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赵栩 《中国医药指南》2014,(32):214-215
目的探究脑卒中患者偏瘫步态特点在康复评定与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分析我院自2013年1月1日至2013年6月1日期间收治的70例具有偏瘫症状的脑卒中患者。将该70例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实验组35例患者不戴矫形器,裸足情况下进行三维步态分析;对照组35例患者戴踝足矫形器,观察其行走情况并与实验组进行比对。结果实验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与正常人相比,均表现为步幅短、行走频率慢、步态周期长、患腿支撑相时间短,且两组患者在步态运动学上无明显差异性变化(P>0.05)。结论偏瘫的脑卒中患者具有步幅短、步速慢、行走周期长等步态异常特点,对临床中偏瘫步态的障碍评定以及康复治疗计划的制定和疗效评估存在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康复治疗改善腰椎管狭窄(DLSS)术后功能障碍,观察步态训练在腰椎管狭窄术后患者中的康复疗效。方法收集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本院科室收治的30例DISS患者开展研究,以双盲法分组,即对照组(n=15,常规康复治疗)和观察组(n=15,基于常规康复治疗加强步态训练),对比两组康复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腰椎JOA评分高于对照组,而ODI评分、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患者步速、步频、步幅等相关步态指标观测所得结果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在腰椎管狭窄术后康复治疗中积极开展步态训练可改善患者腰椎功能,轻其疼痛症状。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三维步态分析系统在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病情评价中的价值.方法 对31例AS患者进行三维步态分析检查,收集脊柱活动度参数、时空参数、时间参数,同时评估患者生活质量(HAQ评分)、疾病活动指数(BASDI)、功能指数(BASFI)、测量指数(BASMI),并进行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 ①AS患者行走时的脊柱左右侧倾幅度较正常值比较明显增大(P<0.01),脊柱前倾幅度较正常值比较亦有增大趋势,静止状态脊柱旋转幅度较正常值比较明显减小(P<0.01).②AS患者步长、步幅、步速与正常值相比均明显减少(P<0.05),患侧下肢的步长、步幅、步速数据减少尤为明显(P<0.05),健侧下肢的步长与步幅减少,步频加快(P<0.05).③患侧下肢单支撑相时间有缩短趋势,双支撑相时间有增加趋势.④患侧下肢的步长、步幅、步速、步频均比健侧下肢减小(P<0.05).患侧下肢单支撑相较健肢缩短,双支撑相较健肢延长,摆动相较健肢缩短(P<0.05).⑤患侧下肢、健侧下肢的步长、步幅、步速、步频均与HAQ、BASDI、BASFI、BASMI呈负相关;时间参数中患侧下肢支撑相与HAQ、BASFI呈正相关,双支撑相与HAQ、BASFI、BASMI呈正相关,单支撑相与BASMI呈负相关,摆动相与HAQ、BASFI负相关;时间参数中健侧下肢支撑相与BASMI呈正相关,单支撑相与HAQ、BASFI呈负相关,摆动相与BASMI呈负相关;脊柱侧倾幅度与HAQ、BASDI、BASFI、BASMI均呈正相关;BASMI与行走时脊柱侧倾幅度、脊柱前倾幅度呈正相关,与静止时的脊柱旋转幅度呈负相关;而所有步态分析数据与年龄、病程、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均无相关性.结论 三维步态分析系统能较好量化评估AS患者脊柱活动范围及步行功能,可作为评价AS患者疾病活动度和严重程度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 通过步态分析的方法对比研究不同年龄段健康人群与老年膝骨关节炎患者的时空参数特征,为早期老年膝骨关节炎患者的临床诊断提供新的科学依据。方法 选取2021年1-6月在该院骨科住院的双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20例,门诊收集20例健康老年受试者和20例健康青年受试者共60例受试者进行步态分析测试。受试者分为3组,即青年对照组、老年对照组和老年膝骨关节炎组。结果 老年患病组与老年对照组和青年对照组比较,步行速度、步频较慢,步幅较短,步态周期延长,双支撑相增加(P<0.05)。与青年对照组相比,老年对照组的步行速度、步速、步幅、步态周期及双支撑相均无明显变化(P>0.05)。3组之间步长偏差无变化(P>0.05)。结论 老年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的步态具有步行速度慢、步频低、步幅短、步态周期长及双支撑相时间长等特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视反馈步态分析训练系统在矫正脑卒中患者偏瘫步态及提高步行能力方面的作用。方法 选取上海市杨浦区中心医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100例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康复训练和步行训练,研究组结合视反馈步态分析训练系统测评得出的结果,制定康复训练计划,并在视反馈下进行步行功能训练。对比两组患者康复训练前和康复训练6周后的步速、步频、重心垂直位移评分、肢体运动功能评分(FMA)下肢部分,步态评分、患侧下肢负重能力情况以及治疗满意度。