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3190篇
  免费   12497篇
  国内免费   9375篇
耳鼻咽喉   1964篇
儿科学   3205篇
妇产科学   3831篇
基础医学   8142篇
口腔科学   1043篇
临床医学   60778篇
内科学   50211篇
皮肤病学   1772篇
神经病学   7287篇
特种医学   9733篇
外国民族医学   660篇
外科学   14190篇
综合类   114629篇
预防医学   53609篇
眼科学   3114篇
药学   53566篇
  695篇
中国医学   34768篇
肿瘤学   1865篇
  2024年   1855篇
  2023年   6979篇
  2022年   5891篇
  2021年   8161篇
  2020年   8399篇
  2019年   8268篇
  2018年   3787篇
  2017年   7655篇
  2016年   8713篇
  2015年   10635篇
  2014年   21704篇
  2013年   20828篇
  2012年   26310篇
  2011年   27624篇
  2010年   25531篇
  2009年   24191篇
  2008年   27762篇
  2007年   24916篇
  2006年   23510篇
  2005年   22839篇
  2004年   16777篇
  2003年   14214篇
  2002年   12255篇
  2001年   10876篇
  2000年   8366篇
  1999年   7328篇
  1998年   6571篇
  1997年   6545篇
  1996年   5960篇
  1995年   5379篇
  1994年   4597篇
  1993年   3150篇
  1992年   2075篇
  1991年   1566篇
  1990年   1415篇
  1989年   1215篇
  1988年   399篇
  1987年   306篇
  1986年   201篇
  1985年   117篇
  1984年   67篇
  1983年   32篇
  1982年   22篇
  1981年   16篇
  1979年   9篇
  1977年   6篇
  1958年   9篇
  1957年   5篇
  1956年   9篇
  1954年   1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21.
目的探讨急诊ICU洋葱伯克霍尔德菌(Burkholderia cepacia)感染的分布与耐药性。方法选取2013-2017年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急诊ICU收治的患者为研究对象,统计洋葱伯克霍尔德菌感染患者感染部位分布及原发疾病等临床资料,分析洋葱伯克霍尔德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结果 2013-2017年医院急诊ICU共收治患者7 553例,305例发生洋葱伯克霍尔德菌感染,感染率为4.04%; 5年间,洋葱伯克霍尔德菌感染率呈现逐渐上升的变化趋势(χ~2=7.363,P<0.001);标本类型以痰液为主,占59.67%;洋葱伯克霍尔德菌感染原发疾病为呼吸系统疾病患者103例占33.77%;5年间,洋葱伯克霍尔德菌对于阿米卡星、庆大霉素、氨曲南、头孢曲松、头孢替坦的耐药率均呈现逐渐增高趋势(χ~2=35.089,48.656,8.833,30.513,77.580,P<0.001)。对左氧氟沙星、美罗培南、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的耐药率均低于40.00%。结论原发疾病为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出现洋葱伯克霍尔德菌感染的风险较大,标本来源以痰液占比较高,洋葱伯克霍尔德菌耐药性较为严重。  相似文献   
22.
目的:观察血府逐瘀汤合温胆汤加减联合西药治疗高血压颈动脉硬化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聊城市中医院收治的高血压颈动脉硬化患者9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左旋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口服,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血府逐瘀汤合温胆汤加减口服。观察患者血压、血脂控制情况,测定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斑块面积、血管皮内皮功能、血清蛋白酶分子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后的血压SBP、DBP及血脂TG、TC、LDL-C等指标更低(P<0.05);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IMT厚度、斑块面积明显缩小(P<0.05),血管内皮功能指标ET-1、AngⅡ、TXB2水平明显降低,NO水平明显升高(P<0.05);血清CatK、MMP-9水平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8.70%明显低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1.74%(P<0.05)。结论:血府逐瘀汤合温胆汤加减联合西药更利于控制高血压颈动脉硬化患者的血压,调节脂质代谢,改善血管内皮功能,降低血清蛋白酶分子的含量,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23.
24.
目的观察研究个体化延续护理在高血压护理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在本院2015年4月至2017年5月间收治的高血压患者中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86例进行此次分组护理,依据抽签法进行分组,对照组43例均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43例则加以实施个体化延续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舒张压为(82.3±7.4)mm Hg、收缩压为(133.6±4.8)mm Hg,与对照组比较控制效果更为理想(P <0.05)。对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以及护理满意评分进行对比,结果也提示观察组所得效果更为显著(P <0.05)。结论对高血压患者实施个体化延续护理可进一步提高患者的血压控制水平,同时也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患者的患病痛苦,提高其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故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5.
26.
27.
慢性病电子健康档案是开展慢性病防控的基础,但在建立和管理过程中需要不断完善。该文分析建立慢性病电子健康档案的意义以及管理现状,探讨并提出积极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28.
目的探究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实施不同降压治疗方案的临床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78例妊娠期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9例。对照组应用硫酸镁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应用硝苯地平、酚妥拉明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血压、肾功能指标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4.87%高于对照组的79.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29,P<0.05)。治疗后,研究组收缩压、舒张压、血尿素氮、尿酸水平分别为(131.25±10.26)mm Hg(1 mm Hg=0.133 kPa)、(81.27±5.34)mm Hg、(3.47±0.37)mmol/L、(41.24±7.49)μoml/L,均低于对照组的(146.41±11.41)mm Hg、(88.62±6.45)mm Hg、(4.63±0.54)mmol/L、(55.32±8.12)μom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5.13%(2/39)低于对照组的23.08%(9/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86,P<0.05)。结论妊娠期高血压患者应用联合用药方案治疗,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安全性较高,可应用。  相似文献   
29.
康博士信箱     
《健康指南》2020,(2):69-72
如何控制脑梗复发?康博士:我今年87岁,患高血压接近30年,长期服降压药,平安至今。CT检查为多发性腔隙性脑梗死、脑白质病。请问,如何控制脑梗复发?湖北省天门市夏XX夏读者:虽然很多脑梗塞患者已经得到了积极有效的治疗,但是在治疗之后不久就会反弹,一旦复发,将会比第一次更为严重。脑梗塞这种疾病为什么容易复发呢?采取何种措施才能更好、更有效地预防脑梗塞的复发,这是许多患者及其家属最关心的问题。  相似文献   
30.
对当前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和机构面临的体系不健全、政府投入不充分、事业发展不平衡、人才缺失和能力不足、缺乏系统的理论指导、体系的碎片化严重、与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衔接不力、机构内部内生动力和活力不足以及体系治理能力不足等问题做了讨论分析,以期进一步分析在健康中国战略和事业单位机构改革等宏观环境变化所带来的机遇以及疾控体系的发展策略和具体措施,促进疾病预防控制事业在改革中谋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