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911篇
  免费   4116篇
  国内免费   2565篇
耳鼻咽喉   305篇
儿科学   864篇
妇产科学   482篇
基础医学   2289篇
口腔科学   325篇
临床医学   9973篇
内科学   5913篇
皮肤病学   1312篇
神经病学   1357篇
特种医学   1801篇
外国民族医学   45篇
外科学   3033篇
综合类   22475篇
预防医学   6035篇
眼科学   396篇
药学   19911篇
  144篇
中国医学   7824篇
肿瘤学   1108篇
  2024年   550篇
  2023年   1893篇
  2022年   1738篇
  2021年   2401篇
  2020年   2269篇
  2019年   2540篇
  2018年   1283篇
  2017年   2290篇
  2016年   2385篇
  2015年   2708篇
  2014年   4204篇
  2013年   4088篇
  2012年   4871篇
  2011年   5008篇
  2010年   4548篇
  2009年   4080篇
  2008年   4330篇
  2007年   4030篇
  2006年   3584篇
  2005年   3686篇
  2004年   3291篇
  2003年   2875篇
  2002年   2294篇
  2001年   2031篇
  2000年   1629篇
  1999年   1424篇
  1998年   1301篇
  1997年   1179篇
  1996年   1310篇
  1995年   1043篇
  1994年   1066篇
  1993年   789篇
  1992年   654篇
  1991年   624篇
  1990年   546篇
  1989年   463篇
  1988年   158篇
  1987年   131篇
  1986年   114篇
  1985年   63篇
  1984年   55篇
  1983年   29篇
  1982年   24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1篇
  1977年   2篇
  1958年   1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991.
992.
单渊东 《北京医学》2001,23(6):370-372
慢性髓性白血病(CML)是第一个阐明的获得性分子学异常疾病. 由于9号和22号染色体易位[t(9;22)]形成BCR-ABL融合基因及其所表达的BCR-ABL融合蛋白,即P210具酪氨酸蛋白激酶活性,促使髓系细胞增殖,导致CML的发生.因此,CML也是迄今为止最好的白血病分子病理模型,为在分子水平寻找相关治疗措施提供了可能.临床上数十年来,由于新药的相继问世及造血干细胞移植和供者淋巴细胞输注的开展,CML的治疗正在不断改进和完善.本文将对传统的治疗方法进行评价,同时介绍已较成熟的新药及新疗法.  相似文献   
993.
目的:研究3,6-[二甲氨基]-二苯骈碘杂六环葡萄糖酸盐对豚鼠乳头肌动作电位的影响。方法:采用玻璃微电极细胞内记录技术。结果:IHC-93低度(≤30μmol/L)时对快反应动作电位的动作电位幅度(APA),0相最大除极速率(Vmax)无影响,但可缩短动作电位时程(APD);高浓度(90μmol/L)时使快反应动作电位的APA,Vmax降低,PAD进一步缩短,三相时程APD50-90(APD50-90=APD90-APD50)在用药前后变化不大。IHC-93对异丙肾上腺素诱发的豚鼠左心房早期后除极有明显抑制作用,可完全或部分消除哇巴因诱发的延迟后除极和触发激动。结论:IHC-93为一钙通道阻滞剂,具有IV类抗心律失常药物的特性。  相似文献   
994.
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HVR基因分型及其与耐药性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为获得成都地区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的HVR-PCR基因型,比较HVR基因型与耐药谱的关系,从而指导临床合理选用抗生素,并初步探讨其在分子流行病学分析中的作用。方法 从成都地区四家三甲医院收集到临床分离的葡萄球菌114株。其中86株MRSA、10株MRSE(Mc‘S.epidemidis)、5株MSSE(Mc‘S.epidemidis)、8株MRSH(Mc‘S.haemolyticus)和5株MSSH(Mc‘S.haemolyticus)。用琼脂平皿二倍稀释法测定其MIC值,优良的碱裂解法提取DNA,应用PCR技术,扩增mec基因高变区(HVR区),聚丙烯酰胺凝胶垂直板和琼脂糖凝胶电泳分型。结果 根据PCR产物片段大小,MRSA、MRSE和MRSH分别被分为4种、3种和2种基因型,其中有9株MRSE的PCR扩增产物片段大小与MRSA相同。MRSA主要为A、D型,分别占52.32%和39.53%;B、C型最为耐药,而D型对多种药物敏感。MRSE的Ⅰ型为高度多重耐药株,而Ⅲ型对多种抗生素敏感。MRSH的a型比b型耐药。结论 HVR-PCR法对于由MRSA引起的院内感染的流行病学调查是一种快速、简单、可靠的分型法,且有利于抗菌药物的选用。这种方法能够部分比较MRSA菌株和耐甲氧西林的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c‘CNSt)的mec决定因子,从而探讨其起源。  相似文献   
995.
