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87篇
  免费   568篇
  国内免费   661篇
耳鼻咽喉   11篇
儿科学   13篇
妇产科学   11篇
基础医学   557篇
口腔科学   736篇
临床医学   833篇
内科学   357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122篇
特种医学   140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1017篇
综合类   1123篇
预防医学   146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372篇
  1篇
中国医学   429篇
肿瘤学   43篇
  2024年   32篇
  2023年   142篇
  2022年   85篇
  2021年   121篇
  2020年   108篇
  2019年   110篇
  2018年   80篇
  2017年   107篇
  2016年   153篇
  2015年   178篇
  2014年   235篇
  2013年   282篇
  2012年   403篇
  2011年   513篇
  2010年   360篇
  2009年   334篇
  2008年   333篇
  2007年   317篇
  2006年   351篇
  2005年   372篇
  2004年   321篇
  2003年   278篇
  2002年   184篇
  2001年   159篇
  2000年   102篇
  1999年   78篇
  1998年   65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 毫秒
81.
Objective:to observe the effects of two main isoflavones,daidzein and genistein on the bone-nodule formation in rat calvaria osteoblasts in vitro.Methods:Osteoblasts obtained from newborn Sprague-dawley rat calvarias were cultured for several generations.The second generation cells were cultured in Minimum Essential Medium supplemenmted with ascorbic acid and Na-beta-glycerophosphate for several days,in the presence of daidzein and genistein,with or without the estrogen receptor antagonist ICI 182780.Number of nodules was counted at the end of the incubation period(day 20) by staining with Alizarin Red S calcium stain.The release of osteocalcin,as a marker of osteoblast activity,was also determined on day 7 and 12 during the incubation period.Results: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the numbers of nodules were both increased by incubation with daidzin and genistein,17β-estradiol was used as a positive control and proved to be a more effective inducer of the increase in bone-nodules formation than daidzein and genisterin.The release of osteocalcin into culture media was also increased in the presence of daidzein and genistein,as well as 17β-estradiol on day 7 and day 12(day 12 were higher).The estrogen receptor antagonist ICI 182780 completely blocked the genistein-and 17β0estradiol-induced increase of nodule numbers and osteocalcin release in osteoblasts.Howerver,the effects induced by daidzein could not be inhibited by ICI 182780.Conclusion:These findings suggest that geinistein can stimulate bone-nodule formation and increase the release of osteocalcin in rat osteoblasts.The effects,like those induced by 17β-estradiol,are mediated by the estrogen receptor dependent pathway,Daidzin also can stimulate bone-nodule formation and increase the release of osteocalcin in rat osteoblasts,but it is not,at least not merely,mediated by the estrogen receptor dependent pathway.  相似文献   
82.
骨康含药血清对新生大鼠成骨细胞增殖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从细胞分子学角度探讨骨康方防治骨质疏松症的作用机理。方法:通过体外分离和培养成骨细胞体系,运用MTT法分别测定骨康含药血清、罗盖全含药血清、空白血清对新生大鼠成骨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用5%和10%的血清培养第7天时三组的0D值均为最高,而20%的血清培养第5天时骨康血清组和罗盖全血清组的OD值最高。结论:骨康含药血清有恒定的促进新生大鼠成骨细胞增殖的作用。实验研究结果^[1]已经证实,骨康方能提高实验动物的骨矿含量和骨密度,改善生物力学性能,调节体内激素水平,具有促进骨形成和抑制骨吸收的双重作用。  相似文献   
83.
近几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利用体外成骨细胞分离培养技术开展实验研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经实验证实,体外培养的成骨细胞具有与体内成骨细胞一样的生物特性,能很好地反映成骨细胞的功能活动特点。这就为采用体外成骨细胞分离培养技术深入研究骨发生和生长机制、充分认识其与外界环境间的相互作用提供了理论基础。现把目前国内利用体外成骨细胞分离培养技术开展的基础研究综述如下。1体外成骨细胞分离培养的组织来源体外成骨细胞培养首先要确定提供种子细胞的组织,它一般由研究者的研究目的所决定。从大鼠的乳鼠颅顶骨处分离成骨细胞是目前最…  相似文献   
84.
牛煅烧骨与体外培养兔骨膜成骨细胞的相容性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目的 观察煅烧骨与培养的兔骨膜成骨细胞的组织相容性,为将复合物植入骨缺损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采用取材丰富的牛松质骨经脱脂、脱蛋白、煅烧等工艺处理制成的煅烧骨(true bone ceramic,TBC)为载体,将体外培养的兔骨膜成骨细胞复合到TBC,4,10和20d取材,行扫描电镜观察。设对照组。结果 4d后,煅烧骨面及孔内即有了细胞贴附生长,20d全部长满,有胶原纤维形成,对照组则没有。结论 煅烧骨与成骨细胞有良好的组织相容性。  相似文献   
85.
