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466篇
  免费   997篇
  国内免费   696篇
耳鼻咽喉   148篇
儿科学   53篇
妇产科学   108篇
基础医学   1085篇
口腔科学   236篇
临床医学   1978篇
内科学   1669篇
皮肤病学   61篇
神经病学   787篇
特种医学   999篇
外国民族医学   18篇
外科学   1106篇
综合类   4997篇
预防医学   2063篇
眼科学   389篇
药学   1581篇
  23篇
中国医学   944篇
肿瘤学   914篇
  2024年   140篇
  2023年   417篇
  2022年   334篇
  2021年   436篇
  2020年   407篇
  2019年   379篇
  2018年   227篇
  2017年   321篇
  2016年   383篇
  2015年   442篇
  2014年   694篇
  2013年   744篇
  2012年   1047篇
  2011年   1124篇
  2010年   1047篇
  2009年   1191篇
  2008年   1420篇
  2007年   1197篇
  2006年   1044篇
  2005年   1167篇
  2004年   923篇
  2003年   759篇
  2002年   613篇
  2001年   544篇
  2000年   410篇
  1999年   317篇
  1998年   240篇
  1997年   206篇
  1996年   194篇
  1995年   144篇
  1994年   154篇
  1993年   98篇
  1992年   97篇
  1991年   84篇
  1990年   72篇
  1989年   52篇
  1988年   34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17篇
  1985年   17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55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48 毫秒
81.
激素对股骨头微血管及组织细胞的影响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目的通过建立激素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动物模型,研究股骨头微血管密度(microvas-culardensity,MVD)和股骨头组织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探讨长期大剂量使用糖皮质激素引起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机制。方法健康日本白兔40只,1.86~2.21kg,平均2.06kg。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31只,对照组9只。实验组每周皮下注射醋酸氢化泼尼松8mg/kg,对照组每周皮下注射生理盐水0.32ml/kg。在实验的第4、8和12周分别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的股骨头行微血管墨汁灌注,研究股骨头MVD的变化;制作半薄切片,在透射电镜下分别观察实验组和对照组的股骨头组织细胞的超微结构。拍摄兔耳背微血管网观察用药前后的变化。结果实验组双侧股骨头松质骨和密质骨的单位面积内MVD与对照组相比在用药3个月后明显下降(P<0.01)。兔耳背微血管网随用药时间的延长逐渐变稀疏。股骨头各系组织细胞内均发现有脂质堆积;骨细胞核膜失去连续性、碎裂,染色质溶解;血管内皮细胞内出现脂滴,胞膜结构不完整,可见明显的裂隙,线粒体肿胀、变圆,结构不清;脂肪细胞异常肥大,核内出现脂滴,并压迫小静脉,管腔变窄;小静脉内可见红细胞相互重叠呈“缗线状”。结论骨内压升高是激素性骨坏死病理过程中的一个表现,与肥大的脂肪细胞压迫小静脉有关。长期大剂量使用糖皮质激素可抑制  相似文献   
82.
生精丸治疗男性不育60例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生精丸对男性不育的治疗作用.方法选择120例男性不育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分别给予生精丸和五子衍宗丸治疗.治疗前后以WLJY-9000伟力彩色精子质检系统进行精液参数分析,并检测血液睾酮(T)水平,同时观察病人服用生精丸期间有无明显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精子密度、活率、活力以及运动参数和睾酮水平等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痊愈率、显效率及总有效率亦高于对照组(P<0.05),且服药期间无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生精丸有从整体上纠正精液异常的功效,能使病人精子数量、质量、睾酮水平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83.
