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437篇
  免费   1360篇
  国内免费   1652篇
耳鼻咽喉   77篇
儿科学   609篇
妇产科学   86篇
基础医学   1575篇
口腔科学   20篇
临床医学   3860篇
内科学   2947篇
皮肤病学   14篇
神经病学   1073篇
特种医学   972篇
外国民族医学   10篇
外科学   3633篇
综合类   9039篇
预防医学   977篇
眼科学   378篇
药学   3127篇
  21篇
中国医学   1967篇
肿瘤学   64篇
  2024年   108篇
  2023年   391篇
  2022年   373篇
  2021年   475篇
  2020年   475篇
  2019年   555篇
  2018年   299篇
  2017年   510篇
  2016年   605篇
  2015年   764篇
  2014年   1248篇
  2013年   1289篇
  2012年   1746篇
  2011年   2005篇
  2010年   1913篇
  2009年   1945篇
  2008年   2241篇
  2007年   2052篇
  2006年   1806篇
  2005年   2019篇
  2004年   1599篇
  2003年   1239篇
  2002年   961篇
  2001年   759篇
  2000年   639篇
  1999年   512篇
  1998年   412篇
  1997年   337篇
  1996年   280篇
  1995年   226篇
  1994年   204篇
  1993年   117篇
  1992年   83篇
  1991年   81篇
  1990年   65篇
  1989年   59篇
  1988年   21篇
  1987年   17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81.
抑肽酶对长期低温保存兔肺的保护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抑肽酶对长期低温保存兔肺保护作用。方法 :应用离体兔肺缺血再灌注模型 ,15只白兔随机分为三组 (抑肽酶组、对照组 1、对照组 2 ) ,抑肽酶组和对照组 1用Euro -Collins液进行肺灌洗和低温保存(10℃ ,2 4h)后 ,以新鲜兔血离体灌注 30min。抑肽酶组在兔血中加入抑肽酶 (2 5万KIU) ;对照组 1不用抑肽酶。对照组 2取自正常兔肺 ,不进行肺灌洗和保存。灌注中测定肺动脉氧差 (△PO2 ) ,肺动脉压 (PAP) ,灌注完毕取肺电镜观察微观结构。应用TUNEL(末端脱氧核糖核酸转移酶 (TdT)介导的dUTP缺口末端标记 )技术检测肺细胞凋亡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 1比较 ,抑肽酶组的动静脉氧差较大 (2 0min时差异显著 ,P <0 .0 5 ) ,肺动脉压较低 (P <0 .0 5 )。电镜观察对照组 1肺结构破坏重。细胞凋亡检测显示对照组 1细胞凋亡数目高于抑肽酶组 (P =0 .0 0 18)和对照组 2 (P =0 .0 0 0 1) ,抑肽酶组细胞凋亡数目高于对照组 2 (P =0 .0 0 0 )。结论 :抑肽酶对于长期低温保存的兔肺有保护作用。细胞凋亡可作为评价肺移植后保护效果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82.
本实验研究血液与非血液灌流条件下缺血预处理(IP)对心肌的保护作用。应用离体大鼠Langendorf灌流模型,分血液灌流IP组、非血液(KrebsHenseleit液,KH液)灌流IP组及相应的对照组。测量心肌电生理特性等指标。结果与KH液灌流心脏相似,用血液灌流的大鼠心脏经IP后,在随后的停灌和复灌期间,心室颤动阈升高,心律失常发生率明显降低。实验结论为在用血液灌流离体大鼠心脏模型上,IP对心肌的保护作用与用生理溶液灌流的模型基本相同。  相似文献   
83.
温缺血时间与同种心脏瓣膜细胞活性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10具脑外伤死亡的健康男性的心脏的60个同种主动脉、肺动脉瓣叶分为6组进行实验。经不同的温缺血时间灭菌并经过3个月的液氮深低温保存后,通过流式细胞计数测定细胞活性,同时行组织块贴壁培养及电镜观察。结果表明:温缺血时间在12小时以内,细胞活性为93.49±2.35%,较对照组无明显下降。灭菌24小时,细胞活性为89.82±3.52%,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1,并且可见形态上改变;冷冻后细胞活性进一步下降,但下降幅度减低,冻存3年后活细胞仍占80%。结论为:温缺血时间对细胞活性有影响,时间延长与活性的下降成正相关。因此温缺血时间应控制在12小时以内。  相似文献   
84.
利多氟嗪加强间断缺血心停搏心肌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16条犬常温下用利多氟嗪(lidoflazine)预处理加强间断主动脉阻断心停搏心肌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16条犬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结果发现,实验组心脏血流动力学的恢复要明显优于对照组。二组间心肌组织ATP、腺苷和肌苷以及冠脉回流液中CPK、CPK-MB、LDH、SOD和MDA值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作者认为,冠脉搭桥术中采用间断缺血心停搏时加用利多氟嗪有利于保存心肌能量,减轻心肌再灌注损伤和术后迅即恢复心脏功能。  相似文献   
85.
为了探讨常温体外循环下采用缺血预调行心肌保护的研究,通过建立犬的常温体外循环全心缺血预调模型,旨在探讨心内直视手术缺血预调保护心肌的可能性。预调组采用升主动脉阻断5分钟,放开10分钟,反复三次的方式预调心脏;对照纽简单并行循环45分钟,而后两组均接受30分钟缺血和60分钟再灌注。结果显示,预调组室颤发生率低(16.7 VS 83.3%P=0.04),无再灌注心律失常(0 VS66.7%P=0.03),心肌ATP消耗减慢(4.69 1.050 VS 2.35±0.86μmol/g wet wt P<0.01),乳酸积累减少(4.49±0.86 VS 9.80 5.53mg/g wet wtP<0.05),心肌细胞超微结构损伤轻。结论:常温体外循环下应用缺血预调保护犬的心肌是可行而有效的。  相似文献   
86.
本研究发现:家兔缺血60min(未再灌流)肾皮质和髓质内,脂质过氧化物含量均显著降低;缺血60min再灌流15min的肾皮质和髓质内,脂质过氧化物含量均显著增加。实验提示:缺血再灌流贤内氧自由基“爆发性”生成所引发的脂质过氧化可能是肾缺血性损伤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87.
88.
对18只大鼠进行内皮素脊髓鞘内注射,观察及记录大鼠后肢功能状态,并将18只大鼠分为3个不同的时间处死,进行病理形态学观察。结果表明:3组均表现缺血缺氧病理改变。2及4h实验组病变重于30min实验组。脊髓下胸段、腰段病变重于颈段及骶尾段。同时发现,大鼠后肢的功能状态与其脊髓相应的病理形态学变化不呈正比。  相似文献   
89.
骨髓细胞移植治疗肢体缺血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严重的慢性缺血性疾病临床治疗相当棘手 ,“治疗性的血管新生”是很有前景的治疗方案 ,即应用血管生长因子或其基因 ,促进缺血组织周围的血管新生和侧肢循环建立 ,改善局部组织供血。新近研究表明 ,这种血管生长因子的促血管新生作用 ,其实质是通过动员骨髓中血管内皮的前体细胞—内皮祖细胞(EPC) ,向缺血组织游走并分化为内皮细胞 (EC) ,而发挥其血管新生效应[1] 。这种骨髓来源的EPC有望在不久的将来成为重症缺血性疾病新的治疗靶点 ,已迅速成为国内外的研究热点。一、内皮祖细胞与血管新生1.内皮祖细胞的起源和分布 :胚胎时期的血管…  相似文献   
9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