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589篇
  免费   1063篇
  国内免费   631篇
耳鼻咽喉   51篇
儿科学   138篇
妇产科学   76篇
基础医学   385篇
口腔科学   121篇
临床医学   3112篇
内科学   2099篇
皮肤病学   350篇
神经病学   1107篇
特种医学   382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471篇
综合类   7629篇
预防医学   2087篇
眼科学   136篇
药学   9358篇
  68篇
中国医学   1558篇
肿瘤学   153篇
  2024年   113篇
  2023年   400篇
  2022年   431篇
  2021年   651篇
  2020年   734篇
  2019年   854篇
  2018年   447篇
  2017年   875篇
  2016年   829篇
  2015年   1069篇
  2014年   1625篇
  2013年   1637篇
  2012年   1933篇
  2011年   1959篇
  2010年   1875篇
  2009年   1629篇
  2008年   1692篇
  2007年   1509篇
  2006年   1365篇
  2005年   1297篇
  2004年   1131篇
  2003年   958篇
  2002年   700篇
  2001年   598篇
  2000年   451篇
  1999年   352篇
  1998年   308篇
  1997年   292篇
  1996年   279篇
  1995年   231篇
  1994年   223篇
  1993年   165篇
  1992年   140篇
  1991年   153篇
  1990年   112篇
  1989年   118篇
  1988年   44篇
  1987年   42篇
  1986年   29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4篇
  1977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观察并分析吡格列酮对X射线导致的小鼠肺成纤维细胞(L929细胞)中的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物-1(TIMP-1)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RT-PCR法证实L929细胞中具有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因子活化受体γ(PPAR-γ)表达。采用剂量为10 Gy X射线照射L929细胞,用RT-PCR方法观察照射前与照射后0 h、2 h、7 h、24 h、48 h表达MMP-9和TIMP-1的情况。采用吡格列酮处理上述照射处理过的L929细胞,同上法观察不同时点如上两个指标的表达。结果 RT-PCR检测结果表明L929细胞中存在PPAR-γ的表达。L929细胞经10 Gy照射后其MMP-9表达随照射后时间的延长逐渐增加,在照射后48 h表达最高(F=4. 135,P=0. 022); TIMP-1随照射后时间的延长表达逐渐减少,在照射后48 h表达最低(F=3. 646,P=0. 041)。上述L929细胞经吡格列酮处理后48 h其MMP-9表达降低最明显[0. 76∶0. 52 (F=3. 735,P=0. 024)],其TIMP-1表达升高最明显[0. 17∶0. 27(F=3. 908,P=0. 032)]。结论小鼠L929细胞经X射线照射后出现纤维化相关因子MMP-9表达的升高和TIMP-1表达的降低。吡格列酮可使上述MMP-9高表达降低,使TIMP-1低表达升高。  相似文献   
32.
目的评价厄贝沙坦/氢氯噻嗪复方片(安博诺)治疗高血压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的病人40例接受安博诺治疗12周,观察其降压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完成12周随访者39例。安博诺降压的总有效率为88·1%,治疗显效率为70·7%;舒张压<90mmHg的达标率为85·7%,舒张压<85mmHg的达标率为77·5%;有61·5%(24/39例)单用1片安博诺可达标,在不能达标的患者中,有25·6%(10/39例)通过增加1片安博诺的剂量(1片,2次/d)提高了达标率,另有12·8%(5/39例)的高血压患者需要加服波依定(5mg,1次/d)后才能达标。未观察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安博诺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控制率和达标率较高,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33.
康林娥  黄永锋  高飞 《陕西医学杂志》2006,35(11):1541-1542
我科从2000-2004年应用脑脊液置换加复达欣鞘内注射治疗化脓性脑膜炎20例,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 一般资料 4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复达欣治疗组和氨苄青霉素+氯霉素对照组,各20例,所有病例均经头颅CT、脑脊液常规、生化及病菌培养、涂片等检查确诊。治疗组年龄14~68岁,平均38.5岁,男12例,女8例,其中脑外伤感染5例,脊柱手术感染2例,中耳炎感染3例,不明原因感染10例。  相似文献   
34.
氯吡格雷抵抗的机制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循证医学证据表明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可有效预防亚急性支架内血栓形成(SAT),显著降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的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应用阿司匹林的患者的血小板对一磷酸腺苷(ADP)敏感性增加,阿司匹林抵抗患者也可从氯吡格雷获益。然而氯吡格雷在患者群中的抗血小板作用个体差异很大,部分患者尽管长期服用常规剂量的氯吡格雷,但临床上仍不能有效地预防动脉粥样硬化血栓性事件发生,血小板聚集能力不能被有效地抑制,这种现象称为氯吡格雷抵抗(clopidogrel resistance),亦称氯吡格雷无反应(nonresponse)、氯吡格雷低反应(10wresponse)等。为规范术语,避免混淆,建议统一使用氯吡格雷抵抗。  相似文献   
35.
陈巧平 《四川医学》2006,27(1):48-49
目的评价西酞普兰合并氯丙咪嗪对强迫症的治疗效果。方法32例强迫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西酞普兰合并氯丙咪嗪治疗,对照组单用氯丙咪嗪治疗,采用强迫量表(Y—BOCS)定期评定,治疗8周。结果治疗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西酞普兰合并氯丙咪嗪治疗强迫症效果优于单用氯丙咪嗪治疗。  相似文献   
36.
氯吡格雷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缺血性疾病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氯吡格雷防治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后血栓形成尤其是冠状动脉疾病及其经皮冠脉介入性治疗有了充足的临床试验证据,对于粥样斑块的形成和发展的相关依据正在进行,现就氯吡格雷全面预防和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缺血性疾病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7.
吡格列酮(pioglitone)是胰岛素增敏剂,通过激活脂肪、骨骼肌、肝细胞内过氧化物酶增值活化受体,促进葡萄糖利用和糖原合成,使血糖降低,不增加胰岛素分泌;同时还可降低血甘油三酯水平、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作以二甲双胍作对照,观察国产吡格列酮(商品名:欧迪贝)对2型糖尿病患血糖、血脂影响,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8.
39.
随着人均寿命延长,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ISH)将成为一种常见病。本文联合应用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氨氯地平(商品名络活喜,大连辉瑞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及氢氯噻嗪治疗老年ISH,用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ABPM)仪监测治疗前后血压变化,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0.
目的观察坎地沙坦酯联合氢氯噻嗪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降压及左心室肥厚的逆转效果。方法选择76例原发性高血压伴左心室肥厚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均给予坎地沙坦酯8mg/d,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氢氯噻嗪12.5mg/d,治疗6个月,观察治疗前、后血压变化并分另4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测量计算左心室心肌重量(LVM)、左心室重量指数(LVMI)。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SBP与DBP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治疗后较对照组低,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比较LVM、LVMI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治疗后较对照组低,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坎地沙坦酯联用氢氯噻嗪降压以及逆转左心室肥厚比单用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