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747篇
  免费   1451篇
  国内免费   613篇
耳鼻咽喉   152篇
儿科学   118篇
妇产科学   89篇
基础医学   943篇
口腔科学   146篇
临床医学   7996篇
内科学   1875篇
皮肤病学   170篇
神经病学   478篇
特种医学   960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3060篇
综合类   12701篇
预防医学   2569篇
眼科学   185篇
药学   4764篇
  48篇
中国医学   13881篇
肿瘤学   674篇
  2024年   333篇
  2023年   1017篇
  2022年   821篇
  2021年   1097篇
  2020年   1088篇
  2019年   1046篇
  2018年   406篇
  2017年   851篇
  2016年   1016篇
  2015年   1224篇
  2014年   2485篇
  2013年   2299篇
  2012年   3189篇
  2011年   3616篇
  2010年   3271篇
  2009年   3011篇
  2008年   3161篇
  2007年   2759篇
  2006年   2487篇
  2005年   2511篇
  2004年   2147篇
  2003年   1946篇
  2002年   1666篇
  2001年   1449篇
  2000年   1010篇
  1999年   818篇
  1998年   721篇
  1997年   635篇
  1996年   582篇
  1995年   468篇
  1994年   370篇
  1993年   242篇
  1992年   240篇
  1991年   225篇
  1990年   182篇
  1989年   215篇
  1988年   78篇
  1987年   51篇
  1986年   33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目的探讨浅静脉留置针在传染性肝病患者中的护理应用价值。方法本研究回顾分析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5月收治100例传染性肝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全部患者均实施浅静脉留置针治疗,回顾分析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和效果。结果患者一次穿刺成功率达到91%,实施浅静脉留置针治疗后发生液体外渗2例,静脉炎1例,导管堵塞2例,并发症的发生率为5%,未见患者发生留置针所致的全身感染问题及职业暴露。结论针对传染性肝病患者使用浅静脉留置针,可以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避免发生职业暴露。  相似文献   
22.
23.
目的观察醒脑开窍针刺法联合阿替普酶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脂质过氧化及脑血管储备功能(CVR)的影响。方法 1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阿替普酶溶栓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醒脑开窍针刺法。观察两组神经功能(NIHSS评分)、脂质过氧化水平[丙二醛(MDA)、过氧化脂质(LPO)、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0D)]、脑血管储备功能、中医症候评分、脑卒中专门化生存质量(SS-QOL)量表评分变化,并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和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NIHSS评分和中医症候评分明显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MDA、LPO含量降低,CAT、SOD含量升高,且观察组MDA、LPO含量低于对照组,CAT、SOD含量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CVR升高,脉动指数(PI)降低;观察组CVR高于对照组,PI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SS-QOL量表评分均升高,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显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后使用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能有效促进神经功能缺损的恢复,可能与改善脑内脂质过氧化、提高脑血管储备能力有关。  相似文献   
24.
痤疮可辨为阴、阳两证。阳疮者,缘患者劳汗被寒、玄府闭合,汗脂凝聚日久不得外排,蕴热搏结气血而生疮化腐,疮症为热为痛,此为易治;阴疮者,由阳疮转化而来,缘患者外感寒风、内伤生冷,且医者又重用寒凉、失于托透,以至气血冰凝,久不溃脓或溃脓难出,此为难治。根据难治性痤疮临床表现,其多类属于阴疮,以阳虚表郁、邪闭毛窍为致病之关键,其中表郁毛窍、邪闭肌腠为病之标,阳虚阴凝为病之本。治疗当以温阳透发、祛邪外达为法。以麻黄附子细辛汤温阳化阴滞、发阳透毒治其本,待阴邪发越,即用火针强开门户、消疮排脓治其标。标本兼治、针药结合的方法治疗难治性痤疮在临床中能够安全有效地消除痤疮、改善皮损、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25.
目的探讨品管圈质量管理对降低静脉留置针并发症发生率的应用效果。方法以"降低妇科静脉留置针并发症发生率"为主题,开展为期6个月的品管圈活动,从人、物、法、环四个方面查找原因,经过要因论证,确定主要因素,提出并落实降低妇科静脉留置针并发症发生率有效的对策,制定出留置针静脉输液及防范静脉留置针并发症的标准化措施。结果静脉留置针并发症的发生率由实施品管圈活动前36%降至活动后的1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达到预期效果。结论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有效降低了妇科静脉留置针并发症发生率,提高了科室护理团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  相似文献   
26.
目的:对比循经针刺与同神经节段针刺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用同神经节段针刺治疗,对照组用循经针刺治疗。结果:显效率治疗组81.7%、对照组61.7%,两组显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方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均有良好的疗效,同神经节段针刺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优于"循经针刺"。  相似文献   
27.
目的探讨筋膜内热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8月至2018年6月期间收治的79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数据资料,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试验组41例,男,26例,女15例,平均年龄(47.3±9.2)岁,采用筋膜内热针治疗;对照组38例,男,25例,女13例,平均年龄(46.9±8.7)岁,采用相应椎体小关节注射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1、3、6、12月的视觉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ore,VAS)、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 scores, JOA)、腰屈曲范围(range of lumbar flexion, LFR),以及比较患者治疗后1 a内症状复发率。结果 79例患者治疗后获完全随访。2组患者治疗后均无并发症发生。试验组患者治疗后6、12个月VAS评分、JOA评分、LFR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后1、3个月VAS评分、JOA评分、LFR评分优于实验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同一组内患者治疗后... 更多  相似文献   
28.
目的观察耳穴揿针对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美国麻醉医师学会(ASA)1~2级,择期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术后发生POCD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0例。治疗组揿针贴敷双侧耳穴心、肾、神门、交感、皮质下,对照组在治疗组相同穴位贴敷外观相同不含针体的假贴片。所有患者均进行3次治疗。分别在治疗开始后的7 d、15 d、30 d采用简易智能量表(MMSE)评估术后认知功能,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估术后焦虑状态,采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估患者实际的自理能力,同时检测外周血S100β表达水平。结果治疗组治疗7 d、15 d及30 d MMSE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15 d及30 d SAS高于对照组(P0.05),ADL高于对照组(P0.05);相比对照组,治疗组外周血S100β水平在治疗第7天、第15天显著降低(P0.05),第30天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耳穴揿针刺激可以显著促进POCD患者的认知功能恢复,减轻焦虑,提高自主生活能力;S100β水平的调节参与了早期认知功能的改善。  相似文献   
29.
随着对于双心疾病研究的加深,西医疗法的弊端也开始显现。而中医因其理论架构中早就有对于“心主血脉”和“心主神明”的认识,因此在双心疾病的治疗上有着先天的优势。同时近些年中医疗法的结合应用也取得不错的成绩,本文通过对于双心疾病的病例分析,来研讨这种治疗手段的合理性和先进性。  相似文献   
30.
目的:研究沈氏芒针疗法对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治疗作用。方法:选取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10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物理运动疗法进行干预,在此基础上治疗组加用沈氏芒针干预,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和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 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 00%,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 0. 05); 2组治疗后的压力性尿失禁受控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其中治疗组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 0. 05)。结论:沈氏芒针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能提高疗效,且取穴少而精、操作简便、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