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618篇
  免费   5073篇
  国内免费   4632篇
耳鼻咽喉   1319篇
儿科学   1620篇
妇产科学   316篇
基础医学   7071篇
口腔科学   838篇
临床医学   14470篇
内科学   5460篇
皮肤病学   555篇
神经病学   10241篇
特种医学   3562篇
外国民族医学   133篇
外科学   9230篇
综合类   26361篇
预防医学   5447篇
眼科学   1104篇
药学   9921篇
  158篇
中国医学   6952篇
肿瘤学   2565篇
  2024年   760篇
  2023年   2630篇
  2022年   2344篇
  2021年   2770篇
  2020年   2655篇
  2019年   2702篇
  2018年   1409篇
  2017年   2129篇
  2016年   2446篇
  2015年   2843篇
  2014年   4693篇
  2013年   4544篇
  2012年   5942篇
  2011年   6539篇
  2010年   5841篇
  2009年   5910篇
  2008年   6526篇
  2007年   6123篇
  2006年   5804篇
  2005年   6053篇
  2004年   4731篇
  2003年   4113篇
  2002年   3336篇
  2001年   2727篇
  2000年   1978篇
  1999年   1665篇
  1998年   1309篇
  1997年   1143篇
  1996年   1048篇
  1995年   1000篇
  1994年   861篇
  1993年   581篇
  1992年   512篇
  1991年   432篇
  1990年   347篇
  1989年   442篇
  1988年   122篇
  1987年   115篇
  1986年   84篇
  1985年   66篇
  1984年   16篇
  1983年   13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3篇
  1965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鼻黏膜神经肽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变应性鼻炎的外科治疗一直为临床应用,并向着简便、微创发展,术后近期疗效是肯定的,但远期疗效有争论.它的理论基础为减少鼻腔黏膜的副交感神经支配范围,降低鼻腔黏膜的敏感性等.  相似文献   
992.
帕金森病是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疾病,具有起病隐袭和进展缓慢之特点。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日益严重,帕金森病的发病率逐年升高,但其发病机制至今不明,临床尚无有效控制和逆转病程发展的有效措施。因此,进一步探讨帕金森病选择性多巴胺能神经元变性启动和进展的机制,寻找延缓或阻断病变进程的药物,即成为攻克帕金森病的核心问题。[第一段]  相似文献   
993.
沈志恩 《浙江临床医学》2006,8(10):1016-1016
本科通过选择臂丛神经阻滞与腕部外周神经阻滞的麻醉方式分别行急诊手外科手术,并观察其临床麻醉效果的满意度.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94.
995.
失语症的功能性神经影像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从4个方面综述了失语症患者的功能神经影像学:(1)Broca区损害对其远隔非损害区域的影响;(2)正常情况下被激活的皮质区受损后,患者如何保持其语言功能从而显示组成脑功能系统的必需部位和充分部位;(3)伴随深层失读的失语症患者右半球阅读是否属于神经系统的副本;(4)语言功能恢复的机制。  相似文献   
996.
997.
998.
目的探讨Hunt综合征多颅神经损害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对Hunt综合征的定位、定性诊断及临床治疗进行分析。结果经激素及抗病毒治疗,疱疹于2周内消退,9例疼痛于1周内缓解,其它颅神经损害于3周内完全恢复。结论Hunt综合征除“三主征”外,还有多个颅神经损害。  相似文献   
999.
目的观察一氧化氮合酶(NOS)抑制剂对成年大鼠弥漫性脑损伤后齿状回神经发生的影响。方法建立成年弥漫性脑损伤(DBI)大鼠模型,采用5-溴脱氧尿核苷(BrdU)标记分裂细胞及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比较弥漫性脑损伤后2、4、6、8、12 d时NOS抑制剂干预组大鼠与相应对照组大鼠之间海马齿状回神经前体细胞的增殖速度。结果成年大鼠弥漫性脑损伤后应用7-硝基引唑(7-NI) 进行干预可抑制脑损伤后第2、4、6天时齿状回神经前体细胞的增殖(P<0.05)。应用氨基胍进行干预可明显减少大鼠弥漫性脑损伤诱导的各个时间点齿状回BrdU免疫阳性细胞数目(P<0.01)。结论NOS可能是弥漫性脑损伤后成年大鼠海马齿状回神经发生过程中一个重要的调节因子,不同类型的NOS在弥漫性脑损伤后神经发生过程中的不同阶段可能扮演了不同的角色。  相似文献   
1000.
芒针深刺下关穴治疗三叉神经痛46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是指三叉神经分布区域内反复发作的阵发性、短暂的烧灼样、刀割样疼痛,不伴三叉神经功能破坏表现的病症。由于其疼痛剧烈,病因不明,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常规针刺治疗虽有一定效果,但短时间内易复发。为寻找一种简单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我们自2000年3月~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