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773篇
  免费   1580篇
  国内免费   1437篇
耳鼻咽喉   314篇
儿科学   337篇
妇产科学   138篇
基础医学   1591篇
口腔科学   1029篇
临床医学   5572篇
内科学   3228篇
皮肤病学   163篇
神经病学   2814篇
特种医学   1818篇
外国民族医学   22篇
外科学   4917篇
综合类   10986篇
预防医学   1967篇
眼科学   250篇
药学   4630篇
  70篇
中国医学   2651篇
肿瘤学   293篇
  2024年   245篇
  2023年   941篇
  2022年   757篇
  2021年   996篇
  2020年   976篇
  2019年   1057篇
  2018年   523篇
  2017年   948篇
  2016年   1049篇
  2015年   1250篇
  2014年   2081篇
  2013年   1976篇
  2012年   2457篇
  2011年   2690篇
  2010年   2398篇
  2009年   2403篇
  2008年   2839篇
  2007年   2390篇
  2006年   2434篇
  2005年   2316篇
  2004年   1754篇
  2003年   1637篇
  2002年   1327篇
  2001年   988篇
  2000年   793篇
  1999年   642篇
  1998年   544篇
  1997年   448篇
  1996年   396篇
  1995年   367篇
  1994年   287篇
  1993年   168篇
  1992年   165篇
  1991年   144篇
  1990年   116篇
  1989年   121篇
  1988年   45篇
  1987年   38篇
  1986年   33篇
  1985年   27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7篇
  1979年   2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71.
AGI1067(Ⅰ)是一种抗炎症药物,Ⅱb期CART-2试验结果显示,(Ⅰ)可减少血管成形术后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相似文献   
72.
脊髓侧、后索亚急性混合变性 (SubacuteCumbinedDegen ration ,SCD)亦称VB12 神经病 ,临床少见 ,我院 1983— 2 0 0 1年共收治 2 0例 ,现结合文献 ,临床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男 12例 ,女 8例 ,发病年龄 2 2~ 6 5岁 ,平均(40  相似文献   
73.
目的:探讨米索前列醇用于晚期妊娠引产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了108例米索前列醇引产和79例缩宫素引产的足月初产妇的临床资料。米索组:米索50μg置阴道后穹窿,给药 4h后如果没有发现规律宫缩则重复给药,24h总量不超过150μg。缩宫素组:缩宫素 2.5U加入5%葡萄糖 500ml静滴。8~10滴/分开始,最多不超过 50滴/分,用至5U,而无规律宫缩停止用药。结果:两组引产成功率分别为95%和85.4%,P <0.05,差异有显著性,产程时间分别为(7.6±3.3)h和(9.4±4.5)h,P<0.01,米索组产程明显缩短,宫缩过频及羊水污染率米索组偏高,但两组对比无显著意义(P>0.05)。分娩方式、胎儿窘迫及新生儿窒息率两组均无显著差异。结论:米索促宫颈成熟和诱发宫缩的双重作用使其引产成功率高,产程短,宫缩类似生理性,易于承受;局部用药,可以自由活动。用于晚期妊娠引产方便,有效,副反应少,用药后的监测重点是防止宫缩过频。  相似文献   
74.
羟基积雪草甙对转基因ALS小鼠的治疗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药理通讯》2005,22(3):37-38
  相似文献   
75.
硬化剂注射联合治疗食管静脉曲张出血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观察以硬化剂注射为主联合治疗法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疗效。方法 急诊止血 2例、2 0例先药物止血、6例药物止血失败后用三腔二囊管压迫止血 ,待病情稳定后再施硬化治疗术。硬化剂用 5 %鱼肝油酸钠 ,术后降门脉压、制酸、抗感染治疗。结果 急诊止血率 10 0 % ,半年近期复发率为 7.4 % ,1年生存率为89.2 8%。结论 联合治疗法是目前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76.