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的步速、步频和重心垂直位移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不同康复训练方案6周后,研究组患者治疗前后步速、步频和重心垂直位移评分差值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FMA下肢评分、步态评分和患侧下肢负重能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不同康复训练治疗6周后,研究组患者治疗前后FMA下肢评分、步态评分和患侧下肢负重能力差值均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总治疗满意度为92.00%,对照组为64.0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视反馈步态分析训练系统指导下的康复训练可有效改善脑卒中患者偏瘫步态,提高步行能力。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运动想象疗法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下肢平衡能力的康复效果。方法选取5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25例。两组均进行常规康复治疗,治疗组增加运动想象训练,持续治疗8周。于治疗前后用Berg平衡评价量表(Berg balance scale, BBS)和步长、步宽、步频、步速评定患者下肢平衡能力。结果治疗后,BBS评分和步长、步宽、步频、步速的评测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P<0.05);与对照组相比,运动想象疗法治疗组改善效果更明显,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动想象疗法明显提高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下肢平衡能力,值得在临床进行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陈旧性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步行时患膝的膝关节三维步态变化情况。方法 30名陈旧性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为实验组,30名健康成人为对照组,利用膝关节三维运动测量分析系统记录2组膝关节的运动周期(步频、最大步长、最小步长、平均步长)和三维六自由度(屈伸角、内外翻角、内外旋角、前后位移、上下位移、内外位移)平均值并相互比较。结果 同对照组比较,实验组的步频、屈伸角、前后位移与健康成人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最大步长、最小步长、平均步长、内外翻角、内外旋角、上下位移、内外位移与健康成人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健康成人的膝关节的运动周期和三维六自由度平均值相比,陈旧性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的步频变快、屈伸角减小、前后位移增大。  相似文献   

8.
姜俊红  汪泉  吴德 《安徽医药》2023,27(9):1756-1760
目的应用便携式步态分析系统量化评价功能性电刺激治疗仪联合常规步行训练对痉挛性偏瘫病儿步行能力的影响。方法收集 2020年 1月至 2022年 1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痉挛性偏瘫病儿 4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 20例)和对照组( 2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步行训练,研究组在常规步行训练的基础上加用功能性电刺激治疗仪,均治疗 6个月。治疗前后分别采用便携式步态分析系统测量两组病儿步态时空参数、时相参数及动力学参数指标。结果对照组病儿治疗后步速( 0.58±0.10)m/s、步频( 106.16±6.84)步 /min、步长( 0.27±0.04)m、跨步长( 0.53±0.08)m,研究组病儿治疗后步速( 0.65±0.12)m/s、步频( 108.31±7.97)步 /min、步长( 0.30±0.06)m、跨步长( 0.60±0.12)m,均较治疗前改善,组内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研究组与对照组比较,病儿步速、步长、跨步长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对照组病儿治疗后患侧支撑期百分比( 61.56±4.49)%、迈步相百分比( 38.38±4.53)%、步态周期( 1.13±0.35)s,研究组病儿治疗后患侧支撑期百分比( 64.47±4.28)%、迈步相百分比( 35.50±4.30)%、步态周期( 1.08±0.34)s,均较治疗前改善,组内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研究组与对照组比较,患侧支撑期百分比、迈步相百分比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病儿治疗后地面冲击力、大腿抽动加速度较治疗前改善,组内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功能性电刺激治疗仪联合常规步行训练能有效改善痉挛性偏瘫病儿的步行能力,便携式步态分析系统为痉挛性偏瘫病儿的疗效提供科学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9.
步长、步频、步速是步态分析最基本的参数,是客观而且易测的指标。为了了解患者与健康人之间的差别,更常用的是关节角度的比较,在步行周期中膝关节角度变化最大,异常也是明显。Nakamura等在研究中表明:偏瘫患者的步行能力与伸膝肌肉力量紧密相关,直接反映在膝关节运动角度的变化。Garrett等在进行步行能力测试中,  相似文献   

10.
