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342篇
  免费   4689篇
  国内免费   3056篇
耳鼻咽喉   157篇
儿科学   115篇
妇产科学   444篇
基础医学   1795篇
口腔科学   93篇
临床医学   9003篇
内科学   6516篇
皮肤病学   199篇
神经病学   251篇
特种医学   1614篇
外国民族医学   139篇
外科学   4646篇
综合类   23129篇
预防医学   4582篇
眼科学   155篇
药学   10287篇
  189篇
中国医学   5236篇
肿瘤学   10537篇
  2024年   472篇
  2023年   2001篇
  2022年   1758篇
  2021年   2385篇
  2020年   2194篇
  2019年   2449篇
  2018年   1207篇
  2017年   2174篇
  2016年   2155篇
  2015年   2331篇
  2014年   3993篇
  2013年   3756篇
  2012年   4489篇
  2011年   4614篇
  2010年   4365篇
  2009年   4116篇
  2008年   4775篇
  2007年   3714篇
  2006年   3149篇
  2005年   3339篇
  2004年   2907篇
  2003年   2986篇
  2002年   2460篇
  2001年   2204篇
  2000年   1633篇
  1999年   1255篇
  1998年   1039篇
  1997年   799篇
  1996年   1313篇
  1995年   935篇
  1994年   752篇
  1993年   187篇
  1992年   170篇
  1991年   245篇
  1990年   269篇
  1989年   309篇
  1988年   53篇
  1987年   45篇
  1986年   29篇
  1985年   20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6年   4篇
  1958年   8篇
  1957年   5篇
  195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卡培他滨联合草酸铂治疗难治性食管癌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卡培他滨联合草酸铂治疗难治性食管癌的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共有20例经PF方案化疗2个周期无效的难治性Ⅳ期食管癌患者入组。采用卡培他滨1250mg/(m2·d)口服,第1~15d;草酸铂85mg/(m2·d)静滴,第1、15d;28d为1个周期,2个周期以后评价疗效。结果18例可评价疗效,其中完全缓解(CR)1例,部分缓解(PR)5例,稳定(SD)9例,进展(PD)3例,有效率为33.33%,临床受益率为83.33%。不良反应有恶心呕吐、腹泻、白细胞减少、口腔黏膜炎、外周神经感觉异常、手足综合征、脱发、肝脏损害等,大多数患者都能耐受。结论卡培他滨联合草酸铂治疗难治性食管癌疗效肯定,不良反应可以耐受,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2.
胃癌经淋巴道发生局部和远处转移是导致患者预后差的重要因素之一。癌组织内的淋巴管生成是发生淋巴道转移的重要起始环节,胃癌组织内新生的淋巴管出现形态结构、空间分布和功能异常改变。VEGF—C/-D及其受体VEGFR-3与肿瘤淋巴管生成、淋巴道转移及疾病预后密切相关。测定VEGF—C和淋巴管标志物表达可预测和评估胃癌淋巴结受侵犯、转移状况。胃癌组织内的抗淋巴管生成实验已取得进展,具有潜在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3.
肺栓塞是由血栓栓子阻塞肺动脉所造成的病理过程,是许多疾病的一种严重并发症,如果治疗及护理不当会危及患者的生命。我科2006年7月成功护理一例胃癌根治术后合并肺栓塞患者,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43岁,病案号为109873,因上腹部隐痛不适10个月,加重2月于2006年7月6日入院。查体:体温36℃,脉搏98次/分,呼吸18次/分,血压16.6/11.1Kpa,体重67Kg,神志清,锁骨上淋巴结未按及肿大,呼吸运动正常,双肺呼吸音清。腹平软,无胃肠型及蠕动波,无腹壁静脉曲张,剑突下无压痛,无反跳痛及肌紧张,肝脾肋缘下未按及包块,肾区无扣痛,移动性浊音(一),肠…  相似文献   
94.
刘刚  肖调华 《中国民康医学》2006,18(14):524-524
胃癌术后排空障碍包括呕吐、腹胀、消化液反流等一系列症候群。我院2004年11月收治1例脑瘫合并胃癌患者,行R2根治术后出现胃排空障碍,经综合治疗获愈。现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探讨有关临床特点、影响因素及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95.
