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29篇
  免费   252篇
  国内免费   127篇
耳鼻咽喉   27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83篇
口腔科学   10篇
临床医学   1092篇
内科学   130篇
皮肤病学   310篇
神经病学   180篇
特种医学   138篇
外国民族医学   3篇
外科学   406篇
综合类   1969篇
预防医学   389篇
眼科学   19篇
药学   822篇
  9篇
中国医学   2813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42篇
  2023年   172篇
  2022年   135篇
  2021年   166篇
  2020年   152篇
  2019年   173篇
  2018年   80篇
  2017年   164篇
  2016年   161篇
  2015年   185篇
  2014年   419篇
  2013年   363篇
  2012年   485篇
  2011年   565篇
  2010年   506篇
  2009年   451篇
  2008年   469篇
  2007年   457篇
  2006年   423篇
  2005年   436篇
  2004年   362篇
  2003年   327篇
  2002年   295篇
  2001年   266篇
  2000年   171篇
  1999年   159篇
  1998年   127篇
  1997年   115篇
  1996年   138篇
  1995年   123篇
  1994年   84篇
  1993年   57篇
  1992年   37篇
  1991年   47篇
  1990年   22篇
  1989年   40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01.
目的评价背根神经节(DRG)P2Y2受体mRNA的表达在大鼠慢性神经病理性痛中的作用。方法SPF级大鼠24只,体重150~200g,雌雄不拘,随机分为2组:假手术组(S组)和慢性神经痛组(N组),每组12只。N组结扎左侧坐骨神经建立大鼠慢性压迫性损伤(CCI)模型,S组只暴露,不结扎左侧坐骨神经。2组分别于CCI前1d、CCI后1、4、7、10、14 d进行行为学观察,测定大鼠双后肢热痛阈和机械痛阈,并分别于CCI后7、14 d各取6只大鼠断颈处死,取双侧L(4-6)背根神经节,RT-PCR法测定P2Y2受体mRNA的表达。结果两组CCI后4 d热痛阈、机械痛阈明显降低(P〈0.05),持续至CCI后14 d;N组左侧DRG P2Y2受体mRNA表达较右侧明显下调,CCI后14 d较CCI后7 d下调(P〈0.05);与S组右侧比较,N组DRG P2Y2受体mRNA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背根神经节P2Y2受体mRNA的表达下调参与了大鼠慢性神经病理性痛的形成。  相似文献   
102.
颈椎病性灼性神经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颈椎病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灼性神经痛是臂丛神经损伤后较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1〕。我院自1992~1994年收治4例,采用保守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4例,男3例,女1例;最大年龄78岁,最小43岁,平均年龄58岁。以...  相似文献   
103.
我院自1982年1月-1990年2月手术治疗脑性瘫痪后遗下肢畸形202例,98倒进行了随访,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4.
目的 介绍腓浅神经痛的诊断与局部注射的治疗方法。方法 选择门诊确诊为腓浅神经痛的患者18例,采用强的松龙混悬液加麻药局部注射神经穿出小腿深筋膜的部分的治疗方法。结果 所有病例皆在注射后短时完全止痛,多数病例一周后痊愈,少数病例经1~3次注射后痊愈。结论 对诊断明确的病例,采取强的松龙局部注射法,可以获得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105.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指带状疱疹皮损已愈后在受累神经区出现的持续性疼痛且时间超过4周,是带状疱疹最常见的并发症,也是常见的感染后神经痛类型,属临床难治疾患。目前中医药在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方面具有一定优势。福建省名中医郑则敏教授根据自己60余载临床工作经验,在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以肝脾兼调,擅用虫药以达扶正清解余毒,理气活血、化瘀止痛之效,临证化裁,疗效显著,今举验案,以资鉴考。  相似文献   
106.
针刺加穴位注射治疗坐骨神经痛74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坐骨神经痛是一种综合征。临床表现为坐骨神经通路及其分布区 (即臀部、大腿后侧、小腿后外侧和足背部小趾侧 )的压痛。其病因可有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 ,原发性坐骨神经痛主要是坐骨神经间质炎。继发性坐骨神经痛主要因坐骨神经受邻近组织病变所引起。本症采用单纯针灸治疗有一定的疗效 ,但复发率较高。笔者自 1 996年以来 ,采用辨证取穴加穴位注射 ,治疗坐骨神经痛 ,降低其复发率 ,取得了显著疗效 ,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 94例均为我院门诊患者 ,符合中医痹症的诊断标准[1] ,也符合现代医学坐骨神经痛的诊断[2 ] 。其中男性 68例 …  相似文献   
107.
<正> 带状疱疹后肋间神经痛见于老年患者.保守治疗效果不明显.严重影响日常生活.我们采用脊髓后根切断术治疗本病2例.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男性1例.56岁.女性1例.76岁。分别于左侧第5肋间.右侧第6肋间胸前壁条状.散在皮肤色素沉着斑。局部皮肤疼痛难忍.痛觉过敏.伴糖尿病1例.伴胆石症1例.病程0.5年~1年。1·2 手术方法 术前椎体定位.注射器针头刺入皮  相似文献   
108.
童飞 《新中医》2023,55(14):141-145
目的:观察毫火针联合普瑞巴林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气滞血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4例PHN气滞血瘀证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42例。对照组予以普瑞巴林治疗,观察组予以毫火针联合普瑞巴林治疗,2组均治疗14 d。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疼痛介质[血清前列腺素E2 (PGE2)、P物质(SP)、5-羟色胺(5-HT)]水平、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简明健康调查量表(SF-36)评分,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95.24%,高于对照组80.95%(P<0.05)。2组血清PGE2、SP、5-HT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血清PGE2、SP、5-HT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2组PSQI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SF-36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观察组PSQI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9.52%,与对照组16.6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似文献   
109.
目的:研究芍药甘草汤联合神经松动术在治疗椎间盘突出症合并坐骨神经痛的疗效。方法:选取临床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坐骨神经痛的患者15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芍药甘草汤组、神经松动组和联合治疗组各50例。三组分别给予芍药甘草汤、神经松动术及两种疗法联合治疗,治疗均进行2周。比较分析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及起效时间、血清炎症大子水平、直腿抬高角度。结果:联合治疗组患者VAS、ODI、JOA评分与其他两组比较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1)。联合治疗组患者起效时间、血清IL-1β、TNF-α、直腿抬高角度恢复指标均优于其他两组(P<0.05)。三组患者整体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联合治疗组患者有效率最高。结论:芍药甘草汤联合神经松动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坐骨神经痛能明显缓解疼痛且起效快,临床有效率高。  相似文献   
110.
近年来医用臭氧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关于医用臭氧的基础和临床研究也逐渐深入,臭氧治疗的益处主要包括:改善血液循环、免疫调节作用、抗氧化应激、抗炎镇痛等。臭氧治疗的有效性主要与激活氧化/抗氧化系统相关,达到纠正缺血性脑卒中、神经退行性疾病和其他疾病中的氧化应激。现将医用臭氧可能的作用机制及在神经系统疾病治疗中的应用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