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200篇
  免费   1115篇
  国内免费   608篇
耳鼻咽喉   50篇
儿科学   138篇
妇产科学   76篇
基础医学   383篇
口腔科学   120篇
临床医学   3071篇
内科学   2070篇
皮肤病学   348篇
神经病学   1102篇
特种医学   375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467篇
综合类   7571篇
预防医学   2063篇
眼科学   136篇
药学   9197篇
  57篇
中国医学   1545篇
肿瘤学   152篇
  2024年   74篇
  2023年   252篇
  2022年   373篇
  2021年   535篇
  2020年   734篇
  2019年   854篇
  2018年   447篇
  2017年   875篇
  2016年   829篇
  2015年   1069篇
  2014年   1625篇
  2013年   1637篇
  2012年   1933篇
  2011年   1959篇
  2010年   1875篇
  2009年   1629篇
  2008年   1692篇
  2007年   1509篇
  2006年   1362篇
  2005年   1299篇
  2004年   1133篇
  2003年   958篇
  2002年   700篇
  2001年   598篇
  2000年   451篇
  1999年   352篇
  1998年   308篇
  1997年   292篇
  1996年   279篇
  1995年   231篇
  1994年   223篇
  1993年   165篇
  1992年   140篇
  1991年   153篇
  1990年   112篇
  1989年   118篇
  1988年   44篇
  1987年   42篇
  1986年   29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4篇
  1977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21.
目的:探讨氯吡格雷联合前列地尔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流动力学、凝血功能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7年6月某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9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氯吡格雷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前列地尔治疗。比较2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检测治疗前、后2组患者血浆黏度(PV)、血浆纤维蛋白原(FIB)、血小板聚集率(PAR)、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D-二聚体(D-D)水平。结果:对照组患者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为64.44%;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为86.67%。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前,2组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PV、FIB、PAR及凝血功能指标PT、APTT、D-D水平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对照组及观察组患者PV、FIB、PAR及D-D水平均明显低于本组治疗前,PT、APTT水平均明显高于本组治疗前;观察组患者治疗后PV、FIB、PAR及D-D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后,PT、APTT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氯吡格雷联合前列地尔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通过抑制血小板活性及降低血液黏度,起到改善患者血流动力学水平,调节患者凝血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22.
23.
目的分析将缬沙坦联合氢氯噻嗪应用于高血压心脏病的疗效。方法本研究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作为研究阶段,在这个时间段内取我院接收的90例高血压心脏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平均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选取的药物为缬沙坦,研究组选取的药物为缬沙坦联合氢氯噻嗪,比较两组各项疾病指标以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优于对照组,研究组左心功能指标优于对照组,且研究组出现的不良反应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对高血压心脏病患者选取治疗方案时可考虑缬沙坦联合氢氯噻嗪治疗方案,其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4.
目的:对脑梗死后继发癫痫采用托吡酯治疗的效果进行观察。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期间濮阳市安阳地区医院收治的106例脑梗死后继发癫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托吡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总有效率对比,观察组(92.45%)高于对照组(75.4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日常生活能力、认知能力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方面,治疗后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比较,观察组为5.66%,对照组为7.5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梗死后继发癫痫患者采用托吡酯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癫痫症状,对患者生活能力、认知能力及神经功能有明显改善作用,且用药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25.
目的:检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CYP2C19基因多态性分布情况,并分析氯吡格雷治疗对PCI术后不良心血管事件和再狭窄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8-01—2019-06期间收治的214例行PCI术的急性心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PCI术后均给予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治疗,采用PCR测定患者全血CYP2C19基因分布,比较患者CYP2C19基因型特征,分析其与发生心血管不良事件及再狭窄的关系。结果:214例患者CYP2C19*1、*2、*3等位基因分布频率分别为66.36%、29.21%及4.43%;快代谢型的频率为44.86%,中代谢型的频率为42.99%,慢代谢型的频率为12.15%。其中,发生心血管不良事件组患者快代谢基因型出现的频率为9.76%,中代谢型基因出现的频率为53.65%,慢代谢基因型出现频率为36.59%(P0.05);且发生心血管不良事件*1等位基因出现频率为36.59%,显著低于未发生组(P0.05),而*2等位基因及*3等位基因出现频率分别为51.22%及12.19%,均显著高于未发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发现患者再狭窄与氯吡格雷抵抗有关(P0.05)。结论:急性心梗患者PCI术后发生心血管不良事件患者CYP2C19基因突变率较高,主要以中代谢及慢代谢基因型为主,且患者CYP2C19*2和CYP2C19*3基因突变是导致预后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及再狭窄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26.
刘滴  吴辉  杨俊  杨简  丁家望  范致星  杨超君 《中国药房》2020,(10):1260-1265
目的:系统性评价替格瑞洛对比氯吡格雷治疗东亚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旨在为临床用药提供循证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PubMed、Embas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等,收集替格瑞洛(试验组)对比氯吡格雷(对照组)治疗东亚ACS患者的随机对照试验(RCT)。筛选文献、提取数据后采用Cochrane系统评价员手册5.1.0推荐的偏倚风险评估工具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采用Rev Man 5.3统计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5项RCT,共计4511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患者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OR=0.85,95%CI(0.68,1.04),P=0.12]、心血管原因死亡率[OR=0.76,95%CI(0.57,1.03),P=0.08]、脑卒中发生率[OR=0.77,95%CI(0.48,1.24),P=0.28]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试验组患者主要出血事件发生率[OR=1.54,95%CI(1.19,1.99),P=0.001]、次要出血事件发生率[OR=1.80,95%CI(1.40,2.32),P<0.00001]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替格瑞洛在降低东亚ACS患者的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心血管原因死亡以及脑卒中的发生风险等方面的作用与氯吡格雷相当,但该药会增加患者主要出血、次要出血事件的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27.
28.
29.
《现代诊断与治疗》2020,(5):679-681
目的探究奥扎格雷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脑组织血液循环及神经功能缺损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5月~2019年4月就诊于我院的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40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研究组增加奥扎格雷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结果研究组治疗2周后的血浆粘度、纤维蛋白原、全血高切粘度、低切粘度以及NIHSS评分均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扎格雷可有效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脑组织血液流变学,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30.
目的:研究托吡酯治疗儿童慢性抽动障碍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自本院于2017年1月到2019年6月期间接治的160例儿童慢性抽动障碍患儿为本次研究对象,将以上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80例和研究组80例,其中对照组患儿给予氟哌啶醇治疗,研究组则予以托吡酯治疗,观察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并对两组患儿的YGTSS评分,以及治疗后的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患儿各时间段的YGTSS评分要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儿治疗后的不良反应率要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之间比较,其差异符合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儿童慢性抽动障碍患儿给予托吡酯治疗,其治疗效果较为显著,能有效改善患儿的疾病症状,且不良反应较少,该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