资料与方法2003年1月~2005年12月在本院住院患者,经B超、X线、CT、细胞学及病理学或核磁共振等方法检查确诊为恶性肿瘤者54例,男31例,女19例,平均年龄56.8岁,其中肺癌9例,胃癌5例,结肠癌13例,直肠癌7例,膀胱癌3例,胰腺癌2例,转移癌5例,恶性淋巴瘤3例,鼻咽癌多发转移3例,卵巢癌  相似文献   
96.
进展期胃癌的淋巴结转移特点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进展期胃癌的淋巴结转移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对2002年4月至2003年7月期间进行胃癌根治淋巴结清扫手术的91例患者的手术切除标本进行解剖,收集切除的淋巴结,逐枚进行病理组织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查,判断淋巴结是否转移并计算淋巴结转移率。分析淋巴结转移率与肿瘤大小、TNM分期、Borrmann分型、肿瘤部位和淋巴结清扫范围等方面的关系。结果91例胃癌患者中淋巴结转移阳性63例(69.2%)。共收获3149枚淋巴结,平均每例34.6枚。肿瘤直径小于3cm者淋巴结转移率较3cm以上者低(P〈0.05)。TNM分期中Ⅲa和Ⅳ期患者淋巴结转移率均为100%,其转移度在30.3%~58.4%之间,较Ⅰ、Ⅱ期者高(P〈0.001);Borrmann分型中Ⅲ型病例的淋巴结转移率(79.6%)较其他型患者高,而Ⅳ型患者淋巴结转移度(35.3%)最高(P〈0.05)。施行D3淋巴结清扫手术患者的淋巴结转移率和转移度(88.2%、38.0%)均高于D1、D2术患者(P〈0.05)。17例(18.7%)患者常规病理检查发现有183枚淋巴结微转移,肿瘤各部位与淋巴结微转移的关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近端胃癌淋巴结转移主要在第1、2、3、5、7、8、9、12、13和16组,以8组转移度为最高(68.1%);中部胃癌淋巴结转移主要在第1、3、7、12、13和16组,其中最高转移度为第3组(47.6%);远侧胃癌淋巴结转移主要见于1、2.3、5、6、12、13和16组,其中第16组转移度为最高(83.3%)。结论淋巴结转移率和转移度与胃癌的恶性程度密切相关,因此D3淋巴结清扫手术对某些进展期胃癌患者值得考虑使用。  相似文献   
97.
目的:观察探讨利凡诺用于晚期妊娠羊膜腔内引产的安全性。方法:对100例晚期妊娠(胎位为纵产式),经腹腔穿刺注入2.5%利凡诺2~3ml,羊膜腔内,适时采取穿颅术,随机抽取同期中孕引产的100例作为对比,观察两组的注药至官缩发动,官缩发动至娩胎及注药至胎盘娩出的总时间,用药后的体温、脉搏、血压及过敏等副反应,软产道裂伤等并发症,产前产后出血量。结论:利凡诺羊膜腔内引产用于晚期妊娠是一种简单、安全、高效、经济的方法。  相似文献   
98.
近年来随着手术技巧的不断改进和完善,胃癌患者行全胃切除的机会越来越多,使其生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延长。但术后出现的吻合口瘘,返流性食管炎和倾倒综合症等并发症是各种消化道重建术所不可避免的。因此,选择一种理想的消化道重建术是每一位外科医师的追求。我院自1996年~2004年共行全胃切除128例。其中42例采用了保留幽门的SS吻合术,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9.
《辽宁医学杂志》2006,20(4):258-258
德国医生Bauer A等研究发现,虽然心肌梗死的治疗已进入血管再形成时代,心电图QRS间期延长的发生率减少了,但QRS间期延长仍与心肌梗死患者晚期病死率增加高度相关。  相似文献   
100.
要点提示     
《中华中西医学杂志》2006,4(2):I0001-I0001
2月14日,小陈这一天向男友小王“求婚”。交往三年的男友日前被确诊为胃癌,伴有淋巴转移,整个胃被切除了80%。生死关头,小陈向男友提出提前结婚的要求,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她泪流满面,“我想让他享受到平常人所有的一切,跟他结婚,为他生子留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