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7篇
基础医学   8篇
临床医学   31篇
内科学   7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11篇
预防医学   12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正>官兵在体能训练中有时会出现血尿和腹痛的症状,以致有些官兵因担心身体健康而惧怕体能训练,影响了部队的训练和战斗力的提高。其实,运动性血尿和腹痛是可以预防的。运动性血尿的预防运动性血尿是健康人在运动后出现一时性血尿,又称"运动性假性肾炎""足球血尿"等。我们认为,"运动性血尿"这一名称较为确切。顾名思义,运动性血尿均在运动时出现,可表  相似文献   
32.
目的评价目前常用的脑卒中患者步行功能训练方法对患者步行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60 例脑卒中患者分别运用常规步行训练法(常规组,n=20)、使用辅助工具(四脚拐)训练法(辅具组,n=20)、减重步行训练法(减重组,n=20)对患者进行步行功能训练。在训练前、训练后1 个月、训练后3 个月,分别采用10 m最大步行速度(MWS)、“起立-行走”计时测定(TUGT)、功能独立性测量(FIM)、Fugl-Meyer 下肢运动功能评定(FMA-L)进行评价。结果训练1 个月和3 个月后,3 组的MWS、TUGT、FIM、FMA-L评分均改善,依次为辅具组、常规组和减重组。总体上减重组效果最佳。结论减重步行训练法能更快更好地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步行能力。  相似文献   
33.
踝足矫形器对脑卒中患者躯体运动及其步行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摘要 目的:探讨踝足矫形器(AFO)对脑卒中患者躯体运动和步行能力的影响及其之间的相互关系。 方法:20例可以独立步行10m以上的慢性偏瘫患者,采用三维步态分析系统评测佩戴AFO前后的最大步行速度及躯体运动学参数。 结果:佩戴AFO前后最大步行速度、身体重心垂直和侧方运动、骨盆前后倾斜和旋转运动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步行能力的提高与身体重心运动和骨盆旋转运动改善显著相关(P<0.01)。 结论:佩戴AFO可以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躯体运动的稳定性,并且与提高患者的步行能力相关。  相似文献   
34.
目的 探讨老年人肌肉功能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 方法 连续入选宣武医院老年医学科老年病人385例,采集临床和实验室资料,并进行肌肉功能及认知功能检查,根据是否合并认知功能障碍分为认知功能障碍组(n=32)和无认知功能障碍组(n=353),分析肌肉功能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 结果 认知功能障碍组的年龄、起立行走试验时间均明显...  相似文献   
35.
目的:分析75岁及以上老年住院患者步速和握力与出院后死亡的关系,并比较两者对全因死亡的预测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入选2016年12月至2019年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全科及老年医学科住院且年龄≥75岁的老年患者,采用6 m步行试验和握力计测量步速(m/s)和握力(kg),出院随访1年以上并记录患者的...  相似文献   
36.
最新统计显示,全球65岁以上老人中,痴呆症患者约占1/8;65岁之前的病例约占5%~10%。表明痴呆症不仅是老年人的杀手,也是中年人的灾难。更糟糕的是此病还显示出强劲的增长势头,美国一位叫作克里斯汀亚夫的医学博士预测,未来40年老年痴呆症病例将增加3倍。可见,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对每个人都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37.
"四维"评估,简单说就是立体加时空对老人健康进行评估。众所周知,高龄老人非常容易罹患感染。有些老人一旦感染后,治疗时,医生可能就忽视了针对老人易于感染的原因进行处理,总是长时间使用抗生素,使体内微生物失调,细菌产生耐药性,免疫功能受到伤害,身体非常虚弱。"四维"评估就是运用个体化综合  相似文献   
38.
目的通过集体康复的模式对膝关节功能障碍的患者进行治疗干预,利用三维步态分析系统探讨其对患者步态参数的影响。方法从2010年1月至2012年11月选择非运动员膝关节功能障碍患者30例。随机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5人。对照组以传统1对1治疗为主,实验组在传统治疗基础上增加集体康复内容。两组在训练前和训练1个月后对三维步态参数(包括步长、步速、步频、患足廓清地面最大距离)进行测定。结果训练前两组各指标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训练前后及训练后组间对比各指标存在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01)。结论集体康复模式有利于膝关节功能障碍患者的步态参数的改善,步频,步速明显加快,步长明显增长,患足最大廓清高度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39.
目的:研究在矫正镜前步行状态下,运用神经和肌肉刺激器对脑卒中偏瘫步速的作用。方法选择病程&gt;3个月,初次发病的58例脑血管意外患者,有行走能力但伴有步态明显异常和步行缓慢者,随机分成研究组30例与对照组28例。两组均常规药物治疗、常规康复运动训练和步态矫正训练等。研究组对偏瘫步态患者在步行时,结合运用神经和肌肉刺激器在患下肢摆动前期时兴奋其臀大肌,在患下肢支撑期时刺激其腘绳肌,对照组在静态立位用神经和肌肉刺激器刺激患侧腘伸肌和臀大肌。两组治疗前后均用足印法评测步行6 m的步速;用Holden评定步行能力,用Brunnstrom评定下肢运动功能。结果通过4周治疗后,患下肢运动功能、Holden步行能力、步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步行状态下运用神经和肌肉刺激器对偏瘫Holden步行能力和步速的提高较静态立位下进行神经和肌肉刺激器治疗相比更明显。步行状态下运用神经和肌肉刺激器对提高偏瘫步速的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40.
步态是一个复杂的运动任务,由大脑的不同区域共同控制。流行病学研究表明老年人步态与认知功能之间有密切关系。老年人步态障碍增加了患有认知功能障碍的风险,与正常健康的老年人相比,患有认知功能障碍的老年人更易表现为步态障碍且更易跌倒。认知和步态可能发生在大脑的同一个区域,两者可能存在双向关系,更好的整体步态与更好的整体认知功能具有一定的相关性。近年来国外许多研究表明步速和跨步时间变化(STV)是认知功能障碍的预测因素,国内相关的研究仍甚少。本文将步速和STV与认知功能障碍研究进展予以综述,旨在提高临床医师的意识,根据老年人的步态进行神经心理学测试,更早地发现认知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