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552篇
  免费   1162篇
  国内免费   1045篇
耳鼻咽喉   373篇
儿科学   438篇
妇产科学   46篇
基础医学   624篇
口腔科学   67篇
临床医学   5671篇
内科学   4294篇
皮肤病学   51篇
神经病学   1283篇
特种医学   2112篇
外国民族医学   25篇
外科学   5604篇
综合类   10645篇
预防医学   1573篇
眼科学   172篇
药学   3529篇
  78篇
中国医学   1719篇
肿瘤学   455篇
  2024年   186篇
  2023年   726篇
  2022年   666篇
  2021年   747篇
  2020年   833篇
  2019年   767篇
  2018年   365篇
  2017年   614篇
  2016年   804篇
  2015年   910篇
  2014年   1680篇
  2013年   1667篇
  2012年   2150篇
  2011年   2340篇
  2010年   2042篇
  2009年   2064篇
  2008年   2360篇
  2007年   2225篇
  2006年   2027篇
  2005年   2084篇
  2004年   1781篇
  2003年   1606篇
  2002年   1303篇
  2001年   1119篇
  2000年   935篇
  1999年   740篇
  1998年   727篇
  1997年   666篇
  1996年   572篇
  1995年   485篇
  1994年   382篇
  1993年   313篇
  1992年   221篇
  1991年   210篇
  1990年   159篇
  1989年   166篇
  1988年   37篇
  1987年   34篇
  1986年   16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有症状颅内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性狭窄(intracranial atherothrombotic stenoses,ICAS)与缺血性脑血管事件的高发率有关。  相似文献   
72.
168例食管烧伤后瘢痕狭窄的预防和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总结食管烧伤后瘢痕狭窄预防和治疗的经马命。方法 168例中158例进行了172次外科治疗,11例进行了2次以上手术。早期人院Ⅱ度期以上34例采用改良食管腔内置管预防食管烧伤后瘢痕,末切除瘢痕狭窄结肠重建77例,切除狭窄食管胃重建27例,颈阔肌皮瓣修复颈部食管狭窄22例,其他类型手术12例。结果 29例拔出支撑管后治愈(85%);5例再狭窄,其中1例扩张治愈。77例结肠重建术后5例死亡,颈部吻合口瘘14例,吻合口狭窄4例,腹部切口裂开2例。27例胃重建中,吻合口狭窄2例。脓胸1。颈阔肌皮瓣修复颈段狭窄22例中,3例发生颈部瘘。其他手术12例中,1例术后死于肠梗阻。所有生存出院患者均能进普食。 结论 管腔内置管能有效预防食管烧伤后瘢痕形成,根据瘢痕狭窄部位确定食管重建时是否切除狭窄食管。颈阔肌皮瓣是修复颈段食管狭窄或吻合口狭窄的优良方法。  相似文献   
73.
目的探讨尿道下裂术后并发症的预防。方法回顾近5年同一手术者治疗的各型尿道下裂患者60例,分析围手术期针对预防尿道下裂术后并发症所采取的多种措施的疗效。结果一次手术成功治愈尿道下裂49例(81.7%),并发尿瘘3例(5.0%),2例瘘口在冠状沟水平,1例尿瘘部位在阴茎根部,均经手术修补而愈;并发尿道狭窄3例(5.0%),2例见于近端吻合口,1例在尿道外口,均发生在术后3个月内,3例均先切开狭窄段尿道造瘘,择期再次手术修复而愈。结论只有从术前准备、术中处理、术后护理多环节着手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消除局灶性缺血性坏死和局部感染这两种导致术后并发症的根本原因,才能减少尿道下裂手术后并发症,提高一次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74.
目的:观察喉罩全麻下行颈动脉狭窄的造影诊断及介入治疗术的临床效果。方法:择期DSA下颈动脉狭窄患者23例,年龄42-78岁,无明显肺部疾患及喉罩禁忌症患者,异丙酚(Pmpofol)泵入静脉全麻下插入喉罩完成手术,观察其不同时段的BP(MAP)、SpO2、HR、ECG(ST-Ⅱ)。结果:各时段的BP(MAP)、Sp02、HR、ECG(ST-Ⅱ)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喉罩全麻在行颈动脉狭窄的造影诊断及介入治疗术的临床效果是肯定的。喉罩全麻颈动脉狭窄造影介入治疗  相似文献   
75.