刘英姣  陈爱连 《天津医药》2021,49(8):878-882
目的 尝试采用悬吊疗法神经肌肉激活(Neurac)技术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进行康复治疗并作为新型康复方 案。方法 选择初次诊断脑卒中偏瘫(Brunnstrom分期Ⅳ~Ⅴ期)患者共81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0例) 和观察组(4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和康复训练,观察组同时应用Neurac技术,2组康复训练时间均为每次 50 min,每周 5 次,疗程 4 周。采用 Fugl-Meyer 上肢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UE)、偏瘫上肢功能测试-香港版 (FTHUE-HK)和Barthel指数(BI)评价患者上肢功能恢复情况;Fugl-Meyer下肢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LE)、Berg 平衡量表(BBS)、躯干控制能力评定量表(TCT)以及三维步态训练系统进行步态时空和时相参数分析,评价下肢功 能。结果 治疗后2组FMA-UE、FTHUE-HK和BI评分均较治疗前提高,治疗后观察组各量表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 组(P<0.01)。下肢功能比较发现,治疗后2组FMA-LE、BBS和TCT评分均较治疗前提高,观察组各量表评分均明显 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步态时空参数中步速、步频和步长均增加,步宽降低,时相参数中双支撑相、健侧 支撑相、患侧支撑相百分比以及健患侧支撑相比值均降低,且观察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Neurac 技术能够进一步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上下肢功能,提高肢体平衡和控制能力,改善步态,增强康复质量和生活能 力,有较好的应用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用三维步态分析对带血运骨瓣移植治疗股骨头坏死进行量化评价。方法本组共53例股骨头坏死患者,采用带血运髂骨瓣移植治疗。分别于术前、术后12、18、24个月对患者进行三维步态测量。结果步态分析显示,术后患者不但步长、步调、步频都有增加,并且髋关节和膝关节活动度也有很大提高。结论移植治疗术后患者髋关节功能得到改善,带血运髂骨瓣移植治疗股骨头坏死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原发进行性冻僵步态(PPFG)患者非冻僵发作条件下步态运动学和动力学参数是否存在异常,与伴冻僵步态(FOG)的帕金森病(PD)患者(PD-FOG)步态参数是否类似。方法 研究对象为7例PPFG患者、10例PD-FOG患者、20例健康志愿者。使用足底平板压力测试系统定量分析步态时空运动学参数和足底压强动力学参数。结果 PPFG与PD-FOG两组的步态时空运动学参数与健康志愿者组相比有类似改变,包括步长减小,步宽增大,摆动相、单足支撑相减小,双足支撑相增大,步速减慢。PPFG组与健康志愿者组的足底平均压强、最大压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D-FOG组的平均压强、最大压强较健康志愿者组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PFG组较PD-FOG组平均压强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最大压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PFG患者非冻僵发作条件下步态时空参数发生改变,与伴冻僵步态帕金森病患者类似;足底平均压强和最大压强与健康志愿者组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步态训练矫正仪对脑卒中足下垂患者的步态改善情况。方法 收集符合本研究标准的脑卒中足下垂患者共3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15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的药物治疗及功能康复训练,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加用步态训练矫正仪治疗,1天2次,每次10~15 min。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分别对两组患者下肢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评分)、异常步态模式评定量表及步态时空参数的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的FMA评分、异常步态模式评分及步行参数均较治疗前改善(P <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 步态训练矫正仪可改善脑卒中患者足下垂步态。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石膏固定与足外展矫形器对脑瘫患儿马蹄内翻足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6月期间广州市社会福利康复医院收治的32例马蹄内翻足脑瘫患儿为受试对象,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6例。对照组患儿实施脑瘫肢体综合训练治疗,而观察组患儿则在其基础上予以石膏固定结合足外展矫形器进行治疗。比较治疗前及治疗1年后两组患儿步态功能[Tinetti步态评分量表(TGA)]、踝关节被动形态(屈膝位双踝关节被动背屈角度、伸膝位双踝关节被动背屈角度)、步态时空参数(支撑相、摆动相、步长、步速)变化,分析治疗1年内两组患儿跟腱复发挛缩情况差异。结果治疗1年后,观察组患儿TGA评分、摆动相、步长、步速水平较治疗前有显著提升,且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患儿屈、伸膝位双踝关节被动背屈角、支撑相水平均较治疗前有显著下降,且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1年内,观察组患儿跟腱复发挛缩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石膏固定与足外展矫形器治疗脑瘫患儿马蹄内翻足可取得较为理想的效果,有利于步行功能预后恢复。  相似文献   

15.
