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53篇
  免费   322篇
  国内免费   117篇
耳鼻咽喉   4篇
儿科学   4篇
妇产科学   10篇
基础医学   38篇
口腔科学   5篇
临床医学   272篇
内科学   119篇
皮肤病学   21篇
神经病学   8篇
特种医学   28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46篇
综合类   1315篇
预防医学   264篇
眼科学   11篇
药学   973篇
  9篇
中国医学   4253篇
肿瘤学   11篇
  2024年   48篇
  2023年   152篇
  2022年   149篇
  2021年   191篇
  2020年   167篇
  2019年   179篇
  2018年   66篇
  2017年   177篇
  2016年   173篇
  2015年   214篇
  2014年   379篇
  2013年   346篇
  2012年   428篇
  2011年   471篇
  2010年   440篇
  2009年   398篇
  2008年   400篇
  2007年   373篇
  2006年   296篇
  2005年   330篇
  2004年   277篇
  2003年   362篇
  2002年   286篇
  2001年   204篇
  2000年   157篇
  1999年   147篇
  1998年   89篇
  1997年   94篇
  1996年   80篇
  1995年   61篇
  1994年   42篇
  1993年   29篇
  1992年   31篇
  1991年   36篇
  1990年   37篇
  1989年   43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王玮  王秀英 《陕西中医》2007,28(10):1307-1308
目的:观察六味地黄汤配合针刺治疗脑梗塞后记忆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65例采用六味地黄汤(熟地、山萸肉、山药、茯苓、泽泻、丹皮等)配合针刺(内关、水沟、风池、四神聪等穴)。对照组口服脑复康。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8.47%,对照组73.77%,两组对比P<0.01,有显著性差异。提示:补肾化痰醒神开窍法治疗脑梗塞后记忆障碍疗效较佳。  相似文献   
22.
六味地黄汤加味治疗黄褐斑51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六味地黄汤加味治疗女性黄褐斑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性激素水平的调节作用。方法:101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治疗组51例。对照组内服维生素C、维生素E,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内服六味地黄汤加味。观察临床疗效及血清性激素[雌二醇(B2)、促卵泡素(FSH)、黄体生成素(LH)]水平变化。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2.16%,对照组为70.00%,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2组治疗后色斑评分均明显减少,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后评分及下降差值比较,差异也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后性激素水平均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O.05);2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女性黄褐斑患者的发病与性激素水平改变有关,六味地黄汤加味有很好的调节内分泌的作用,能有效治疗女性黄褐斑。  相似文献   
23.
2003年至2005年,笔者对21例肾移植术后蛋白尿患者服用肾炎四味颗粒的同时调整免疫抑制剂的治疗方案(简称治疗组)的疗效进行观察,并与同期肾移植术后蛋白尿的20例患者单纯调整免疫抑制剂的治疗(简称对照组)进行对照,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4.
四物汤加味治疗春季卡他性结膜炎39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远明 《中医研究》2003,16(4):45-45
春季卡他性结膜炎是一种周期性反复发作的结膜炎,是一种变态反应性疾病,多在春季发病,夏季加重,秋冬缓解,来年春天又再次发病。本病特点为双眼奇痒,睑结膜出现大而扁平的乳头及角膜缘附近结膜胶样增生,分泌物有大量嗜酸性粒细胞。我科于1997年至2000年共收治春季卡他性结膜炎患者39例,采用中药加减四物汤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5.
成爱武  张举 《中医研究》2003,16(3):F004-F004
口腔粘膜溃疡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口腔疾病 ,它具有周期性、反复性的特点 ,好发于唇、舌、颊、软腭、咽旁等角化程度较差的部位 ,溃疡多持续 7~ 14日 ,发作时剧痛 ,影响进食、语言等口唇活动 ,给病人带来痛苦。几年来 ,笔者按照中医辨证施治原则 ,运用中药治疗本病虚证 5 8例 ,并与西药维生素C、复合维生素B进行对照 ,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现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凡溃疡临床表现为频繁复发 ,愈合慢 ,口干舌燥 ,五心烦热 ,舌质淡苔薄白 ,脉沉细者诊断为虚证。5 8例均经临床诊断符合口腔粘膜溃疡之虚证 ,其中女 32例 ,男 2 6例 ,年龄 18~ 6 9…  相似文献   
26.
理中汤加味治疗复发性口疮32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彦德  张保伟 《中医药学刊》2003,21(11):1952-1952
口疮,是指口腔黏膜上生黄白色如豆大的溃点,又名口疳。临床上可分实证与虚证两类。虚证常易反复发作。故又称为复发性口疮。  相似文献   
27.
瘦素受体在条件性厌味大鼠脑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瘦素受体 (LR)在条件性厌味 (CTA)大鼠脑的表达 .方法 :采用高度特异的抗瘦素受体血清 ,用免疫组化ABC法观察LR在CTA和对照大鼠脑的分布与表达 .结果 :与对照组大鼠相比 ,CTA大鼠皮层Ⅲ层、视交叉上核、弓状核、杏仁基底外侧核、海马CA3、下丘脑外侧区等核团瘦素受体表达增加 (14 6vs 12 0 ,138vs 92 ,118vs 78,10 7vs70 ,85vs 38cells·mm-2 ,P <0 .0 5 ) ,而下丘脑前区、脑桥臂旁核、杏仁中央核瘦素受体表达减弱 (13vs2 6 ,70vs5 5 ,12 2vs 16 2cells·mm-2 ,P <0 .0 5 ) ,孤束核瘦素受体的表达与对照大鼠无显著性差异 (5 0vs 5 7cells·mm-2 ,P >0 .0 5 ) .结论 :瘦素可能通过杏仁核、臂旁核、海马、皮层的瘦素受体参与CTA的形成与维持  相似文献   
28.
《婚育与健康》2010,(12):52-53
她的天使迟迟不来……难道这是上天的惩罚吗?为她曾经在不该要孩子的时候轻易流掉的那个小生命?是的,医生说那次流产造成的感染殃及输卵管,输卵管阻塞致使宝宝不能报到……  相似文献   
29.
钟亚 《四川中医》2003,21(1):46-46
采用四君子汤加味治疗休息痢 30例 ,并与西药治疗的 30例作对比观察。结果治疗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5 )。  相似文献   
30.
中医药治疗蛇串疮65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彦珂  宋毅峰 《河南中医》2009,29(3):281-281
目的:观察中药治疗蛇串疮的;临床疗效。方法:65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采用抗病毒西药治疗;治疗组35例,采用中药治疗。结果:总有效率对照组为80%,治疗组为98%。结论:中药治疗蛇串疮疗效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