^153Sm—EDTMP骨摄取率测定及其与疗效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采用全身显像法测定^153Sm-EDTMP(乙二胺四甲撑膦酸)骨摄取率,并探讨骨摄取率与疗效之间的关系。方法 使用Elscint双探头γ相机,于注射^153Sm-EDTMP后10分钟和6小时,对66例骨转移癌患者进行全身显像并测定骨摄取率。结果 66例患者全身显像法测定的骨摄取率范围在31.9%-86.6%之间,平均56.0%,^153Sm-EDTMP骨摄取率高的患者的总体疗效好干骨摄取率低的患者。根据显像法测定的骨摄取率,以红骨髓吸收剂量限制在1400mGy为标准进行个体化给药,66例患者所接受的治疗剂量在1.40-2.27GBq之间(平均1.90GBq),骨髓吸收剂量在1370-1430mGy之间(平均1400mGy)。结论 通过测定^153Sm-EDTMP进行安全而有效的个体化给药,在达到治疗效果的同时,避免了骨髓毒性反应的发生,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96.
目的 在现有的实验条件下,获得稳定可靠的血清及高密度脂蛋白(high density lipoprotein,HDL) 中对氧磷酶J(paraoxonase,PON)活性的测定方法。方法 以乙酸苯酯为底物,在对氧磷酶的作用下水解,生成产物苯酚,测定5分钟内反应体系中在270nm处苯酚特征性的紫外吸收,换算为酶促反应速度。结果 通过观测底物浓度、pH、激活剂Ca^2 、抑制剂EDTA等对酶促反应的影响,得出最适的测定条件;底物浓度为5mmol/L,最适pH为8.0,必需激活剂Ca^2 浓度为2mmol/L。结论 在该反应条件下,测定不同浓度HDL或血清中该酶的活性,重复性和稳定性均符合要求。  相似文献   
997.
①目的 建立一种简单、灵敏、高效的测定粮食中雪腐镰刀菌烯醇 (NIV )、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新茄病镰刀菌烯醇 (NS)的方法。②方法 粮食样品用甲醇 水 (95∶5 ,V∶V)提取 ,经Florisil柱净化 ,用 9∶1的氯仿 甲醇进行洗脱 ,提取液经n 7氟丁酰咪唑衍生后 ,用配有SE 5 4弹性石英毛细管柱的气相色谱进行测定 ,检测器为电子捕获检测器。③结果 建立了粮食中 3种镰刀菌毒素的气相色谱测定方法 ,其最低检测限为 1×10 -11~ 1× 10 -10 g ,各毒素回收率均在 85 %以上。④结论 该方法灵敏、简单、快速、回收率高 ,具有很好的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98.
去氧核糖核酸Feulgen染色方法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Feulgen染色是经典显示去氧核糖核酸的方法 ,该法要求用Carnay氏液固定的新鲜组织效果最好 ,洒精———甲醛液次之 ,单纯甲醛固定欠佳 ,效果不满意。我们在给研究生作“心肌缺血再灌注的保护用”课题时 ,在甲醛固定的组织作Feulgen染色过程中 ,增加了Carnay氏液再固定程序 ,提高了反应效果 ,结果比较满意。改进后用 0 .0 5 %光绿作对比染色效果极佳 ,现将改进方法介绍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取材料片小白鼠心肌组织 8块 ,用 10 %甲醛固定 ,石蜡包埋 ,常规制片 ,切片 4 μm ,每块切片 5张 ,1张作H·E染色 ,2…  相似文献   
999.
对12例难治性肾病患儿予大剂量甲强龙冲击治疗, 3d为1个疗程,结束后予泼尼松口服,观察甲强龙冲击治疗难治性肾病的疗效.结果12例难治性肾病经甲强龙冲击治疗1个疗程,结束后9例显效,2例有效,1例无效.提示甲强龙冲击治疗难治性肾病效果明显,副作用少.  相似文献   
1000.
郭云云  王晶  范玲 《护理学杂志》2021,36(10):95-98
目的 评价不同脐部护理方式对新生儿脐炎发生率与脐带脱落时间的影响,为选择合适的脐部护理方法提供参考.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EMbas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及维普数据库、中国/美国临床注册中心,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0年9月.由2名研究人员根据纳入、排除标准对检索文献进行独立筛查,并进行网状Meta分析.结果 最终纳入22篇文献,共90 320例新生儿.网状Meta分析显示,降低新生儿脐炎发生率方面,4%氯己定消毒>涂搽母乳>自然干燥法>70%乙醇消毒.在缩短新生儿脐带脱落时间方面,涂搽母乳>自然干燥法>70%乙醇消毒>4%氯己定消毒.结论 4%氯已定消毒对降低脐炎发生率显示出一定优势,而在缩短新生儿脐带脱落时间方面,涂搽母乳成为最优选择的可能最大.尚需更多的随机对照试验来寻找安全有效的脐部护理方法,既能降低脐炎发生率又缩短脐带脱落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