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268篇
  免费   1371篇
  国内免费   1183篇
耳鼻咽喉   81篇
儿科学   190篇
妇产科学   142篇
基础医学   1642篇
口腔科学   325篇
临床医学   3903篇
内科学   1924篇
皮肤病学   131篇
神经病学   378篇
特种医学   1100篇
外国民族医学   16篇
外科学   1006篇
综合类   5543篇
预防医学   1965篇
眼科学   125篇
药学   2203篇
  19篇
中国医学   1390篇
肿瘤学   739篇
  2024年   163篇
  2023年   562篇
  2022年   592篇
  2021年   585篇
  2020年   573篇
  2019年   506篇
  2018年   325篇
  2017年   474篇
  2016年   576篇
  2015年   732篇
  2014年   1024篇
  2013年   1072篇
  2012年   1443篇
  2011年   1651篇
  2010年   1331篇
  2009年   1282篇
  2008年   1657篇
  2007年   1310篇
  2006年   1039篇
  2005年   1223篇
  2004年   806篇
  2003年   794篇
  2002年   590篇
  2001年   467篇
  2000年   331篇
  1999年   326篇
  1998年   228篇
  1997年   188篇
  1996年   154篇
  1995年   166篇
  1994年   155篇
  1993年   77篇
  1992年   107篇
  1991年   103篇
  1990年   79篇
  1989年   63篇
  1988年   20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4篇
  1965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61.
目的 检测脂多糖作用于树突状细胞前后TLR2、3、4基因的表达情况。方法 从外周血分离单核细胞,加入rhGM-CSF及rhIL-4,培养的第6天,实验组加入脂多糖刺激24h,对照组不加。分别提取细胞总RNA,行半定量RT-PCR,产物进行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结果 单核细胞经GM-CSF及IL-4诱导7d后的DC表达较高水平TLR2、3、4。脂多糖刺激24h后,TLR2、3、4表达下降,TLR4几乎测不到。结论 树突状细胞在受脂多糖刺激前后TLRs的表达有显著变化,推测和它的功能成熟有关。  相似文献   
62.
63.
目的:了解定量感觉检查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诊断方面的应用。方法:使用温度觉分析仪,振动觉分析仪及肌电图诱发电位仪,用改良的“Marstock”方法测定30例正常人与50例2型糖尿病(T2DM)患者肢体进行温度觉,振动觉及神经传导速度((NCV)测定。结果:糖尿病患者的温度觉,振动觉显著高于年龄匹配的正常人,糖尿病患者的温度觉,振动觉异常明显高于神经传导速度的异常,提示小神经纤维受损比大神经纤维更常见。结论:定量感觉检查对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的诊断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64.
目的构建以HGF为目的基因、以EGFP为报告基因的非融合蛋白真核表达载体pCMV-HGF-IRES-EGFP,并观察HGF基因在原代培养的大鼠骨骼肌细胞中的表达。方法利用BamHI单酶切质粒pcDNA3-HGF,得到HGF基因片段,将其正向插入到真核表达载体pCMV-IRES-EGFP的CMV后方BamHI的单克隆位点。脂质体介导转染至原代培养的大鼠骨骼肌细胞,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EGFP的表达,并用ELISA法检测HGF的表达情况。结果构建了HGF的非融合蛋白真核表达载体pCMV-HGF-IRES-EGFP,转染原代培养的大鼠骨骼肌细胞24~72h后,见30%的细胞表达EGFP。ELISA检测细胞培养液证实转染后第1天即有HGF的表达,第4天HGF浓度为(5402.0±227.9)ng/L。结论成功构建了非融合蛋白真核表达载体pCMV-HGF-IRES-EGFP,其在原代培养的大鼠骨骼肌细胞中能有效表达。  相似文献   
65.
Survivin转录变异体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survivin各转录变异体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与其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技术,对77例胃恶性肿瘤患者的肿瘤组织、正常胃黏膜的成对标本进行mRNA定量检测。结果在检测患者肿瘤组织中野生型survivin、survivin-2B与survivin-△Ex3的表达量均显著高于其对应正常胃黏膜组织中的表达量(P<0.01)。在胃癌组织中,survivin的表达率为100%(77/77),survivin-2B的表达率为79.8%(61/77),survivin-△Ex3的表达率为64.9%(50/77)。survivin高表达组患者的生存率明显低于低表达组(P<0.01)。结论Survivin的3个转录变异体中,野生型survivin对胃癌患者预后具有重要的评估价值。  相似文献   
66.