高金亮 《实用骨科杂志》2007,13(9):528-529,576
目的探讨经后路椎间盘镜手术治疗合并腰椎管狭窄症的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应用。方法采用后路椎间盘镜进行单侧开窗减压术。通过术前标记腰椎正侧位片定位,于定位棘突间隙后正中偏患侧作长约1.5 cm小切口,逐级扩张后置入工作通道管,钻除部分椎板,置入内窥镜,于电视监视器下显露椎板、增生内聚的关节突、肥厚的黄韧带及突出的椎间盘髓核组织,彻底解除其对硬脊膜、神经根的压迫。结果本组共治疗合并腰椎管狭窄症的腰椎间盘突出症23例,平均随访7个月,按Prolo标准评定,治愈20例,有效2例,无效1例。结论本术式在严格掌握适应证前提下对合并腰椎管狭窄症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76.
目的研究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症状性椎动脉起始部狭窄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对16例症状性椎动脉起始部狭窄的患者行支架成形术治疗。16例患者均成功植入球囊扩张支架。结果术后11例患者恢复正常管径;5例患者狭窄程度明显改善,残余狭窄均小于20%。无1例发生严重并发症。在6个月的临床随访中,16例患者均无脑缺血发作及再狭窄发生。结论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是治疗症状性椎动脉起始部狭窄的安全、有效方法,其长期疗效还需进一步随访研究。  相似文献   
77.
78.
术后胆漏和继发胆管狭窄的内镜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林秀英  张啸 《中国内镜杂志》2005,11(10):1049-1052
胆漏和继发胆管狭窄是严重的外科并发症,传统的治疗方法是再次开腹手术,但再手术并发症多,死亡率高。而内镜胆管造影不仅可明确诊断,且内镜下治疗具有安全、疗效肯定、创伤小和并发症少等优点,可作为大多数胆漏和胆管狭窄患者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9.
食管支架置入术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食管支架置入术对良、恶性食管狭窄和食管瘘的治疗方法、疗效和并发症的处理。方法对55例不同原因所致良、恶性食管狭窄和食管瘘患者采用食管金属支架置入术。结果食管狭窄的主要症状吞咽困难、呛咳得到改善,近期疗效达100%。出现的并发症主要为疼痛和大便隐血,发生率分别为100%和92.7%,其余依次为胃食管返流、食管再狭窄、支架脱落,经过治疗后得到缓解或消失。结论金属支架置入术是治疗中晚期食管癌、狭窄的有效方法之一,对食管良性狭窄和瘘效果亦好。并发症可以预防,处理后大部分缓解。  相似文献   
80.
生物可降解性尿道内支架修复战伤性尿道狭窄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建立战伤性尿道狭窄动物模型,探讨生物可降解性尿道内支架对其进行重建修复的可行性。方法将新西兰雄兔28只分为两组,实验组(n=20):以定位爆炸法建立尿道狭窄模型。一月后行逆行尿道造影、尿道镜检查,并切除狭窄段尿道,行病理组织学观察证实。后置入人工合成生物可降解尿道内支架,置入术后2、4、8、12周分别行逆行尿道造影、尿道镜检查以及尿流动力学检测。并在以上各时间点处死5只动物,取狭窄处尿道组织,观察组织学修复重建情况。对照组(n=8):于实验组爆炸处理后4周和支架置入12周,分别取对照组4只动物与实验组对比观察。结果实验组所有动物爆炸后4周在尿道球部狭窄形成稳定狭窄模型(狭窄段长5~10 mm,尿道腔缩窄50%以上)。尿道内支架置入后2周,组织学观察见黏膜上皮新生迹象,并有炎性细胞浸润;4周时上皮新生明显,炎性细胞消失;8周时出现尿道平滑肌细胞再生,12周时见损伤后尿道组织结构完全修复,与正常尿道组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间点尿道镜检查证实尿道腔隙、黏膜形态结构无异于正常对照组。尿流动力学检测显示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成功建立的战伤性尿道狭窄动物模型,证实生物可降解性尿道内支架能作为修复战伤性尿道狭窄的理想材料,具有损伤小,易操作,功能恢复快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