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5656篇
  免费   10374篇
  国内免费   5608篇
耳鼻咽喉   674篇
儿科学   953篇
妇产科学   2491篇
基础医学   7954篇
口腔科学   1130篇
临床医学   64670篇
内科学   43799篇
皮肤病学   2253篇
神经病学   6959篇
特种医学   7387篇
外国民族医学   411篇
外科学   18103篇
综合类   118952篇
预防医学   42155篇
眼科学   2677篇
药学   64994篇
  724篇
中国医学   28693篇
肿瘤学   6659篇
  2024年   1121篇
  2023年   4710篇
  2022年   4130篇
  2021年   5988篇
  2020年   6740篇
  2019年   6656篇
  2018年   3342篇
  2017年   7254篇
  2016年   7690篇
  2015年   9300篇
  2014年   22651篇
  2013年   23452篇
  2012年   31839篇
  2011年   31771篇
  2010年   28537篇
  2009年   25303篇
  2008年   36197篇
  2007年   29445篇
  2006年   26501篇
  2005年   30924篇
  2004年   18164篇
  2003年   10439篇
  2002年   8805篇
  2001年   7784篇
  2000年   6199篇
  1999年   4600篇
  1998年   4053篇
  1997年   3483篇
  1996年   3089篇
  1995年   2953篇
  1994年   2539篇
  1993年   1394篇
  1992年   1021篇
  1991年   952篇
  1990年   705篇
  1989年   819篇
  1988年   306篇
  1987年   244篇
  1986年   152篇
  1985年   133篇
  1984年   75篇
  1983年   40篇
  1982年   32篇
  1981年   17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7篇
  1977年   6篇
  1958年   28篇
  1957年   13篇
  1956年   19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 毫秒
41.
目的对治疗前原发性骶尾部脊索瘤(PSC)CT图像分型,并分析其CT征象,为诊断和个性化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101例PSC患者治疗前的CT图像,包括肿瘤的部位、范围、大小、密度、肿瘤与邻近结构的关系。按照肿瘤的部位由上及下分为Ⅰ~Ⅳ型,并根据肿瘤侵犯的范围从小到大分为a^d亚型。采用Kruskal-Wallis H检验比较PSC各亚型的占比,并对各亚型之间进行两两比较。采用R×C列联表精确概率检验比较分型和亚型肿瘤钙化的发生率。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及LSD-t检验对各分型和亚型肿瘤的大小和密度进行分析、比较。结果101例PSC中,Ⅰ~Ⅳ型的发生率分别为17.8%、30.7%、36.6%、14.9%,a^d亚型的占比分别为9.9%、25.7%、58.4%、5.9%。各亚型的占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2)。c亚型明显高于a亚型(P=0.039),d亚型明显低于a亚型(P=0.036),其余各型之间无明显差异。各分型肿瘤内钙化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33);各亚型肿瘤内钙化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a^d亚型肿瘤钙化的比率逐渐增加。Ⅰ型肿瘤的左右径及上下径明显大于Ⅱ~Ⅳ型(P<0.05)。a亚型与b亚型肿瘤之间前后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02),b^d亚型之间前后径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亚型肿瘤之间的左右径、上下径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亚型径线最小,d亚型径线最大。结论101例PSC中,Ⅱ、Ⅲ型最多见,肿瘤较少累及第一骶骨;各亚型中,a型较少见,c亚型最多见,d亚型最少见。肿瘤的密度与分型无关,肿瘤内钙化与亚型有关。Ⅰ型肿瘤侵犯的范围较Ⅱ~Ⅳ型广泛,a^d亚型肿瘤的径线逐渐增大,CT分型有利于判断肿瘤的范围。PSC诊断延迟现象比较明显,但很少发生远处侵犯和转移。CT图像可对治疗前PSC分型,为诊断和个性化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2.
43.
目的:探讨患者配偶干预在肝衰竭晚期住院患者护理配合中的应用研究。方法将82例确诊的肝衰竭晚期住院患者配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方法和常规性健康宣教;试验组除实行常规方法外,增加采用由参加工作10年以上护理人员对其进行生命体征测量护理配合、常见症状观察内容、营养知识及饮食指导、基础护理配合等方面培训,同时得到患者及其配偶的配合支持,培训结束后,组织患者配偶对以上培训内容进行书面试卷考核评价,同时应用 SF-36生活质量调查表对患者从生理健康总评及精神健康总评两方面进行评价。结果试验组在生命体征测量配合、常见症状观察配合、营养饮食指导及基础护理配合结果上均优于对照组( P ﹥0.05);生活质量调查显示生理健康总评及精神健康总评结果上均优于对照组( P ﹥0.05)。结论配偶干预在肝衰竭晚期住院患者护理配合的应用,可增强患者对其配偶依赖感,增加患者安全感和舒适感,减少患者不适感,提升患者满意度,使患者增强治疗信心并积极配合,生活质量提高,有效延长生命,患者生存率提高,降低病死率,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44.
