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41篇
  免费   45篇
  国内免费   7篇
耳鼻咽喉   4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79篇
内科学   4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14篇
综合类   288篇
预防医学   39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62篇
中国医学   1186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56篇
  2022年   48篇
  2021年   55篇
  2020年   36篇
  2019年   54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51篇
  2014年   66篇
  2013年   48篇
  2012年   92篇
  2011年   100篇
  2010年   66篇
  2009年   59篇
  2008年   77篇
  2007年   55篇
  2006年   54篇
  2005年   66篇
  2004年   147篇
  2003年   102篇
  2002年   58篇
  2001年   73篇
  2000年   42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33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2年   2篇
  1958年   5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33个单穴主治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采用多中心、随机、对照的方法,对单穴的主治作用进行科学的验证,为单穴主治作用的确定提供临床依据.在52项研究中,有40项研究结果显示针刺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11项研究显示2组疗效相当;1项研究显示针刺观察组疗效不如对照组.研究结果表明在一定的观察周期内,针灸单穴治疗病症可以取得不同程度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2.
目的观察分期辨证取穴针刺法对缺血性中风患者的治疗作用以及对血脂的影响。方法将288例缺血性中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46例(采用分期辨证取穴针刺法治疗)与对照组142例(采用常规针刺法治疗),比较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血脂改善情况,并判断临床疗效。结果分期辨证取穴针刺法可显著降低患者不同分期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总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降低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含量,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含量,其中治疗组治疗后TG、TC、LDL-C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分期辨证取穴针刺法可调节缺血性中风患者血脂代谢,提高患者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103.
目的 观察益肾调督、健脾化瘀针刺法治疗缺血性中风中经络气虚痰瘀阻络型患者治疗前后各项观测指标的变化,据此探讨此法在缺血性中风治疗中的疗效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63例缺血性中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1例),治疗组采用益肾调督、健脾化瘀针刺法;对照组采用以阳明经取穴为主的头体针配合的针刺法,10天为1疗程,3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 治疗组愈显率56.3%,对照组29.0%,两组愈显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减少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ADL)增高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益肾调督、健脾化瘀针刺法治疗缺血性中风气虚痰瘀阻络型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组在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方面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04.
针灸治疗痛经取穴规律探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检索25部针灸古代文献及1992年至2007年CNK1期刊数据库的185篇针灸治疗痛经的现代文献,统计归纳出针灸治疗痛经的取穴规律,以期利于临床治疗痛经的规范用穴.  相似文献   
105.
通督调神法配合循经取穴治疗偏头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偏头痛又称血管神经性头痛,是临床上一种较难治愈的周期性发作性疾病给患者带来很大痛苦.李平教授以"通督脉、调元神"立论,配合经络辨证循手足少阳经取穴配穴治疗偏头痛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06.
月经病针灸治疗取穴规律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月经病治疗可以从调和气血、调补脏腑和调理冲任三方面入手,以足三阴和任督经脉腧穴为主,常用腧穴为太冲、太溪、三阴交、血海、阴陵泉、足三里、气海、关元、百会等。  相似文献   
107.
目的 探讨"王氏夹脊穴"逆针灸治疗对脑卒中偏瘫痉挛状态肌张力及运动功能的影响,寻找脑卒中后改善肌张力障碍的有效方法.方法 按照随机对照的临床试验原则,将117例入组病例随机分为观察组59例和对照组58例,观察组以"王氏夹脊穴"逆针灸治疗,对照组以手足十二针逆针灸治疗,均每日1次,每周5次.分别于治疗2周和4周后观察两组患者Ashworth评分、国内简化的Fugl-Meyer(FMA)运动评分的变化.结果 观察组预防肌张力增高的总有效率为91.52%,对照组为75.86%,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同时,观察组2周后和4周后FMA运动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王氏夹脊穴"逆针灸治疗能有效预防脑卒中后偏瘫痉挛状态的发生,显著提高患者的运动功能,疗效明显优于常规取穴(手足十二针组).  相似文献   
108.
缩泉丸合桂枝汤加耳压治疗小儿遗尿症65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贾文群  崔燕 《河北中医》2008,30(10):1052-1052
2005-03-2008-02,我们运用缩泉丸合桂枝汤加耳压治疗小儿遗尿症65例,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65例均为陕西省平利县中医医院儿科门诊患儿,男36例,女29例;年龄5~12岁,平均8.5岁, 5~7岁47例,7~12岁18例.  相似文献   
109.
冬病夏治天灸法治疗过敏性鼻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5,他引:4  
目的探寻治疗过敏性鼻炎的有效疗法.方法将120例过敏性鼻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2例)和对照组(5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口服鼻炎康片,每次4片,每日3次;酮替芬片,每次1mg,每日3次;局部用色甘酸钠滴鼻液,每次2滴,每日3次.15天1个疗程,3个疗程后与治疗组进行疗效比较.治疗组用自制中药方采用三伏天天灸法,取穴肺俞、风门、膏肓俞、大椎等为主,每年3次,3年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3.5%,对照组有效率为55.2%,两组疗效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三伏天天灸法治疗过敏性鼻炎具有较好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0.
针灸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研究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概括、总结、分析,从针刺取穴研究、针刺手法研究、艾灸法及其他方法研究等方面综述了近年来针灸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研究进展,体现了针灸疗法简、便、验、廉的独特优势,认为确定统一的诊断、纳入标准,加强研究设计的科学性、严密性,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将是今后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