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688篇
  免费   1538篇
  国内免费   564篇
耳鼻咽喉   363篇
儿科学   222篇
妇产科学   329篇
基础医学   467篇
口腔科学   260篇
临床医学   3417篇
内科学   1884篇
皮肤病学   424篇
神经病学   776篇
特种医学   754篇
外国民族医学   35篇
外科学   3351篇
综合类   8152篇
预防医学   1822篇
眼科学   308篇
药学   3344篇
  54篇
中国医学   1672篇
肿瘤学   3156篇
  2024年   237篇
  2023年   913篇
  2022年   793篇
  2021年   980篇
  2020年   834篇
  2019年   832篇
  2018年   458篇
  2017年   684篇
  2016年   785篇
  2015年   831篇
  2014年   1360篇
  2013年   1405篇
  2012年   1679篇
  2011年   1774篇
  2010年   1615篇
  2009年   1548篇
  2008年   2188篇
  2007年   1828篇
  2006年   1386篇
  2005年   1603篇
  2004年   1247篇
  2003年   1217篇
  2002年   897篇
  2001年   751篇
  2000年   624篇
  1999年   450篇
  1998年   457篇
  1997年   368篇
  1996年   289篇
  1995年   236篇
  1994年   134篇
  1993年   112篇
  1992年   68篇
  1991年   63篇
  1990年   48篇
  1989年   51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1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目的探讨喉癌患者血小板表面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纤维蛋白原受体(PAC-1)、血小板P-选择素(CD62P)阳性表达率以及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复发的关系。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间在我院耳鼻喉科手术治疗的116例喉癌患者,随访≥2年,并选取同期在我院体检的健康人群60例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法检测外周血PAC-1和CD62P阳性率,并分析与临床病理特征、复发的关系。结果喉癌患者PAC-1和CD62P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7.82±1.76)%和(22.87±3.13)%,明显高于健康人群(P<0.05);而且在喉癌患者PAC-1表达和CD62P表达呈正相关性(r=0.238,P<0.05)。T3-T4分期或N2-N3分期患者PAC-1和CD62P阳性表达率高于T1-T2分期或N0-N1分期患者(P<0.05)。另外远处转移组PAC-1和CD62P阳性表达率高于未发生转移组(P<0.05);随访期间有24例患者复发,复发率为20.69%。复发喉癌患者PAC-1、CD62P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7.02±0.85)%和(21.84±1.17)%,明显高于未复发的喉癌患者(P<0.05)。经Logistics回归分析,PAC-1和CD62P是喉癌患者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PAC-1和CD62P阳性表达率与喉癌患者T分期、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密切相关,同时可作为喉癌局部复发、区域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22.
对2014年1例初诊为河南省本地感染的间日疟病例进行实验室检测与流行病学溯源调查,以明确其感染来源。收集该病例的流行病学资料,分别采用厚薄血膜吉氏染色法、疟疾快速诊断试纸(RDT)法和巢式PCR法检查患者外周血液,并对其环子孢子蛋白(CSP)基因序列进行分析。流行病学调查显示,该患者曾于2013年5月至缅甸停留约1周,同年6月发病,确诊为间日疟,经青蒿琥酯治疗后,疟原虫转阴,症状消失。CSP基因序列分析显示,该患者前后两次发病时的血样扩增出的CSP序列的中央重复区完全一致,与缅甸分离株(Gen Bank登录号为ABS95455和ABS95456)的序列一致性分别为95.1%和100%,与2个河南分离株HN3和HN7(登录号为KP888996和KP889000)的序列一致性分别为88.8%和67.1%。推测该病例为输入性间日疟复发病例。  相似文献   
23.