孕酮对离体胎鼠头盖骨成骨细胞增殖与分化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从细胞、基因水平探讨孕酮对成骨细胞增殖及分化的影响。方法:胎鼠头盖骨成骨细胞在体外经不同浓度(10-9mol/L~10-6mol/L)的孕酮作用后,对其细胞增殖、碱性磷酸酶(ALP)活性、骨钙素mRNA表达、骨钙素分泌及骨小结形成进行检测分析。结果:(1)孕酮对成骨细胞增殖无明显促进作用;(2)孕酮增加细胞ALP活性;(3)孕酮提高骨钙素mRNA表达及骨钙素的分泌,孕酮对骨钙素基因表达的刺激作用呈剂量依赖性;(4)孕酮增加骨小结形成的数量及面积。结论:孕酮对离体胎鼠头盖骨成骨细胞的分化具有多重促进效果,但对细胞的增殖无影响。  相似文献   
86.
目的:选择较理想的骨移植替代物。方法:抽取实验组家兔骨髓2mL分离出间质细胞,在特殊培养液中进行体外诱导.增殖成成骨细胞种植于同种异体骨表面进行培养4周后,将细胞和同种异体骨复合移植物植入实验兔节段性尺骨缺损中。另取12只家兔单纯植入同种异体骨作为对照组,观察16周。结果:经碱性磷酸酶染色阳性,Chfα1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阳性,Von Kossa染色显示骨小结,表明骨髓间质细胞在体外成功诱导成成骨细胞。动物实验表明植入体周同无炎性细胞浸润.伤口Ⅰ期愈合,术后7周开始出现骨痂,11周出现桥梁骨痂,术后16周达到骨性愈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此复合移植物生物相容性好,有较强的骨诱导作用,是比较理想的骨移植替代物。  相似文献   
87.
目的:研究健骨二仙丸对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成骨细胞定向分化及其成骨活牲的影响.方法:采用标准Ficoll-Hypaque技术分离人脐血MSCs,以地塞米松、β-磷酸甘油和维生素C为辅剂定向诱导成骨细胞,碱性磷酸酶、骨矿化结节、骨钙素及上清钙含量与Ⅰ型胶原作为成骨细胞鉴定与活性评价的指标.另以健骨二仙丸或健骨二仙丸合地寒米松、β-磷酸甘油与维生素C为辅剂诱导,用正常培养液作为空白对照,15 d后观测对比上述相关指标.结果:健骨二仙丸不能单独诱导MSCs向成骨细胞转化,对MSCs成骨细胞诱导前后的细胞形态无任何影响.定向成骨细胞诱导后,健骨二仙丸能显著提高其标志性产物碱性磷酸酶、骨矿化结节和上清钙、骨钙素以及Ⅰ型胶原的表达.结论:健骨二仙丸作为补肾益气药能促进MSCs成骨细胞定向转化,提高其成骨活性.  相似文献   
88.
将岩虫匀浆液经反相浓缩、凝胶过滤和亲和柱层析获得活性组分,在体外用MTS/PMS(氮兰四唑盐/吩嗪硫酸甲酯)方法筛选抗菌肽,再分别用MTS/PMS方法和ELISA—AFP(甲胎蛋白)方法检测其对人肝癌细胞株HepG2增殖、AFP分泌及对正常大鼠成骨细胞株MC3T3-E1增殖的影响。结果表明,纯化的岩虫抗菌肽为组成型碱性蛋白(MW8.1kDa,pI8.6),不同浓度抗菌肽对肝癌细胞增殖和AFP的分泌均有抑制作用,抑制作用大小与抗菌肽浓度呈正相关性;对正常成骨细胞未见明显的抑制和杀伤作用。  相似文献   
89.
李娟  吴贺勇  唐井钢 《热带医学杂志》2006,6(1):13-16,F0003
目的探讨含补肾中药-骨灵丸大鼠血清对体外培养成骨细胞(OB)矿化功能及骨桥蛋白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取SD乳鼠颅骨,采用改良胰酶-胶原酶消化法分离培养;根据血清药理学的方法制备含不同剂量(高、中、低剂量)骨灵丸血清,并以空白组(灌喂生理盐水)为阴性对照、雌二醇(E2,10-8 mol/L)组为阳性对照;将制备好的各组血清分别加入第二代OB的培养液中进行培养,采用Westem-blot及RT-PCR的方法观察补肾中药血清对OB骨桥蛋白及基因表达的影响,利用茜素红染色方法测定矿化结节形成的数量。结果含骨灵丸(中、高剂量组)血清均能上调OB骨桥蛋白及基因的表达,使钙结节的数目增加,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空白对照组及补肾中药低剂量组对骨桥蛋白表达及矿化结节的形成无影响。结论骨灵丸可上调骨桥蛋白基因的表达,这可能是骨灵丸促进钙结节形成、影响骨代谢的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90.
目的对大肠杆菌表达的hBMP2在小鼠体内进行剂量依赖性研究,并观察其在大鼠和家兔体内异位诱导成骨情况,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大鼠、家兔股部肌袋植入rhBMP21.5和3.0mg,植入后1、2、4周取材观察成骨情况;小鼠股部肌袋植入100~1000μg的rhBMP2,植入后1、2、3周取材,行组织学检查,成骨量分析,碱性磷酸酶和钙含量测定。结果大鼠植入1.5mgrhBMP2植入2周、家兔3.0mgrhBMP2植入4周表现为高效成骨活性。rhBMP2小鼠体内诱导成骨实验表现为成骨量,碱性磷酸酶活性和钙含量显著的剂量依赖性。结论原核表达的hBMP在小鼠、大鼠和家兔体内有高效的诱导成骨活性,小鼠体内实验rhBMP2表现为明显的剂量依赖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