环缩酚肽抑制视网膜表达VEGF及PECAM基因和血管增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两种环缩酚肽衍生物(Hep-A和Hep-B)对氧诱导的小鼠视网膜表达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细胞黏附分子(PECAM;ICAM-1;VCAM-1)基因的影响及血管增生的变化.[方法]建立氧诱导的血管增殖性视网膜病变模型,12 d开始给小鼠皮下注安慰剂(第1组,n=7)、Hep-A 10 mg/kg(第2组,n=6)或者Hep-B 10 mg/kg(第3组,n=6),每天两次.5 d后取出左侧眼,分离视网膜并抽提RNA,用荧光定量PCR测出上述基因含量,并分别求出每个靶基因与标准基因S16含量的比率;右眼经心脏荧光素灌注后取眼球做视网膜平铺片,用图像分析软件定量计算视网膜新生血管的面积.[结果]视网膜中VEGF/S16的mRNA比率为:第1组(0.554±0.050),第2组(0.355±0.037),第3组(0.287±0.051);PECAM/S16为:第1组(2.050±0.249),第2组(1.228±0.153),第3组(1.027±0.210).经ANOVA分析,第2组和第3组分别与第1组比较,视网膜中VEGF基因表达分别减少36%和48.2%(P=0.001);PECAM基因表达分别减少40.1%(P<0.05)和49.9%(P<0.01);而VCAM-1和ICAM-1表达无明显差异.视网膜平片检测视网膜新生血管面积:第1组为(1.06±0.03)mm2/眼,第2组为(0.17±0.01)mm2/眼,第3组为(0.11±0.01)mm2/眼;经ANOVA分析,第2组和第3组分别与第1组比较,视网膜新生血管的面积明显减少(P<0.001).[结论]两种环缩酚肽衍生物均抑制氧诱导的小鼠视网膜表达VEGF和PECAM基因,并抑制其形成视网膜新生血管.  相似文献   
67.
低氧及运动致大鼠骨骼肌形态学改变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观察低氧及低氧复合运动时,大鼠体重及腓肠肌显微、超微结构的变化,旨在探讨低氧状态下适当运动对骨骼肌的影响。方法建立大鼠低氧及低氧复合运动模型,运用光镜及透射电镜观察大鼠腓肠肌显微、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低氧复合运动组较低氧安静组大鼠体重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低氧复合运动组骨骼肌结构正常,线粒体数量增加,骨骼肌纤维增粗,毛细血管增生。结论低氧复合适当的运动能够维持骨骼肌的正常形态,增强骨骼肌的有氧代谢,起到保护骨骼肌的作用,从而提高骨骼肌的低氧适应能力,促进低氧习服。  相似文献   
68.
Survivin高表达于绝大多数恶性肿瘤,研究结果显示其通过抗凋亡、调节细胞周期、促进血管形成等途径参与肿瘤的发生和发展。我们通过运用实时定量RT-PCR法检测膀胱癌组织中Sur-vivinmRNA的表达,探讨其与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及预后之间的关系。[第一段]  相似文献   
69.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是起源于造血干细胞的恶性克隆性疾病。约90%~95%CML患者具有费城染色体(Pniladelphia.Pn)。其分子基础是9号染色体上的o-abl基因易位到22号染色体上的bcr基因上形成新的基因嵌合体-bcr/abl融合基因,即t(9;22)(q34;q11)。  相似文献   
70.
HBV前S1蛋白在乙型肝炎中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曾平  胡娟  都海燕 《四川医学》2006,27(5):486-487
目的 了解HBV感染者血清中PreS1蛋白与HBV-DNA之间的关系,以及对乙型肝炎诊断的价值。方法 应用ELISA方法对739例血清进行HBVM检测(包括PreS1蛋白),并与HBV-DNA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比较分析。结果 在HBsAg(+),HBeAg(+),HBcAb(+)模式中PreSl、HBV-DNA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69.3%和97.6%,PreSl的总检出率为36.3%,HBV-DNA的总检出率为58.7%,经过对二者的配对χ^2检验,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05),经过相关回归分析,r=0,8732,y=-9.9534+1.2553x。结论 PreS1、HBV-DNA的阳性检出率呈显著正相关,PreS1蛋白可作为HBV感染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