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0554篇
  免费   3700篇
  国内免费   1554篇
耳鼻咽喉   165篇
儿科学   557篇
妇产科学   351篇
基础医学   2248篇
口腔科学   349篇
临床医学   29793篇
内科学   5179篇
皮肤病学   418篇
神经病学   1390篇
特种医学   3848篇
外国民族医学   34篇
外科学   10315篇
综合类   37322篇
预防医学   7153篇
眼科学   1399篇
药学   16797篇
  161篇
中国医学   16907篇
肿瘤学   1422篇
  2024年   598篇
  2023年   2057篇
  2022年   1912篇
  2021年   2597篇
  2020年   2620篇
  2019年   2614篇
  2018年   1155篇
  2017年   2299篇
  2016年   2666篇
  2015年   3231篇
  2014年   6538篇
  2013年   6629篇
  2012年   8711篇
  2011年   9806篇
  2010年   9213篇
  2009年   8647篇
  2008年   9221篇
  2007年   8161篇
  2006年   7331篇
  2005年   7556篇
  2004年   6114篇
  2003年   5143篇
  2002年   4242篇
  2001年   3417篇
  2000年   2439篇
  1999年   1855篇
  1998年   1695篇
  1997年   1545篇
  1996年   1346篇
  1995年   1035篇
  1994年   845篇
  1993年   493篇
  1992年   481篇
  1991年   445篇
  1990年   382篇
  1989年   388篇
  1988年   97篇
  1987年   116篇
  1986年   67篇
  1985年   48篇
  1984年   22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65年   2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伯基特淋巴瘤(Burkitt lymphoma)由Burkitt 1959年首先报道,是发生于儿童和青少年的高度恶性肿瘤。本瘤具有独特的临床和形态学特征,发展快,病程短,恶性程度高,预后差。现将我院诊治的1例牙龈伯基特淋巴瘤病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2.
目的研究探讨PDCA循环管理对减少呼吸内科静脉置管患者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5月至2013年10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96例静脉置管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98例患者。对照组进行常规的护理方法,观察组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利用PDCA循环管理对其进行护理。观察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患者家属的满意度,收集数据用统计学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分别为33.7%、5.0%观察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家属的满意度分别为89.8%,98.0%,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PDCA循环管理可以有效地减少呼吸内科静脉置管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同时可提高患者家属满意度,这有利于增强医患之间的良好关系,其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3.
目的探究静脉药物配制不合理医嘱的临床干预措施,为患者合理用药提供保障。方法对未进行临床干预的静脉药物配制中心4200份静脉输液医嘱进行分析研究,对不合理医嘱进行归纳总结,并进行干预。抽取进行干预措施后静脉药物配置中心4200份静脉输液医嘱单进行对比研究,分析不合理医嘱。结果静脉药物配制中心不合理医嘱335份,其中药物配置不合理112份,占总抽样单的2.67%,不合理药物配伍主要有溶剂选择不合理、药物配伍禁忌以及药物剂量不当等,干预后药物配置不合理由2.67%下降为0.2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充分地利用静脉药物配伍中心平台,尽可能发挥审核医嘱职能,及时纠正临床不合理医嘱,减少不合理药物配置现象,为患者身体健康及生命安全提供有效保障。  相似文献   
84.
目的:提高静脉留置针使用有效期,保证心血管患者得到及时用药,有效开放静脉抢救通道。方法:建立了心血管患者静脉留置针的临床护理路径(Clinical Nursing Pathway,CNP)。选择我院2018年1-12月期间接诊的静脉留置针心血管患者为研究对象,共100例,随机分组,即对照组(50例,常规护理)与实验组(50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辅以临床护理路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包括留置时间、不良反应情况、患者满意度等。结果:护理后,两组患者留置时间无明显差异,但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静脉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满意度、一次性置管成功率高于对照组,而非计划性拔管率则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血管患者静脉留置针护理中辅以临床护理路径,可减少不良反应,预防静脉炎,延长置管时间,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优选。  相似文献   
85.
