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90篇
  免费   475篇
  国内免费   261篇
耳鼻咽喉   81篇
儿科学   54篇
妇产科学   205篇
基础医学   390篇
口腔科学   143篇
临床医学   1022篇
内科学   628篇
皮肤病学   177篇
神经病学   95篇
特种医学   324篇
外国民族医学   10篇
外科学   841篇
综合类   2571篇
预防医学   350篇
眼科学   101篇
药学   818篇
  16篇
中国医学   292篇
肿瘤学   1008篇
  2024年   107篇
  2023年   335篇
  2022年   236篇
  2021年   227篇
  2020年   166篇
  2019年   153篇
  2018年   88篇
  2017年   132篇
  2016年   147篇
  2015年   204篇
  2014年   334篇
  2013年   308篇
  2012年   437篇
  2011年   432篇
  2010年   428篇
  2009年   408篇
  2008年   785篇
  2007年   641篇
  2006年   455篇
  2005年   590篇
  2004年   449篇
  2003年   357篇
  2002年   288篇
  2001年   223篇
  2000年   218篇
  1999年   146篇
  1998年   188篇
  1997年   141篇
  1996年   119篇
  1995年   120篇
  1994年   67篇
  1993年   46篇
  1992年   27篇
  1991年   35篇
  1990年   27篇
  1989年   25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经肛门切除低位直肠间质瘤并肛瘘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男,57岁.因排便排尿困难、便条变扁、腹部不适1年,加重1个月于2006-02-26入院.无便血.肛诊:膀胱截石位1点、距肛缘外3 cm处见一直径约2 mm外瘘口,有少许脓性分泌物溢出,可扪及指向肛管的索条状物.  相似文献   
82.
侵袭性垂体腺瘤因其向周围组织结构呈浸润性生长,故本病手术全切除率低,复发率高。本文对侵袭性垂体腺瘤病人术前海绵窦受侵程度的神经影像学判定标准、术后肿瘤细胞分子生物学标志方面的进展进行综述,为临床诊断、治疗及预后判断等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3.
目的 研究山莨菪碱(ADM)对大鼠通气机所致肺损伤(VILI)的防护作用.方法 将36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实施麻醉和气管切开后,吸入空气进行机械通气,通气时间均为4h.A组为对照组,进行常规通气,潮气量8ml/kg,呼吸频率40/min;B组为致伤组,进行大潮气量通气,潮气量40ml/kg,呼吸频率20/min;C组为ADM防护组,分别在通气开始前24、12h及通气开始后0h经尾静脉注射ADM(15mg/kg),潮气量和呼吸频率同B组.每小时行1次动脉血气分析.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的中性粒细胞计数,测定左肺湿/干(W/D)值,血清和BALF中TNF-α、IL-1β水平,血清和肺组织中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观察肺脏的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 B组大鼠氧合指数(PaO2/FiO2)较A、C组显著下降,BALF中性粒细胞计数显著增加,左肺W/D值较A、C组显著升高.B组大鼠血清和BALF中TNF-α、IL-1β水平较A组显著增高,而C组较B组显著降低.C组大鼠血清和肺组织中MDA水平较B组显著下降,而SOD水平较B组显著升高.组织病理学显示B组大鼠肺脏内较A、C组有更多的中性粒细胞浸润和肺泡壁结构的破坏.结论 ADM通过其抗炎和抗氧化作用对大鼠VILI起防护作用.  相似文献   
84.
目的 通过与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比较,评价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检测和液基细胞学检查在宫颈病变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2004年12月~2006年12月在解放军总医院行HR-HPV和液基细胞学检查及电子阴道镜下宫颈活组织病理检查的690例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90例患者中液基细胞学与病理组织学检查的符合率为: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22.34%(42/188),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58.33%(56/96),宫颈癌100%(16/16).细胞学结果 示良性细胞改变75例;不典型鳞状细胞(ASC)、LSIL、HSIL和宫颈癌者分别为315、188、96、16例,其HR-HPV阳性率分别为53.96%(170/315)、77.12%(134/188)、80.21%(77/96)和100%(16/16).经阴道镜下多点活检病理组织学诊断为炎症、上皮内瘤变Ⅰ级和(或)湿疣(CIN Ⅰ/HPV)、CIN Ⅱ/CIN Ⅲ、宫颈浸润癌者分别为425、81、157和27例,其HR-HPV阳性率分别为43.29%(184/425)、74.93%(60/81)、91.72%(144/157)和92.5%(25/27).此外,413例HR-HPV阳性者中,病理学≥CIN Ⅰ/HPV者占55.45%(229/413);277例HR-HPV阴性者中,病理学为炎症者占87.01%(241/277),≥CIN Ⅰ/HPV者占12.99%(36/277),而36例≥CIN Ⅰ/HPV者中CIN Ⅱ/CIN Ⅲ和宫颈浸润癌仅占5.42%(15/277).315例ASC中,HR-HPV阳性者170例,病理学≥CIN Ⅰ/HPV占41.76%(71/170),其中CIN Ⅱ/CIN Ⅲ和宫颈浸润癌占69.01%(49/71);HR-HPV阴性145例,病理学≥CIN Ⅱ/CIN Ⅲ者仅占4.83%(7/145),炎症占90.34%(131/145).结论 HR-HPV和液基细胞学检查是筛查宫颈病变的有效方法 ,二者结合有利于宫颈病变的分流管理,提高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85.
