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5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73篇
儿科学   15篇
基础医学   108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94篇
内科学   25篇
神经病学   52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18篇
综合类   105篇
预防医学   2篇
眼科学   4篇
药学   11篇
中国医学   34篇
肿瘤学   10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41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43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43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39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2 毫秒
71.
目的:观察电针结合丰富环境对局灶性脑梗死大鼠梗死灶周围皮质巢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线栓法阻断大鼠大脑中动脉,制备MCAO局灶性脑梗死大鼠模型,分别予以标准环境,丰富环境以及电针结合丰富环境等不同处理,14d后取材。采用Western blot检测图像分析技术测定周围皮质巢蛋白的表达。结果:针刺结合丰富环境组巢蛋白表达明显高于丰富环境组(P〈0.01),标准环境组明显低于丰富环境组(P〈0.01)。结论:电针与丰富环境联合具有协同增效作用,可显著提高局灶性脑梗死大鼠梗死灶周围皮质巢蛋白表达。  相似文献   
72.
背景:目前临床应用扩增的神经干细胞治疗神经系统疾病仍在探索阶段。目的:探讨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帕金森病的有效性以及安全性。方法:取12周人胚胎脑组织体外培养扩增,计数5×106-2×107制作成混悬液4-6 mL,通过腰穿、颈动脉注射途径植入30例帕金森病患者体内,1次/周,共3次。移植前后进行统一帕金森病评定量表(UPDRS)、修正 Hoehn-Yahr 分级量表、帕金森病 Schwab & England 日常活动分级量表评分。移植前后检测和评估血尿常规、肝功、肾功、不良反应。结果与结论:12周龄胚胎培养的神经干细胞可在体外稳定扩增,并且具有分化为神经元、星形胶质细胞和少突胶质细胞的能力。通过随访发现神经干细胞移植能有效控制帕金森病病理进程、恢复受损脑功能,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无明显并发症。可见应用体外长期扩增的人类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帕金森病是可行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73.
背景:肿瘤干细胞理论认为肿瘤中存在一小部分具有无限增殖潜能和自我更新能力,能够分化为成熟细胞表型的干细胞样细胞,对肿瘤发生、增殖、侵袭起关键作用。目的:建立体外分离、培养与鉴定星形胶质细胞瘤干细胞的方法。方法:采用直接培养法分离培养星形胶质细胞瘤干细胞。参照神经干细胞培养条件,进行体外培养。观察其增殖、分化并进行巢蛋白、CD133免疫细胞化学鉴定和诱导分化后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胶质纤维酸性蛋白及O4免疫细胞化学鉴定。结果与结论:培养7-10d,可形成大量悬浮生长巢蛋白及CD133免疫阳性的神经球,经诱导分化后细胞呈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胶质纤维酸性蛋白或O4免疫阳性。提示星形胶质细胞瘤中存在具有神经干细胞特性的肿瘤干细胞。CD133和巢蛋白是星形胶质细胞瘤干细胞重要的表面标记,可以用于星形胶质细胞瘤干细胞的分离。  相似文献   
74.
解俊领  张玥  黄小杰  臧奕 《解剖学报》2012,43(5):581-587
目的 对比大鼠早期胚胎神经干细胞( NSCs)与永生化神经干细胞系C17.2(C17.2-NSC)定向分化为神经元潜能的差异,确立适用于诱导NSCs定向分化为神经元高内涵药物筛选的NSCs筛选模型. 方法 C17.2-NSC、17d胚胎海马NSCs(E17-NSC)及11d胚胎大脑皮层NSCs(E11-NSC)均设定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与实验组的细胞在含有2% (v/v) B27的DMEM/F12培养液中,分别经0μmol/L和1μmol/L维甲酸(RA)在37℃、5%CO2常规培养条件下诱导分化5d,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对照组与实验组中NSCs或前体细胞特异性标志蛋白巢蛋白(Nestin)及神经元特异性标志蛋白βⅢ微管蛋白(Tuj1)表达量的差异. 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C17.2-NSC经1μμmol/L RA诱导后未定向分化为神经元,而E17-NSC及E11-NSC经1μmol/L RA诱导后可有效定向分化为神经元. 结论 相对于C17.2-NSC,大鼠早期胚胎NSCs定向分化为神经元的潜能更强,适用于诱导NSCs定向分化为神经元的高内涵药物筛选.  相似文献   
75.
CD133免疫磁珠分选脑肿瘤干细胞及其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从人脑肿瘤组织中分离、培养、纯化和鉴定脑肿瘤干细胞(BTSCs),探讨CD133免疫磁珠分选方法获取BTSCs的可行性及BTSCs的生物学特性.方法:留取人脑胶质母细胞瘤新鲜标本,分离获得脑肿瘤细胞.应用CD133免疫磁珠分选方法纯化BTSCs;流式细胞仪检测分选阳性率;神经球计数法分析CD133+/-亚群细胞神...  相似文献   
76.