目的:探讨3D-CRT 低剂量区 V5体积的大小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肿瘤科2014年4月~2015年10月收治的46例首次行三维适形放射治疗且顺利完成治疗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对每例患者分别在治疗前以及治疗后的1、3个月进行肺功能检测,分析3D-CRT 低剂量区 V5体积的大小与肺功能变化之间的关系。结果:放疗后1个月的 FEV1%、FVC%值明显高于放疗前且差异均具有显著性。放疗后1个月、3个月的 DLCO%值明显低于放疗前,且放疗前的与放疗后3个月的差异具有显著性;V5≦45%、45%55%三组放疗前后的 FEV1%值和 FVC%值比较差异均不具有显著性。V5≦45%、45%55%三组放疗前后的 DLCO%值均呈逐渐下降趋势,且 V5>55%组的放疗前后 DLCO%值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而 V5≦45%组和45%55%时,DLCO%值降低的趋势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45.
目的:观察清肝解郁和健脾补肾法治疗肝火上亢型慢性肾衰(CRF)合并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京东誉美医院收治的肝火上亢型CRF合并高血压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予口服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清肝解郁、健脾补肾汤治疗,每4周为1个疗程,均治疗3个疗程。比较治疗前后中医症状评分、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变化;比较2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肾功能指标:尿素氮(BUN)、血肌酐(Scr)、24 h尿蛋白定量(24 hPRO);统计治疗期间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观察组与对照组中医症状评分、SBP、DBP、BUN、Scr、24 hPRO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中医症状评分、SBP、DBP、BUN、Scr、24 hPRO均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22%和6.67%,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肝解郁、健脾补肾法辅助治疗肝火上亢型CRF合并高血压疗效确切,可较好控制血压,并且可显著改善肾功能,减少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相似文献   
46.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护理改善老年高血压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效果。方法在医院2018年1月—2018年6月就诊的老年高血压患者中选出60例,按照随机数字法的原则,分成研究组(n=30)和参考组(n=30)。参考组采用单一西医护理,研究组在此之外联合中医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入院时研究组与参考组SAS、SDS、SF-6评分差异不显著(P>0.05),护理后1月、3月与参考组相比,研究组SAS、SDS评分显著降低(P<0.05),SF-6评分显著升高(P<0.05);研究组患者对中西结合护理满意度为96.67%,参考组患者对西医护理满意度为73.33%,研究组满意度较参考组高,差异显著(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护理能够有效改善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7.
《现代诊断与治疗》2020,(13):2156-2157
目的探究通过微信平台实施健康教育对社区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性和血压控制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2月~2018年12月在本社区医院建档的高血压患者184例,将其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92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平面宣传资料进行健康教育,观察组则基于微信平台实施移动互联的健康教育。观察两组患者接受健康教育6个月后,对比治疗依从性优良率和血压的控制情况。结果实施健康教育后,观察组患者治疗依从性优良率明显好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健康教育后,观察组患者的血压控制更为理想,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随着社会的进步,与时俱进地应用微信平台作为健康宣教的手段,可显著提高高血压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使社区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更为理想,减少其它慢性心血管疾病发生的风险,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8.
目的探讨太极柔力球舞蹈和器械练习对肥胖高血压中老年女性血压、血脂、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将65名肥胖高血压中老年女性随机分为太极柔力球舞蹈(TD)组、器械练习(IP)组和对照(C)组,C组不做任何干预,保持原有生活习惯,TD组进行太极柔力球舞蹈锻炼,IP组器械练习,为期12 w。结果锻炼后TD组和IP组体重指数(BMI)、收缩压(SBP)、舒张压(DBP)、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值均明显降低,且明显低于C组(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值明显升高,且明显高于C组(P<0.05)。结论 12 w的太极柔力球舞蹈和器械练习有效影响肥胖高血压中老年女性BMI、血压、血脂、hs-CRP水平,可在一定程度上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49.
50.
目的:分析临床决策支持系统(CDSS)对高血压患者心血管病风险评估及管理效果。方法:2017年5月至2018年4月,从吉林长春市电子医疗数据库提取62家社区健康服务中心高血压患者就诊的临床资料,使用CDSS管理的社区健康服务中心有9家,共计3 296例高血压患者,将其作为观察组;未使用CDSS管理的社区健康服务中心有53家,按照1∶5的匹配原则选取16 480例高血压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基线就诊时实验室检查指标及管理后就诊次数、血脂异常检出率、降压达标率等指标;并对观察组基线就诊与末次就诊时的心血管病风险评估、生活质量等指标进行分析。结果:两组基线就诊时性别、年龄、BMI、合并症、血糖、血压和血脂等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接受心血管病管理后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比较,每月每千人就诊次数[680(375,960) vs. 242(29,516)]、血脂检测异常率(57. 8%vs. 30. 0%)、高血压规范治疗率(81. 3%vs. 65. 1%)、降压达标率(69. 2%vs.55. 0%)等指标均有显著提高(均P<0. 05)。观察组基线就诊时与末次就诊时比较,心血管病评估系数下降(5. 76±5. 28) vs.(4. 9±4. 7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 05)。结论:将CDSS系统应用于社区高血压病管理中,有助于促进降压治疗效果,提升患者预防意识,控制与改善其他心血管疾病,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