补肾法对实验性绝经后动脉粥样硬化作用机理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探讨补肾法对实验性绝经后动脉粥样硬化作用机理,将家兔以除卵巢和高脂饲料喂养的方法造模,在此基础上给于补肾中药(淫阳藿,菟丝,泽泻,熟地黄等),并与肌注雌二醇组对照,12周后观察动物血脂,血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的含量,结果:造模兔与正常兔相比,血脂,ET,MDA含量升高,而NO含量,SOD活性降低;中,西药物治疗组动物的上述指标均有恢复正常的趋势(P<0.05-0.01),但两治疗组之间无明显差异,提示补肾中药可替代雌二醇,用于防治绝经后动脉粥样硬化。  相似文献   
77.
陈科亮 《海峡药学》2005,17(3):170-170
1病例介绍例1.女性,80岁。因“胸闷、活动后气促3年,双下肢水肿10d。”于2004年6月21日入院。有高血压病史3年。入院体检:T36.8℃Bp170/80mmHg,神志清,端坐呼吸,心率110次/分,心律不齐,双下肢中度凹陷性水肿。心电图:房颤,ST-T改变。空腹血糖:4.7mmol·L-1。诊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高血压病,房颤,心功能级。予地高辛、双氢克尿噻、安体舒通、硝酸甘油、微量阿司匹林、复方卡托普利等治疗后胸闷、气促、水肿明显好转。7月8日起加用极化液(10%GS500mL+胰岛素10u+10%氯化钾10mL)。7月9日下午6时,患者在输液后出现心慌、冒冷汗、头…  相似文献   
78.
特发性脊柱侧凸病因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特发性脊柱侧凸病因尚不清楚,本文从肌肉-骨骼系统、内分泌系统、神经系统、营养代谢及基因分子生物学等方面综述其病因学研究。多数学者认为:肌肉、椎体和椎间盘的改变只是其病理发展过程的一个阶段,营养及代谢因素缺乏所致脊柱侧凸经过治疗可以逆转;褪黑素的缺乏可能通过干扰本体感受系统的正常对称生长而形成脊柱侧凸;5-羟色胺对维持正常姿势性肌肉张力和姿势平衡可能有重要作用;钙调蛋白、褪黑素可能通过调控钙激活的钙调蛋白而起作用;遗传因素的作用已得到广泛的认同,但是其遗传方式仍存在争议。  相似文献   
79.
我院于2003年10月引进美国柯达CR-900成像设备,我们住应用后发现,进行骶尾椎侧位投照时,若按传统投照法,计算机上所显示的图像质量差,或是“斑点”大、或是灰雾度大,不清晰,无法打印X线胶片。我们经过实践操作、总结,探索出了CR摄影中的骶尾椎侧位改进投照法。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0.
[目的]揭示青少年胸椎特发性侧凸患者椎管内脊髓的偏移,明确其变化趋势,并探讨其可能的发生机制和临床意义。[方法]本研究包括39名以右胸弯为主弯的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AIS)患者。测量主胸弯节段内(T5-12)椎管内脊髓与凸凹侧椎弓根之间的距离,计算脊髓的偏移,揭示其变化趋势,并分析顶椎区脊髓偏移与主胸弯Cobb's角和顶椎相对偏移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在T5-12节段椎管内,脊髓与凸侧椎弓根之间的距离显著大于与凹侧椎弓根之间的距离(P〈0.05),即脊髓向凹侧椎弓根偏移,且以顶椎区最为显著,而逐渐向两侧端椎区递减。顶椎区脊髓偏移与主胸弯Cobb’s角和顶椎相对偏移存在显著的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631和0.546)。[结论]胸椎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存在侧凸节段椎管内脊髓偏移的现象,且以顶椎区最显著。研究结果提示脊髓偏移可能与脊椎偏移后凹侧脊神经的牵拉有关,而且凹侧置钉的风险高于凸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