陈健民 《海峡药学》2013,(11):109-110
目的踝足矫形器是改善脑瘫患儿步态助行的一种矫形支具,对下肢异常站立姿势有很好的纠正作用。药物治疗可有效缓解痉孪的发生。方法痉挛型脑瘫的患儿22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1例,观察组在应用Bobath法综合康复治疗的基础上采用药物联合踝足矫形器治疗,对照组为单纯采用Bobath法综合康复治疗。结果治疗后,两组步态参数较治疗前都有改善,但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P均〈0.05,从数据说明,观察组改善较对照组步态改善更明显。结论应用Bobath法康复治疗并采用踝足矫形器和药物治疗,在降低肌张力,对步态的改善作用效果明显优于单纯应用Bobath法康复治疗组。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PNF技术的步态训练提高偏瘫患者的步行能力。方法24例偏瘫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12例。两组患者均接受物理治疗,作业治疗及传统康复治疗等。此外治疗组还接受PNF技术的步态训练。结果治疗组患者接受8周治疗后进行有效评价,运动功能、ADL能力有明显改善(P〈0.01);步行功能也取得了显著疗效(P〈0.05)。结论以PNF技术的步态训练为主的治疗方法,有助于偏瘫患者恢复或改善步行能力。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早期床边运动疗法联合髋周肌肉抗阻训练对全髋关节置换(THA)患者患髋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某院2018年1月~2019年6月的65例THA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n=33)和对照组(n=32)。对照组术后行常规的早期床边运动疗法,实验组在此基础上联合髋周肌肉抗阻训练,观察两组患者的步态、髋功能。结果:术后3个月,实验组的步长及步速比对照组大(P0.05),髋功能Harris评分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术后早期床边运动疗法联合髋周肌肉抗阻训练对THA患者增加康复训练可明显改善患者的步态功能,促进患髋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在矫正镜前步行状态下,运用神经和肌肉刺激器对脑卒中偏瘫步速的作用。方法选择病程&gt;3个月,初次发病的58例脑血管意外患者,有行走能力但伴有步态明显异常和步行缓慢者,随机分成研究组30例与对照组28例。两组均常规药物治疗、常规康复运动训练和步态矫正训练等。研究组对偏瘫步态患者在步行时,结合运用神经和肌肉刺激器在患下肢摆动前期时兴奋其臀大肌,在患下肢支撑期时刺激其腘绳肌,对照组在静态立位用神经和肌肉刺激器刺激患侧腘伸肌和臀大肌。两组治疗前后均用足印法评测步行6 m的步速;用Holden评定步行能力,用Brunnstrom评定下肢运动功能。结果通过4周治疗后,患下肢运动功能、Holden步行能力、步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步行状态下运用神经和肌肉刺激器对偏瘫Holden步行能力和步速的提高较静态立位下进行神经和肌肉刺激器治疗相比更明显。步行状态下运用神经和肌肉刺激器对提高偏瘫步速的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A型肉毒杆菌毒素(Botulinum toxin A, BTX-A)联合Bobath技术治疗脑卒中患者痉挛期踝关节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将63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BTX-A联合Bobath康复治疗组(治疗组)和Bobath康复治疗组(对照组),以治疗前后患者关节活动度(Range of motion, ROM)、改良的Ashworth评分(Modified Ashworth scale, MAS)及步态变化作为疗效评价指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各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周后,治疗组ROM值、MAS评分及步速、步长、步宽较治疗前均显著改善(P<0.05);4周后,治疗组ROM测量值、MAS评分及步速、步长、步宽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BTX-A联合Bobath技术可快速缓解下肢痉挛,显著改善脑卒中患者痉挛期踝关节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节律性听觉刺激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步态和平衡的影响。方法 选取7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入节律性听觉刺激。比较两组患者康复效果的差异,并采用肢体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评分)和Berg平衡量表(Berg评分)评价两组患者肢体运动能力及平衡能力的变化,采用步态分析系统比较两组患者跨步长度、步速、步频和时间对称性的变化。结果 (1)观察组康复优良率为91.43%,对照组仅有77.14%,观察组康复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2)观察组锻炼前后FMA评分分别为(42.53±6.83)分和(75.68±9.53)分,Berg评分分别为(20.65±5.68)分和(42.52±7.54)分;对照组锻炼前后FMA评分分别为(42.38±6.54)分和(68.52±8.24)分,Berg评分分别为(20.46±5.52)分和(36.85±6.18)分,观察组FMA评分和Berg评分改善幅度高于对照组(P<0.05);(3)观察组锻炼前后跨步长度为(32.52±4.32)cm和(50.42±5.32)cm,步速为(2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