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41篇
  免费   198篇
  国内免费   189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85篇
妇产科学   6篇
基础医学   160篇
口腔科学   6篇
临床医学   973篇
内科学   85篇
皮肤病学   18篇
神经病学   22篇
特种医学   230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1898篇
综合类   1762篇
预防医学   228篇
眼科学   7篇
药学   574篇
  8篇
中国医学   638篇
肿瘤学   25篇
  2024年   28篇
  2023年   100篇
  2022年   87篇
  2021年   124篇
  2020年   140篇
  2019年   116篇
  2018年   60篇
  2017年   92篇
  2016年   126篇
  2015年   134篇
  2014年   275篇
  2013年   277篇
  2012年   365篇
  2011年   389篇
  2010年   392篇
  2009年   304篇
  2008年   400篇
  2007年   376篇
  2006年   296篇
  2005年   355篇
  2004年   329篇
  2003年   297篇
  2002年   242篇
  2001年   233篇
  2000年   210篇
  1999年   171篇
  1998年   136篇
  1997年   124篇
  1996年   128篇
  1995年   103篇
  1994年   61篇
  1993年   57篇
  1992年   43篇
  1991年   43篇
  1990年   39篇
  1989年   41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5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61.
目的:探讨臀肌挛缩带切断术治疗注射性臀肌挛缩症的临床效果。方法:用臀肌挛缩带切断术治疗注射性臀肌挛缩症334例663侧臀,术后早期集体功能锻炼。结果:全组患儿术后均获得4年以上随访,髋关节活动正常,下蹲划圈试验阴性,步态正常。结论:臀肌挛缩带切断术术式简单、安全,创伤小,远期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62.
目的 通过对传统肘关节CT扫描方法的改良,摸索CT多方位扫描方法。结果 按扫描计划,逐层显示关节各部结构清晰,无额外的肢体伪影。结论 改良后的肘关节扫描方式不论在图像质量还是在对患者的辐射程度上,以及图像的后期处理上均大大优于传统的扫描方式。  相似文献   
63.
上肢三大关节(肩、肘、腕)骨折和关节周围骨折,护理不当,可致残或留有后遗症。通过早期介入康复护理,可减少后遗症和并发症的发生,使患者得到全面康复。  相似文献   
64.
臀肌挛缩症体征与解剖及病理改变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索臀肌挛缩症(GMC)体征形成的解剖及病理变化基础,从而为选择治疗方法提供依据.方法:分析60例120侧患者臀肌挛缩病变范围对所产生体征的影响,并从解剖擘角度对治疗结果进行因果分析.结果:GMC的各挛缩组织均对大转子运动中的阻力产生决定性影响.根据挛缩病变范围可分为A.B、C三型7个亚型。结论:GMC体征形成的核心是挛缩组织对大转子外移及旋转前后移运动的阻挡.  相似文献   
65.
肘关节后脱位并尺骨冠状突骨折9例临床疗效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肘关节后脱位并尺骨冠状突骨折的治疗方法。方法 总结2000年3月~2003年5月9例肘关节后脱位合并尺骨冠状突骨折患者的治疗经验,根据骨折类型分别采用内外侧入路对8例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术后配合早期功能锻炼。结果 所有患者随访8~24个月,根据HSS评分标准,优5例(55.6%),良2例(22.2%),一般2例(22.2%),优良率77.8%,无严重肘关节并发症发生。结论 选择恰当的手术入路和早期功能锻炼是提高该类骨折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66.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膀胱颈挛缩多因素分析   总被引:24,自引:2,他引:22  
目的 :对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 (TURP)后膀胱颈挛缩 (BNC)发生的各种可能因素进行分析 ,探讨减少该并发症的途径。 方法 :对 10 17例行TURP患者中发生BNC的 2 4例进行统计学分析 ,在手术方法、前列腺电切重量、单位时间前列腺组织电切重量、置管时间、高频发生器类型及有无糖尿病、尿潴留及前列腺炎等方面进行比较 ,了解其可能发生的因素。 结果 :TURP术后BNC发生率明显高于开放手术病例 ,小前列腺、单位电切时间长、高频发生器功率大及术前前列腺炎患者易发生BNC(P <0 .0 5 ) ,而术前尿潴留、糖尿病及术后置管时间对BNC发生无明显影响 (P >0 .0 5 )。 结论 :小前列腺、前列腺炎及电流损伤是发生BNC的重要因素 ,患者的选择及熟练精确的电切技术可减少BNC的发生。  相似文献   
67.
目的:认识重症臀肌挛缩症的特殊性和综合治疗的重要性,并分析影响其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根据自定的臀肌挛缩症的分度方法和重症诊断标准,确诊的318例重症患者采用手术及术后功能锻炼结合物理因子治疗,并随访其疗效.结果:本组病例随访3~18个月,有效率100%,治愈率93.8%,并发症少,无复发.结论:手术彻底松解挛缩组织、术后结合有效的功能锻炼和物理因子的治疗、综合考虑多种影响因素,可以明显提高重症臀肌挛缩症治疗的有效率和治愈率,减少术后并发症,有利于该类患者康复和恢复对生活的信心.  相似文献   
68.
69.
断腕再植术后手内在肌挛缩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探讨断腕再植术后手内在肌挛缩的发生率、治疗方法及预防。方法:作者总结了近24年内进行断腕再植并得到随访的63例资料,对其中发生手内在肌挛缩41例的发病机理、治疗结果及预防进行了分析和讨论。结果:63例断腕再植术后有41例发生手内在肌挛缩,发生率为65%。缺血时间超过16小时与16小时内的断腕再植术后手内在肌挛缩的发生率,两者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3.81,p<0.05)。二期行手内在肌手术矫正者效果不理想。结论:断腕再植术后手内在肌挛缩的处理关键在于预防。清创后用肝素化全血对离断手进行灌注,早期行手内在肌筋膜间区减压,将会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0.
通过17例双侧臀肌挛缩症的手术治疗、认为:手术应在早期进行,发病时间过长会影响疗效,但术后髋关节的活动可有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