目的探讨钨针电刀在耳内镜鼓膜修补手术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8年8月-2019年8月住院行耳内镜鼓膜修补的患者85例。其中采用外耳道皮瓣刀行外耳道内切口的40例为对照组,采用钨针电刀行外耳道内切口的45例为观察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手术中和手术后效果。结果观察组比较对照组切口时间短、切口出血量少、术中镜头擦拭次数少、术中止血海绵粒使用量小,两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t=-13.6、-9.0、-7.6、-12.8、P<0.05);两组患者在术后愈合时间,外耳道狭窄程度方面差别不大,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缺点是电刀使用过程中会产生烟雾,需要助手辅助吸引烟雾。结论钨针电刀小巧灵活,精细准确,具有减少切口出血,缩短手术时间的优点,适合在耳内镜外耳道手术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6.
目的:观察电芒针透刺治疗心神失养型焦虑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心神失养型焦虑症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治疗组患者用电芒针透刺治疗,对照组患者用常规针刺治疗,疗程4周。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焦虑自评量表(SAS)、脑电超慢涨落图(EFG)技术检测乙酰胆碱Ach(S5)、多巴胺DA(S11)水平来进行疗效观察。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HAMA评分、SA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Ach(S5)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多巴胺DA(S11)水平均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为73.33%,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电芒针透刺治疗焦虑症疗效优于常规针刺疗法。  相似文献   
87.
88.
目的:观察曲马多复合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对高血压病患者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及心钠素的影响。 方法:于2004-12/2005-12选择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骨科有1年原发性高血压病史并择期行股骨头置换术或股骨骨折内固定术的患者40例为观察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静脉自控镇痛组,每组20例。患者均知情同意并自愿参加。所有病例在手术过程中均采用静吸复合全麻。对照组患者术毕回病房常规镇痛,当患者自述疼痛难忍时肌注哌替啶50mg/次。静脉自控镇痛组患者清醒拔管后开始行静脉自控镇痛。术毕静脉给予曲马多100mg+盐酸格拉司琼3mg为负荷量。静脉自控镇痛液配方为曲马多900mg+芬太尼0.3mg+盐酸格拉司琼3mg加生理盐水稀释至150mL。采用放免法测定术前、术毕、术后24,48h血浆肾素活性,血管紧张素Ⅱ及心钠素浓度;监测心率、血压;并进行术后8,12,24及48h的目测类比评分比较。 结果:所有患者均完成手术,并进入结果分析。(1)两组高血压患者术前肾素活性,血浆血管紧张素Ⅱ及心钠素值分别高于正常参考值[肾素活性:(0.42&;#177;0.37)mg/(L&;#183;h),血浆血管紧张素Ⅱ:(40.2&;#177;12.0)ng/L,心钠素:(379.00&;#177;76.60)ng/L]。静脉自控镇痛组患者术毕、术后24,48h时肾素活性、血浆血管紧张素Ⅱ低于术前;术毕、术后24h时肾素活性、血浆血管紧张素Ⅱ值显著低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术毕、术后24h的心钠素高于术前,而静脉自控镇痛组患者术后各时点心钠素差异无显著性意义。静脉自控镇痛组术毕、术后24h心钠素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对照组患者术后8,12,24,48h的目测类比评分显著低于静脉自控镇痛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3)静脉自控镇痛组术毕、术后24h时由于疼痛缓解,收缩压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术后48h收缩压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结论:术后曲马多复合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能有效减轻患者疼痛,抑制应激反应,降低高血压患者骨科手术后肾素活性,血管紧张素Ⅱ及心钠素值,维持血液动力学稳定。  相似文献   
89.
[目的]对静脉输注操作中的排气法进行改进,使其更适合护理工作.[方法]同1名护理人员对相同病人分别用两种排气法进行静脉输注.[结果]改进的静脉输注排气法最大限度地缩短了操作时间,提高了排气一次成功率,同时减少了药物的丢失量.[结论]改进后的静脉输注排气法有很大的实用性和可行性,提高了一次性排气成功率,缩短了操作时间,使整个操作更连贯,方便.  相似文献   
90.
王沛  李晓红 《人民军医》2006,49(7):432-433
2003年以来,我们采用深静脉留置管行胸腔积液引流治疗结核性胸膜炎22例,疗效满意。1临床资料1.1一般情况22例中,男21例,女1例;年龄(22±4)岁。右侧胸腔积液16例,左侧胸腔积液6例,均为中等至大量积液,且处于进展期。所有病例均根据症状、体征,X线胸片、B超、胸腔积液常规检查,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