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75篇
  免费   40篇
  国内免费   20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15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36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446篇
内科学   614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54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50篇
综合类   665篇
预防医学   188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291篇
  1篇
中国医学   57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38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36篇
  2015年   41篇
  2014年   112篇
  2013年   109篇
  2012年   126篇
  2011年   179篇
  2010年   173篇
  2009年   170篇
  2008年   169篇
  2007年   135篇
  2006年   134篇
  2005年   118篇
  2004年   108篇
  2003年   86篇
  2002年   64篇
  2001年   64篇
  2000年   39篇
  1999年   41篇
  1998年   38篇
  1997年   36篇
  1996年   40篇
  1995年   47篇
  1994年   41篇
  1993年   46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29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20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21.
经皮穿刺锁骨下静脉途径安置永久型心脏起搏器 ,方法简单、迅速可靠 ,可插入多条导线 ,使复杂的方法成为一项相对简单的操作技术 ,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但若操作不当也可发生损伤锁骨下静脉、气胸、血胸和空气栓塞等并发症 ,严重时可危及生命。我院近年来经锁骨下静脉途径安置永久型心脏起搏器12 2台 ,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2 0 0 0年 1月~ 2 0 0 3年 1月经锁骨下静脉途径共安置永久型心脏起搏器 12 2例 ,男 65例 ,女 5 7例 ,年龄 31岁~ 96岁 ,平均 5 2岁± 8.1岁。右锁骨下静脉途径 118例 ,左锁骨下静脉 4例 (单腔ICD 2例…  相似文献   
22.
据报道[1]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的患者心理健康水平低于正常人.为此,本文作者试图再度验证这一结果,并作如下报道。1对象和方法1.1对象系我科2004年6月~2006年4月心脏起搏器门诊的随访患者115例为起搏器组,其中男性75例、女性40例,年龄43~83岁、平均为(56.23±8.34)岁。心室单腔起搏方式(VVI/VVIR)23例,房室顺序起搏方式(DDD/DDDR)92例,病窦综合征45例,房室传导阻滞(Ⅲ°、Ⅱ°)36例,双结病变30例,其它4例。所有的患者心功能均在Ⅰ-Ⅱ级(NYHA),肝肾功能正常。均具有小学以上文化,并排除植入起搏器前有抑郁表现及严重躯体疾病者。对…  相似文献   
23.
1997年5月-2009年6月。我科共安置永久性心脏起搏器96例,对缓慢型心律失常病人取得良好效果,在安置永久性心脏起搏器的前后,在护理组的序贯工作中,保证了植入术的安全性和高效性。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4.
美国心脏病学杂志网络版上一份报告表示,伊伐布雷定——选择性离子流抑制剂,可有效防止糖尿病患者心绞痛发作。该临床开发项目已涉及患者约3000名,其中535名患有糖尿病和稳定性冠状动脉疾病。  相似文献   
25.
26.
心脏起搏技术应用于临床已有40余年历史,随着科学的进步和工艺水平惊人的提扁,如今心脏起搏器已发展为融汇当代高新技术,更趋生理,独具功效的高科技治疗产品,发挥着独特的和其他方法不可替代的疗效。对严重缓慢心律先常是重要和唯一有效的治疗手段,对室上性和室性心动过速是一个可供选择的治疗方法,也是在严重缓慢心律失常基础上发生室速和/或室颤导致晕厥或猝死的有效预防措施。近40年来全世界已有数百万患者植入永久性心脏起搏器,经济发达国家中,每百万人口每年起搏器用量达423台之多,  相似文献   
27.
28.
目的评价起搏电极的植入途径及永久起搏器的类型.方法选择1987~1999年安置的80例永久起搏器患者.结果经颈外静脉植入电极6例,手术时间为256±75分;经头静脉植入电极48例,手术时间为247±65分(P>0.05);经锁骨下静脉途径植入电极26例,手术时间为118±35分(P均<0.01).其中,AAI型3例(4%),DDD型5例(6%),VVI型72例(90%).结论经锁骨下静脉植入起搏电极,方法简单,组织损伤小,手术时间短,优于其它途径.VVI型起搏器在我国仍然是主要使用的起搏器.  相似文献   
29.
1 临床资料 女性 ,35岁 ,病案号 :2 5 880 6 .主因头晕、间断黑蒙 3m o入院 .于 1998- 0 9- 11因着凉“感冒”,体温 39℃就诊 ,治疗 4d体温降至正常 ,渐出现头晕、胸闷、反复黑蒙 ,无晕厥、抽搐 ,无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 .曾做心电图 :窦性心动过缓 ,心率 34次· min- 1 ,诊为“心肌炎”,经营养心肌治疗效果不佳 ,为进一步诊治入院 .既往体健 ,无冠心病、糖尿病史 .查体 :体温 36 .4℃ ,脉搏 37次· min- 1 ,血压 17.3/9.3k Pa,呼吸 18次· min- 1 .神清 ,无紫绀 ,无颈静脉怒张 .双肺呼吸音清楚 .心界不大 ,心率 37次· min- 1 ,律齐 ,无杂…  相似文献   
30.
中医院开展心脏起搏器植入术67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在中医院开展心脏起搏器植入的适应证、手术方式及并发症。方法 对67例植入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起搏适应证以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和房室传导阻滞为主,非生理性起搏77.6%,生理性起搏22.4%,右锁骨下静脉穿刺插入电极为92.5%,并发症10.496,其中有起搏器综合征、感染、局部血肿等。结论 中医院心脏起搏病人中以老年病人为主,植入心脏起搏器是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