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29篇
  免费   53篇
  国内免费   17篇
耳鼻咽喉   14篇
儿科学   27篇
妇产科学   33篇
基础医学   55篇
口腔科学   18篇
临床医学   381篇
内科学   197篇
皮肤病学   20篇
神经病学   94篇
特种医学   133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177篇
综合类   545篇
预防医学   132篇
眼科学   5篇
药学   183篇
  2篇
中国医学   50篇
肿瘤学   3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44篇
  2020年   40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59篇
  2014年   75篇
  2013年   66篇
  2012年   107篇
  2011年   108篇
  2010年   94篇
  2009年   86篇
  2008年   121篇
  2007年   131篇
  2006年   211篇
  2005年   310篇
  2004年   170篇
  2003年   84篇
  2002年   65篇
  2001年   48篇
  2000年   34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81.
患者男,55岁。以突发头晕15天,加重伴行走不稳、恶心、呕吐4天为主诉入院。体检:神清,精神差,认知力、记忆力、计算力正常;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颈软,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左2.5 mm、右2.5 mm。对光反射灵敏,闭目难立症阳性,加强实验(+),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血常规、肝、肾功能及电解质未见明显异常。胸部X线及腹部B超未见明显异常。MRI:平扫示左侧小脑半球一类圆形长T1、等和长T2不均匀信号影;DWI呈不均匀略高信号,病变周围脑组织内见  相似文献   
82.
目的探讨左右两侧大脑半球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8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照梗死部位分为左侧大脑半球脑梗死组152例和右侧大脑半球脑梗死组130例,分别对2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比较。结果左侧脑梗死组的发病率、入院时NIHSS评分和GCS评分、病死率高于右侧脑梗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左侧大脑中动脉支配区脑梗死发病率高于右侧大脑中动脉支配区脑梗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侧大脑半球急性脑梗死发病率高于右侧,且病情重、病死率高,提示不同侧大脑半球脑梗死的临床特点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83.
<正>患者,女,65岁,因左腰背部可复性包块2年入院,2年前患者首次无意中发现左侧腰背部1无痛性肿块,质软、约鸡蛋大小,站立时出现,俯卧位或右侧卧消失,无恶心、呕吐,无腹痛、腹胀、腹泻,无肛门停止排气、排便等。期间未就医求治。今因肿块增大约苹果大小,伴麻木、胀痛就诊。既往有腰椎手术、左侧腰部受伤史。查体:腰椎(L3-4)左侧可见陈旧性瘢痕,站立位时左侧腰背部可见1肿块(上方为12肋  相似文献   
84.
<正>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60岁,既往患高血压10年,脑干出血后1年(头颅CT显示,图1),遗留语言含糊、左侧肢体活动不利,主因"自觉身体内部肌肉震颤1月余加重7d"入院。体检:血压138/80mm Hg(1mm Hg=0.133kPa),神志清,语言含糊,高级神经活动正常。双侧瞳孔直径3mm,对光反射灵敏,右眼不能外展,左眼外展内收较差,双眼可见旋转性震颤,右侧鼻唇沟浅,伸舌居中,右侧额纹浅。左侧肢体肌力Ⅳ级,肌张力正常,腱反射(++),左侧病理征(+)。感觉对  相似文献   
85.
患者,女,22岁,因“咳嗽、痰血伴发热一月”于2018年7月31日入院。入院时查体:端坐呼吸,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双肺呼吸音低,HR 120次/分,律齐,叩诊心界扩大。胸部CT示:左下肺部分膨胀不全、心包积液;胸部增强CT示中纵隔占位伴心包、左侧胸腔积液,右肺动脉受累(见图1)。倾向恶性可能性大。血浆凝血酶原时间测定14.3 S,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47.7 S,INR1.22,血浆D-二聚体15.83 ug/mL。血CEA0.25 ug/L,CA125:455.3 U/mL。  相似文献   
86.
目的 探讨不同侧大脑中动脉(MCA)急性脑梗死对免疫系统的不同影响. 方法 选择中山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自2006年1月至2013年2月收治的99例急性MCA大面积梗死患者,按梗死部位分为左侧脑梗死组(n=51)和右侧脑梗死组(n=48),分别对2组患者起病后第1天、第3天、第7天的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及各分类白细胞比例、1周内肺部感染情况、1周内体温、1个月或出院时患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和改良Rankin评分等进行比较. 结果 2组患者肺炎感染率、1周内体温情况、1月内NIHSS评分及改良Rankin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未按肺炎分层时2组患者白细胞数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按肺炎分层后,2组无肺炎患者中性粒细胞及淋巴细胞1周内变化趋势呈现出明显不同. 结论 未感染肺炎的左侧和右侧MCA脑梗死患者急性期白细胞变化趋势不完全相同,提示不同侧MCA脑梗死引起免疫抑制的机制可能不同.  相似文献   
87.
目的报道机械瓣膜置换术后患者左侧旁道射频消融的经验。方法分析瓣膜置换术后患者左侧旁道射频消融的影像学和导管操作的特点,以及消融术前后的注意事项。结果 3例患者(男1例,女2例),年龄为32,46,46岁,分别为二尖瓣置换术后(2例)和主动脉瓣与二尖瓣联合换瓣术后(1例),均行心内电生理检查诊断为经左侧旁道折返的顺向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分别经主动脉逆行法(2例)和穿房间隔法(1例)射频消融治疗成功。结论换瓣术后患者的左侧旁道可考虑经导管射频消融治疗。  相似文献   
88.
病例资料患者,男,36岁,因"发现肛周肿块3个月"而收入院。查体:一般情况可,心、肺及腹部未见异常;左侧腹股沟可触及2个肿大的淋巴结,分别约2.0 cm×2.0 cm和3.0 cm×1.0 cm大。专科检查:截石位1点距肛门3 cm处可触及2个肿块,分别约1.0 cm×1.5 cm和1.0 cm×1.0 cm大,质地硬,局部压痛,皮肤表面无糜烂。直肠肛管指诊未见异常。盆腔MRI检查示:  相似文献   
89.
1病例资料患者64岁,汉族,身高155 cm,体重75 Kg,BMI:31.2(肥胖),G5P5(均为顺产),糖尿病史6年,规律服药,血糖控制正常。2014年10月因“绝经14年、阴道流血1年”就诊我院。诉近1年出现间断性阴道流血,量少、暗红色,无腹痛。就诊当地医院,考虑为老年性阴道炎,给予口服止血药物后阴道流血停止;近1月再次出现阴道流血,妇科B  相似文献   
90.
目的 观察可视双腔支气管导管(DLT)在胸腔镜手术中气道管理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在马鞍山市人民医院行择期胸腔镜手术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普通左侧DLT)和试验组(可视左侧DLT),各30例。静脉快速麻醉诱导后分别置入DLT,对照组通过听诊法完成定位,试验组通过导管壁内置摄像头完成定位。待定位完成后行纤维支气管镜确认,记录插管定位用时,计算插管一次到位成功率,术中使用纤维支气管镜次数;观察并记录插管后的血流动力学变化,记录插管定位后气道损伤、术中肺萎陷情况及术后咽痛、声嘶、咳嗽等发生率。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插管定位用时明显缩短,插管一次到位成功率高,术中使用纤维支气管镜的次数少。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插管后即刻和插管后5分钟平均动脉压较低、心率较慢(P<0.05);术后咽痛、咳嗽等并发症的发生率亦下降(P<0.05),试验组插管定位后发现1例隆突及支气管轻度损伤,而对照组有5例隆突及支气管轻、中度损伤。结论 可视双腔支气管导管插管可安全应用于胸腔镜手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