采用非同期对照法,对照组55例病人由医生口头告知复诊的时间,术后复诊采用常规额镜下换药;观察组通过发放复诊手册、建立病人电子档案、设立专门内镜换药室、电话随访提醒、固定主刀医生接诊等综合措施,对70例病人术后复诊实施一体化综合管理,比较两组病人出院后第1、2、3、6个月复诊率、干耳率及干耳时间.结果 实施复诊综合管理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第2、3、6个月复诊率提高(均P<0.01)干耳时间缩短(P<0.01).结论 对中耳胆脂瘤术后病人实施术后复诊换药综合管理,能提高病人复诊率,缩短干耳时间,促进患耳康复.  相似文献   
79.
目的研究X连锁凋亡抑制蛋白(XIAP)在胆脂瘤中的表达及胆脂瘤中的凋亡情况,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①运用免疫组织化学两步法检测25例胆脂瘤标本及10例外耳道正常皮肤组织中XIAP的表达。②采用末端转移酶介导的原位缺口末端标记染色(TUNEL)技术检测两者组织的凋亡状态。结果①与正常上皮比较,胆脂瘤上皮中的XIAP蛋白表达明显下调(Z=-2.411,P<0.05)。②在胆脂瘤上皮中,细胞凋亡显著高于正常上皮组织(Z=-2.712,P<0.01)。③在胆脂瘤上皮中,XIAP的表达与凋亡呈负相关(rp=-0.527,P<0.01)。结论XIAP在胆脂瘤中的表达明显下调,与胆脂瘤上皮的凋亡密切相关,提示XIAP可能参与胆脂瘤上皮的凋亡调控过程,在胆脂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0.
中耳胆脂瘤中XIAP与Caspase-3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凋亡抑制蛋白XIAP、Caspase-3在胆脂瘤中的表达及胆脂瘤中的凋亡情况,探讨三者之间的关系,揭示XIAP、Caspase-3、凋亡在胆脂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深入认识胆脂瘤发病机制,并为胆脂瘤的临床治疗方法提供新的思路。方法①运用免疫组织化学两步法检测25例胆脂瘤标本及10例外耳道正常皮肤组织中XIAP及Caspase-3的表达。②采用末端转移酶介导的原位缺口末端标记染色(TUNEL)技术进行检测两者组织的凋亡状态。结果①与正常上皮比较,胆脂瘤上皮中的XIAP蛋白表达明显下调(Z=2.411,P<0.05)。②胆脂瘤上皮中,Caspase-3的表达及细胞凋亡状况显著高于正常上皮(Zc=-2.877,Zt=-2.712,P<0.01)。③在胆脂瘤上皮中,XIAP表达与Caspase-3及凋亡均呈负相关(P<0.01),Caspase-3与凋亡呈正相关(P<0.01)。结论XIAP、Caspase-3的表达可能在胆脂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它们参与胆脂瘤上皮的凋亡调控过程,可能是胆脂瘤的发病机制中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