目的:探究原发性肝癌患者手术切除术后早期复发影响因素分析。方法:对广州市番禺区中医院2017年2月-2019年2月收治的原发性肝癌患者9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依据各项临床指标分析手术切除术后早期复发的影响因素。结果:原发性肝癌患者经由手术切除后出现复发的可能性较高,同时手术切缘有残留、包膜不完整、肿瘤结节、心理因素、甲胎蛋白、血管侵犯、肝硬化及肿瘤直径等均是影响原发性肝癌手术期后再复发的高危因素。结论:原发性肝癌通常具有术后复发的生物学特性,依据对手术切除术之后早期复发因素的分析,对手术风险与治疗方案进行充分评估,同时要求患者进行定期复查及随访等工作,可对患者手术成功以及并发症的防治等均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4.
25.
目的:观察肠炎清合剂对慢性复发型溃疡性结肠炎(UC)大肠湿热证患者诱导缓解效果及维持治疗对复发的影响,并从神经-内分泌-免疫炎症网络方面探讨了其作用机制。方法:将112例符合要求的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55例和观察组57例。对照组内服美沙拉嗪肠溶片,1.0 g/次,4次/d;Mayo评分系统≥7分者,加服醋酸泼尼松片,0.75 mg·kg^-1·d^-1;加用双歧杆菌活菌散剂,1包/次,2次/d,餐后温水冲服。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服用肠炎清合剂,1包/次,分早晚2次服用。两组疗程均为连续治疗6周,再每周门诊复诊1次。进入缓解期后,两组患者均给予美沙拉嗪肠溶片,0.5 g/次,3次/d,维持治疗;观察组仍内服肠炎清合剂内服,至大肠湿热证评分减少≥90%以上。记录进入6周内缓解期的人数和缓解时间;进行治疗前后结肠镜检查,并进行Geboes指数和Baron法评价;进行治疗前后大肠湿热证评分和Mayo评分;检测治疗前后外周血白细胞介素-6(IL-6),IL-8,IL^-10,IL^-17,血管活性肠肽(VIP),胃动素(MTL)和神经肽Y(NPY);随访24周,记录复发情况。结果:经6周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有效率为100%,黏膜愈合率为96.4%,均分别高于对照组的89.09%和81.82%(P<0.05),两组患者内镜应答率均为100%;经6周治疗后,观察组临床缓解率为91.23%,高于对照组的76.36%(χ2=4.581,P<0.05),观察组平均缓解时间短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观察组结肠黏膜评分,Geboes指数、大肠湿热证评分和Mayo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外周血IL-6,IL-8和IL^-17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1),IL^-10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外周血VIP,MTL水平均低对照组(P<0.01),NPY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复发率为17.54%,低于对照组的38.18%(χ2=5.955,P<0.05);观察组平均复发时间长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肠炎清合剂用于慢性复发型UC大肠湿热证的治疗,可诱导病情缓解,缩短病程,并能降低复发率,推迟复发时间,并对神经-内分泌-免疫炎症网络具有调节作用,从而可改善病情。  相似文献   
26.
27.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电子支气管镜术治疗儿童难治性肺炎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7年1月1日~2019年2月28日收治的80例难治性肺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症状好转时间、住院天数均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电子支气管镜术治疗儿童难治性肺炎中实施优质护理干预措施,可提高患儿治疗效率,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28.
29.
目的研究香砂六君子汤加减治疗活动性胃溃疡的效果及对复发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4月至2018年4月我院收治的100例活动性胃溃疡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每组50例;参照组采用西药治疗,实验组采用香砂六君子汤加减治疗,对比两种方法的临床价值。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参照组,复发率显著低于参照组,组间检验(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香砂六君子汤加减治疗用于活动性胃溃疡患者中,在临床上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医学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0.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脑血管病性眩晕的临床效果。方法:脑血管病性眩晕患者113例随机分为对照组56例和观察组5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予以活血化痰方煎服,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及1年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2.98%,高于对照组的80.36%,治疗后1年复发率1.75%,低于对照组的14.29%,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为3.51%,低于对照组的8.93%,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疗法能有效改善脑血管病性眩晕患者症状体征,降低复发率,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