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07篇
  免费   233篇
  国内免费   173篇
耳鼻咽喉   9篇
儿科学   8篇
妇产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138篇
口腔科学   16篇
临床医学   93篇
内科学   200篇
皮肤病学   27篇
神经病学   50篇
特种医学   47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62篇
综合类   707篇
预防医学   137篇
眼科学   22篇
药学   541篇
中国医学   484篇
肿瘤学   66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95篇
  2022年   80篇
  2021年   90篇
  2020年   98篇
  2019年   128篇
  2018年   67篇
  2017年   116篇
  2016年   120篇
  2015年   129篇
  2014年   148篇
  2013年   170篇
  2012年   175篇
  2011年   175篇
  2010年   163篇
  2009年   164篇
  2008年   139篇
  2007年   123篇
  2006年   136篇
  2005年   79篇
  2004年   55篇
  2003年   51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5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观察白藜芦醇在脂多糖(LPS)诱导的急性肺损伤(ALI)小鼠中的作用,以及白藜芦醇对小鼠肺组织NOD样受体蛋白3(NLRP3)表达的影响。方法将小鼠分为对照组,ALI模型组(经气管滴注5 mg/kg的LPS建立小鼠ALI模型),白藜芦醇干预组(经腹腔注射30 mg/kg白藜芦醇,2 h后,经气管滴注5 mg/kg的LPS)。检测小鼠呼吸功能;HE染色及病理评分观察小鼠肺组织形态的变化;检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总蛋白、总细胞数及中性粒细胞数目,并观察中性粒细胞的活化; ELISA检测BALF中IL-1β和IL-18的蛋白水平;real-time PCR检测小鼠肺组织IL-1β、IL-18、nlrp3、asc及pro-caspase-1 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肺组织IκB的蛋白表达。结果白藜芦醇可改善ALI小鼠的呼吸功能;减轻LPS诱导的肺部病理损伤;降低ALI小鼠BALF中IL-1β和IL-18的蛋白水平(P0.05);减少ALI小鼠肺组织NLRP3、ASC、pro-caspase-1的表达,增加IκB的蛋白表达(P0.05)。结论白藜芦醇可能抑制NLPR3炎性反应小体活化后产物的表达,最终可减轻LPS诱导的小鼠ALI。  相似文献   
12.
白藜芦醇抗肿瘤免疫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藜芦醇(resveratrol,Res)属非黄酮类多酚化合物,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种子植物中,多是常见的药用植物。它的生物学效应主要有抗肿瘤、抗炎、肝脏保护、神经保护、心血管保护、免疫调节作用等,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抗肿瘤作用。以往的研究多采用肿瘤细胞株进行体外实验,本文进行动物体内试验,观察Res的抗肿瘤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白藜芦醇苷(PD)对慢性常压低氧性肺动脉高压大鼠血浆及肺匀浆中磷脂酶A2(PLA2)、一氧化氮(NO)和内皮素1(ET-1)水平的影响,并探讨可能的机制。 方法: 29只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单纯低氧组和低氧加PD组。右心导管法检测大鼠肺动脉平均压力(mPAP),观察右室/左室+室间隔重量比值(R/L+S)、血浆及肺匀浆中PLA2活性、NO和ET-1含量的变化。 结果: 低氧21 d后大鼠mPAP、R/L+S、血浆及肺匀浆中PLA2活性和ET-1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NO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D预处理组上述变化可受抑制或减轻。 结论: PD可有效防治慢性常压低氧性大鼠肺动脉压力的升高,其机理与抑制PLA2活性及ET-1释放,促进NO产生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诱导人胃癌原代细胞裸鼠移植瘤凋亡的机制。 方法: 建立人胃癌原代细胞裸鼠移植瘤模型,采用瘤旁注射的方法,用不同剂量的白藜芦醇进行治疗,并设对照,用透射电镜和TUNEL法检测肿瘤组织细胞凋亡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法和RT-PCR法检测肿瘤组织的凋亡相关基因bcl-2和bax的表达情况。 结果: 白藜芦醇对胃癌原代细胞移植瘤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透射电镜和TUNEL法发现白藜芦醇导致移植瘤内大量细胞发生凋亡;免疫组织化学法发现白藜芦醇注射组的Bcl-2蛋白阳性细胞率(3.92%±0.85%、5.70%±0.84%和11.86%±0.97%)明显低于两个对照组(P<0.05),两个对照组(27.56%±1.40%和29.48%±0.51%)之间无显著差异;Bax蛋白阳性细胞率(52.30%±1.54%、45.72%±0.88%和40.02%±1.20%)明显高于两个对照组(P<0.05),两个对照组(20.88%±0.91%和19.34%±0.35%)之间无显著差异; RT-PCR法发现白藜芦醇注射组的bcl-2 mRNA条带强度随剂量的增大而递减,并明显低于两个对照组(P<0.05),两个对照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bax mRNA条带强度递增,并明显高于两个对照组(P<0.05),两个对照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 结论: 白藜芦醇对胃癌原代细胞移植瘤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通过下调bcl-2 的表达和上调bax 的表达而诱导胃癌裸鼠移植瘤细胞发生凋亡,是其抗胃癌作用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5.