转移是膀胱癌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且早期以淋巴结转移为主。T2 期膀胱癌约 50%淋巴管内有癌细胞,T3 期几乎全部淋巴管内有癌细胞。残存的肿瘤细胞淋巴管浸润是肿瘤切除术后复发的根源,明显的淋巴结转移更是患者预后不良的重要危险因素。然而膀胱癌淋巴管浸润和淋巴结转移的  相似文献   
86.
无张力性吊带术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无张力阴道吊带术(tension-free vaginal tape,TVT)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疗效。方法13例经尿动力学检查证实为压力性尿失禁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经阴道前壁行无张力阴道吊带术,低平截石位,经阴道前壁向上穿刺尿道两侧间隙,从耻骨上腹壁引出TVT吊带,调整张力,关闭切口。结果手术时间15~45min,平均35min。13例随访6~24个月,平均13个月,12例治愈,1例改善,无尿失禁复发或排尿困难。结论TVT操作简单,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治疗压力性尿失禁疗效好。  相似文献   
87.
肺大疱是一种局限性的肺气肿,可因先天发育形成或支气管内活瓣阻塞而形成张力性囊腔或巨型空腔。位于肺周边的肺大疱在X线下易被误诊为气胸。2003年冬季我院诊治l例巨大肺大疱疾病,叙述如下。  相似文献   
88.
目的研究大肠癌的发病情况、病理类型及临床表现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该院1987~2006年经大肠镜及病理检查确珍的大肠癌病例,对比性分析老年组(≥60岁)和非老年组(〈60岁)前10年(1987~1996年)及后10年(1997~2006年)大肠癌发病特点。结果后10年大肠癌发病率显著上升,主要以老年组增高为主,非老年组增加不明显。老年组与非老年组大肠癌的发病部位相同,依次为直肠、左半结肠、右半结肠,最好发的部位为直肠、乙状结肠。病理类型仍然为肿块型、溃疡型和浸润型。血便、黏液脓血便仍然是大肠癌最常见的临床表现。结论20年间大肠癌发病率迅速上升,前10年仅占26.2%,后10年占73.8%,老年组发病率明显增高。老年组与非老年组其发病部位、病理类型、临床表现差异均无显著性。  相似文献   
89.
妊娠并发疱疹样脓疱病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 31岁 ,彝族。因妊娠 4个月余 ,全身皮肤红斑、脓疱、脱屑、痒痛伴发热 10d ,于 2 0 0 2年 7月 2 1日收住院。患者于 10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 ,体温高达 39 5℃ ,且双手背、上臂出现红斑、脓疱、痒痛 ,当时未诊治 ,之后病变迅速波及全身 ,持续不退 ,来我院就诊。发病后精神不振、纳差、睡眠不佳 ,尿量少 ,大便正常、关节疼痛。既往无银屑病病史及相关家族史。身体检查 :体温 37 6℃ ,脉搏 10 4次 ,血压 95 /75mmHg(1mmHg =0 133kPa)。一般状况差 ,中度贫血貌 ,心肺部检查无异常发现 ,腹部如孕 5个月。全身皮肤有散在或融合成大片状…  相似文献   
90.
目的 探讨薄层斜轴位扫描在判断子宫恶性肿瘤宫颈浸润范围中的价值. 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5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子宫恶性肿瘤患者的MRI资料,比较普通轴位、旁矢状位及薄层斜轴位T2WI 3种扫描方法对判断子宫恶性肿瘤宫颈浸润范围的准确性. 结果 普通轴位、旁矢状位和薄层斜轴位T2WI判断宫颈病变浸润范围的准确性分别为77.36%、60.38%和92.45%.普通轴位与旁矢状位相比(χ2=3.56,P>0.05),两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薄层斜轴位与旁矢状位比较(χ2=15.13,P<0.05),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薄层斜轴位与普通轴位比较(χ2=4.71,P<0.05),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对于宫颈病变浸润程度和范围的准确评价,薄层斜轴位扫描是一种非常必要而且有用的方法,应在常规轴位扫描的基础上加扫薄层斜轴位,提高宫颈病变浸润程度和范围判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