目的探讨黄芪注射液对缺血后脑组织神经干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方法 45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对照组和黄芪组;通过夹闭大脑中动脉建立脑缺血模型。黄芪组于建模前12 h及建模后1~10 d每天腹腔注射黄芪注射液(10 ml/kg);假手术组和对照组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建模3 d、7 d、10 d应用免疫组化和图像分析技术检测脑组织巢蛋白(Nestin)及其与星形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或微管相关蛋白2(MAP2)共同表达的阳性细胞数。结果 (1)与假手术组比较,对照组和黄芪组Nestin阳性细胞数显著增高(均P<0.05);黄芪组各时间点Nestin阳性细胞数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2)黄芪组各时间点Nestin-GFAP及Nestin-MAP2阳性细胞数显著多于对照组(均P<0.05)。(3)对照组和黄芪组各时间点Nestin-GFAP阳性细胞数明显多于Nestin-MAP2阳性细胞数(均P<0.05)。结论黄芪注射液能促进脑组织Nestin表达,并促进神经干细胞分化为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且以神经胶质细胞为主。  相似文献   
77.
目的 探讨H2S在心肺复苏后脑损伤中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取SD雄性大鼠45只,随机(随机数字法)分为:(1)假手术组(A组)5只;(2)复苏组(B组),按自主循环恢复(restoration of spontaneous circulation,ROSC)后6、12、24、72 h分四个亚组,各5只;NaHS处理组(C组),亚组同B组.分别同时测定脑组织含水量、大鼠脑皮质H2S含量,免疫组化计数海马区巢蛋白(Nestin)阳性细胞并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eurodeficit score,NDS).结果 B组中脑组织H2S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72 h恢复正常水平.与B组比较,C组的脑组织含水量减少(P<0.05或P<0.01),Nestin表达增加(P<0.05或P<0.01).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改善(P<0.05或P<0.01),苏木精-伊红(HE)染色表明C组中脑组织海马区病理损伤轻于B组.结论 内源性H2S可能参与心肺复苏后脑损伤的发生发展过程,小剂量外源性H2S可通过降低脑组织含水量,增加海马区Nestin的表达,发挥脑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8.
目的:动态观测电针运动区对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大鼠海马内巢蛋白(Nestin)和神经生长因子β(NGFβ)的影响,探讨头针治疗缺血性中风的神经再生机制。方法:用线栓法制作大鼠MCAO模型,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针刺组。横木行走实验检测神经功能障碍的改变;Western blot检测Nestin的表达;实时定量RT-PCR方法检测海马组织NGF mRNA基因表达变化。结果:随治疗时间的延长针刺组横木行走实验评分呈升高趋势,在第14天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时间点针刺组大鼠海马巢蛋白表达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提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针刺组大鼠NGF mRNA基因表达显著提高(P0.01)。结论:电针运动区能显著上调大鼠海马组织Nestin蛋白及NGF mRNA基因表达,促进神经再生,加快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79.
秋水仙素对大鼠基底前脑Nestin阳性神经元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侧脑室注射秋水仙素后基底前脑巢蛋白 (Nestin)阳性神经元的表达情况。方法  4 8只成年SD大鼠侧脑室注射 1%秋水仙素或生理盐水 10 μl,分别于术后 12h、2 4h、3d、5d、7d和 14d处死动物。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基底前脑Nestin阳性神经元的表达情况。结果 秋水仙素注射后的 2 4h基底前脑的Nestin阳性神经元急骤减少到最低 ,然后逐渐恢复 ,至术后第 14天基本恢复正常。结论 秋水仙素可导致基底前脑的Nestin阳性神经元一过性减少  相似文献   
80.
采用体外培养不同时间的神经干细胞球 ,间接荧光法标记神经巢蛋白 (nestin) ,以流式细胞术检测神经干细胞球中表达nestin细胞的情况。结果显示 :在培养不同时间的细胞群体中均检出 nestin阳性细胞 ,培养 7d、1月、3月和 6月的细胞群含nestin阳性细胞数百分比分别为 (4 2 .2± 7.6) %、(4 1.7± 7.3 ) %、(3 3 .8± 12 .9) %和 (3 7.1± 5 .0 ) % ,几个时间点的细胞群体所含的 nestin阳性细胞数的百分比之间无显著性差异。提示 ,在体外培养条件下 ,神经干细胞群体可能通过自我更新和分化的调控 ,保持 nestin阳性细胞于一种较为恒定的比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