白藜芦醇诱导胃癌原代细胞凋亡(英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诱导胃癌原代细胞发生凋亡的可能性,揭示该凋亡发生与Bcl-2和Bax之间的关系。 方法: 在体外实验中,采用MTT比色法测定白藜芦醇对胃癌原代细胞的生长抑制率;以透射电镜和TUNEL 染色法,定性、定量地研究白藜芦醇与胃癌原代细胞凋亡的关系;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法和RT-PCR检测凋亡相关基因bcl-2和bax的表达。 结果: 白藜芦醇对胃癌原代细胞生长有明显抑制作用,随白藜芦醇浓度增加和培养时间的延长而增强;白藜芦醇诱导胃癌原代细胞出现典型的凋亡细胞形态;TUNEL 染色法可见,经白藜芦醇处理24 h、48 h、72 h、96 h后,胃癌原代细胞凋亡数明显随时间增加。免疫组化发现经白藜芦醇处理24 h、48 h、72 h、96 h后,胃癌原代细胞的Bcl-2蛋白阳性率减少,Bax蛋白阳性率增加。经白藜芦醇处理24、48、72、96 h后,RT-PCR检测发现胃癌原代细胞bcl-2和bax的mRNA表达阳性,并显示bcl-2 mRNA条带密度随时间的延长而递减,bax mRNA条带密度随时间的延长而增强。 结论: 白藜芦醇可能通过下调bcl-2的表达和上调bax的表达而诱导胃癌原代细胞发生凋亡。  相似文献   
16.
肖振  李盛华 《中草药》2023,54(5):1526-1539
目的 基于生物信息学分析筛选激素性股骨头坏死(steroid induced osteonecrosis of femoral head,SONFH)中涉及血管生成相关的基因,进一步探讨其作用机制并筛选靶向中药活性成分。方法 通过Perl语言和R软件处理GEO数据,获得SONFH的关键差异基因,使用David工具进行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分析。然后使用STRING平台和Cytoscape软件分析蛋白互作关系,用MCODE和CytoHubba插件识别重要基因簇模块和核心基因,并进一步验证。使用CTD数据库搜索靶向核心基因的中药活性成分并用autodock vina软件进行分子对接,以及探索核心基因与SONFH的相互作用。利用激素诱导人股骨头骨微血管内皮细胞(bone micro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s,BMECs),通过CCK-8、细胞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实验观察白藜芦醇对细胞增殖及迁移的影响,通过Western ...  相似文献   
17.
虎杖中白藜芦醇苷提取分离工艺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考察虎杖中白藜芦醇苷的最佳提取分离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设计实验优选提取分离条件,双波长薄层扫描测定含量。结果:醇提工艺的最优条件为:95%乙醇l5倍量,回流提取3次,2h/次;水提工艺的最优条件为:水10倍量,回流提取3次、2h/次,两工艺的关键步骤为乙醇浓度和回流时间、结论:该实验确定的最佳提取工艺稳定性好又简便易行。  相似文献   
18.
白藜芦醇抗小鼠柯萨奇病毒感染性心肌炎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白藜芦醇对小鼠柯萨奇病毒感染性心肌炎的干预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制作柯萨奇病毒感染性心肌炎小鼠动物实验模型,采用病毒唑、黄芪注射液和黄芪煎液作为中西药物治疗对照,观察白藜芦醇腹腔内注射和经饮水给药对模型小鼠的一般情况、生存率、心肝脾形态等变化,及血清丙二醛(MDA)、一氧化氮(NO)等生化指标及心脏组织病理学的影响。结果:与病毒唑、黄芪注射液和黄芪煎液相比,白藜芦醇对柯萨奇病毒感染性心肌炎小鼠的一般情况、生存率、心肝脾变化、血清MDA和NO等生化指标及心脏组织病理学均有良好的改善作用。提示:白藜芦醇对小鼠柯萨奇病毒感染性心肌炎有良好的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19.
梁陈方  蒋伟哲  周燕文 《中国药房》2003,14(10):617-618
目的 :考察广西各产地虎杖的品质。方法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虎杖中白藜芦醇苷的含量。色谱柱为Nova -PakC18 柱 ,流动相为乙腈 -水 (20∶80) ,检测波长为305nm。结果 :虎杖中白藜芦醇苷含量最高达到3.534mg/g,最低为1.819mg/g。结论 :广西各产地虎杖的品质不同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巴豆油致炎小鼠耳部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表达,以及地塞米松、吲哚美辛和白藜芦醇对MMP-9表达的影响。方法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巴豆油致炎小鼠耳部MMP-9表达,明胶酶谱法测定U937细胞MMP-9表达。结果地塞米松和吲哚美辛以及白藜芦醇对巴豆油引起的小鼠耳肿胀有明显抑制作用;对巴豆油引起的小鼠耳部MMP-9表达以及PMA诱导的U937细胞MMP-9表达也有显著抑制作用。结论巴豆油致炎小鼠耳部MMP-9表达增高;地塞米松、吲哚美辛和白藜芦醇的抗炎作用可能与抑制MMP-9表达增高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