胃癌动态增强MRI表现与肿瘤血管形成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目的 探讨胃癌动态增强MRI强化表现与肿瘤血管形成的关系。方法 对 30例胃癌组织切片进行CD34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分析癌组织微血管密度 (MVD)和癌细胞VEGF的表达情况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并将动态增强MRI强化表现和扫描所获参数 (最大强化率 ,CERmax)与MVD、VEGF进行相关性研究。结果  30例胃癌组织的MVD平均值为(4 2 95± 14 79)个 /视野 ,范围为 13 0 0~ 6 8 2 5个 /视野。VEGF低表达 30 % (9/ 30 ) ,高表达 70 % (2 1/30 )。MVD和VEGF表达与有无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 (P <0 0 5 ) ,与组织分化程度、有无浆膜层受侵无关 (P >0 0 5 )。MVD与胃癌TNM各分期密切相关 (P <0 0 5 )。TNM分期中Ⅰ期与Ⅳ期间VEGF表达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5 )。VEGF高表达者MVD值 [(4 7 30± 14 16 )个 /视野 ]与VEGF低表达者MVD值 [(32 81± 11 2 5 )个 /视野 ]间差异有显著意义 (t=- 2 716 ,P =0 0 11)。CERmax与MVD呈正相关 (r=0 5 5 6 ,P =0 0 0 14 )。微血管的分布及形态与胃癌动态增强表现的不规则强化及分层强化类型存在一致性。CERmax与VEGF蛋白表达无明显相关性 (t=- 0 84 7,P =0 4 0 4 )。结论 胃癌动态增强MRI表现反映了胃癌微血管的分布和形态。动态增强MRI可  相似文献   
84.
胸部螺旋CT最大密度投影重建的参数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胸部螺旋CT最大密度投影(MIP)重建合理的扫描和重建参数。方法6例煤工的尸检离体肺脏制成充气固定肺标本,分别行不同参数组合的螺旋CT扫描,包括层厚1.5mm,2mm,4mm及8mm,重建间隔1mm,3mm,5mm;曝光量150mA,100mA;螺距1.5;滤过算法包括标准、锐利和平滑3种。每组图像均行MIP重建,重建厚度为12.5mm~13mm,比较不同参数MIP重建图像对支气管血管束的显示。结果a)曝光量对MIP重建图像的影响甚微,150mA、100mA两组剂量MIP无显著性差异(P>0.05);b)重建算法对MIP重建无显著影响。c)扫描层厚影响MIP图像,以薄层(1.5mm)扫描重建为最佳,1.5mm、2mm、4mm层厚MIP图像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8mm层厚与前4者MIP图像有显著性差异(P<0.01)。d)重建间隔影响MIP重建效果,8mm层厚扫描,1mm和5mm重建间隔重建图像MIP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影响MIP重建的参数主要为扫描层厚和重建间隔,薄层扫描可获得理想的MIP图像,随层厚的增加,减小重建间隔有利于获得理想的MIP图像。建议以中等层厚(4mm)扫描,小重建间隔(1.5mm,2mm)行MIP重建。  相似文献   
85.
纤支镜局麻加镇静剂取出支气管异物1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患龚某,男,59岁,咳嗽、咳痰伴低热二月,自述二个月前食鸡爪可能误入气管后出现剧烈呛咳,即去当地医院就诊,胸部X线检查未发现异常,以后反复剧烈咳嗽、咳痰,胸闷、气急,痰色从白变黄,偶带血丝,同时伴畏寒、低热;有吸烟史,400支/年。体格检查:一般情况可,体温36.5℃,两肺呼吸音粗,无明显阳性体征。实验室检查:血常规正常,胸片示:右下肺近心端小片状密度增高影(图1),  相似文献   
86.
目的 :探讨胃癌组织中微血管密度 (MVD)与胃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 -P法和抗人因子Ⅷ相关抗原 (FⅧ -RAg)的抗体 ,标记 6 8例胃癌组织中的微血管 ,检测MVD。分析其与胃癌组织学类型、分化水平、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结果 :6 8例胃癌组织中FⅧ -RAg阳性表达 5 2例 ,占 76 .4 7%。FⅧ -RAg和MVD与分化水平、浸润深度 (P <0 .0 1)及淋巴结转移 (P <0 .0 0 1)密切相关。不同组织学类型中FⅧ-RAg的表达具有显著相关性 (P <0 .0 1) ,而MVD则与胃癌组织学类型无显著差异 (P >0 .0 5 )。 结论 :血管生成对胃癌的发展具有一定作用 ,FⅧ -RAg的检测和MVD可作为判断胃癌恶性程度和预后的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87.
88.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最主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是糖尿病病人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近年来,我们采用排毒保肾汤治疗本病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9.
90.
肺癌术后结肠转移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病人 男,80岁。刺激性咳嗽、痰中带血6个月。查体:双肺底可闻及哮鸣音.余无阳性体征,胸部CT见右肺下叶4.5cm×5.5cm类圆形分叶状软组织密度影,并可见胸膜凹陷征: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未见异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