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688篇
  免费   2525篇
  国内免费   1742篇
耳鼻咽喉   212篇
儿科学   544篇
妇产科学   538篇
基础医学   2139篇
口腔科学   561篇
临床医学   9697篇
内科学   5657篇
皮肤病学   373篇
神经病学   1585篇
特种医学   1718篇
外国民族医学   32篇
外科学   5882篇
综合类   21806篇
预防医学   6708篇
眼科学   990篇
药学   10793篇
  138篇
中国医学   5869篇
肿瘤学   713篇
  2024年   380篇
  2023年   1378篇
  2022年   1205篇
  2021年   1627篇
  2020年   1636篇
  2019年   1820篇
  2018年   839篇
  2017年   1730篇
  2016年   1757篇
  2015年   2168篇
  2014年   3996篇
  2013年   3754篇
  2012年   4514篇
  2011年   4901篇
  2010年   4520篇
  2009年   4370篇
  2008年   5939篇
  2007年   4908篇
  2006年   3920篇
  2005年   4528篇
  2004年   3105篇
  2003年   2831篇
  2002年   2297篇
  2001年   1658篇
  2000年   1301篇
  1999年   982篇
  1998年   746篇
  1997年   663篇
  1996年   482篇
  1995年   523篇
  1994年   358篇
  1993年   225篇
  1992年   199篇
  1991年   179篇
  1990年   177篇
  1989年   179篇
  1988年   31篇
  1987年   34篇
  1986年   35篇
  1985年   26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2篇
  195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01.
图1美国麦克TRAMSCOPE12生理监护仪可以监测心电、无创血压、血氧饱和度,曾在卫生部项目采购中标,社会拥有量较大。该机显示电路板故障率较高,板上包括行、场扫描电路及视放电路。曾因故障更换此电路板一块,购板费一万余元。后来该板又出故障,由于厂商不提供电路图,给维修增加了难度,遂实测该板故障部位绘出电路图如图1,分析电路并排除故障,而元件费不到1元。故障现象显示字符扭曲、图象在水平方向变窄、亮度增大并出现回扫亮线。该机的电源由一电源盒提供17V、-100V、1kV及显象管第二阳极高压四种电源,其中17V给行扫描电路供电,再由…  相似文献   
102.
肛门括约肌由于先天性发育不良、创伤或其他医源性损害引起的严重便失禁患儿,常须行括约肌重建,根据近年来反复的临床实践,对传统的肛门括约肌成形术进行了改进,使一期手术治愈率明显提高,极大地改善了患儿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3.
目的:分析胰腺无功能性内分泌肿瘤螺旋CT多期扫描的表现,提高CT对无功能性胰腺内分泌肿瘤诊断的正确性。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经穿刺及手术病理证实的胰腺无功能性内分泌肿瘤的薄层螺旋CT多期扫描资料。螺旋CT采用常规平扫和薄层三期动态增强扫描即动脉期、门脉期和延迟期,三期扫描延迟时间分别为25s,70s和120s。结果:25例患者共检出26个病灶,位于胰头部10个病灶,胰颈部5个病灶,胰体部3个病灶,体尾部4个病灶,胰尾部4个病灶,其中1例同时有两个病灶分别位于胰头和体尾部。肿瘤平均大小为4.0cm。14个病灶呈等密度;12个病灶呈略低密度,密度不均匀,其中可见更低密度灶;其中5个病灶内可见钙化。增强扫描动脉期共18个病灶明显强化,其中6个病灶均匀强化,12个病灶不均匀强化,6病灶呈中等程度强化,2个病灶动脉期轻度强化。3例肿瘤位于胰头者,2例出现了胆道和胰管扩张,胰体尾部萎缩,另1例仅出现胰管轻度扩张,1例肿瘤位于体部者出现远端胰管扩张伴实质萎缩。25例患者8例出现多发肝富血供转移灶,其中1例患者同时出现肺和脊柱的多发转移,无胰周及后腹膜淋巴结转移;3例出现肿瘤邻近血管的侵犯,其余为邻近血管推移受压改变。结论:无功能性胰腺内分泌肿瘤多较大,富血供,常见钙化,较少出现周围血管及胰胆管直接侵犯,较少出现后腹膜淋巴结转移及神经丛侵犯,根据有无肝脏及其他脏器转移、淋巴结转移及周围血管侵犯,进一步提示肿瘤的良恶性。  相似文献   
104.
严重烧伤患者的创面保护,是烧伤科医生十分关心的问题。我院烧伤科自2000年引进荷兰产的“悬浮流体式烧伤治疗床”(以下简称悬浮床),治疗严重烧伤患者50例,临床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5.
经闭孔无张力尿道中段悬吊术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2005年2-11月,我们采用经闭孔无张力尿道中段悬吊术(TVT—O)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15例,近期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6.
目的探讨大鼠局灶脑缺血损伤后锂盐治疗对海马CA1神经元形态学变化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和缺血损伤后氯化锂治疗组(LI组),按处死时间不同,将各组再分为三个亚组:SH1d、SH2d、SH3d组;IR1dI、R2dI、R3d组;LI1d、LI2d、LI3d组。线栓法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局灶脑缺血模型,1.5 h后再灌注。LI组于脑缺血后1 h,氯化锂(3 mmol/kg)腹腔注射,每天一次至处死。SH组和IR组以生理盐水替代。HE染色比较各组缺血损伤后1、2、3 d海马CA1区神经元损伤程度。结果虽然LI组与IR组的CA1区存活锥体细胞数存在类似下降趋势,但LI2d组、LI3d组分别较IR2d组I、R3d组存活锥体细胞数明显增多(P<0.01)。结论大鼠局灶脑缺血后氯化锂的治疗能减轻海马神经元的损伤程度。  相似文献   
107.
目的探讨经单根冠状动脉和冠状静脉窦(CS)顺行性/逆行性同时心肌灌注(SARC)的效果。方法将离体猪心分别经左前降支(LAD)、左回旋支(LCX)或右冠状动脉(RCA)中的1支和CS行SARC,再依次向动、静脉灌注通路内注入磁共振造影剂[钆喷替酸葡甲胺(Gd-DTPA)]。应用磁共振成像(MRI)检测心肌内造影剂的分布以及对非灌注冠状动脉回流液进行分析,评估心肌灌注效果。结果SARC期间经单根冠状动脉注入Gd-DTPA不但使其支配区域磁共振信号增强,而且其余2根非灌注冠状动脉的支配区域信号也增强(包括右心室游离壁);而SARC期间经CS注入Gd-DTPA只引起非灌注冠状动脉支配区变亮,灌注冠状动脉的支配区和右心室游离壁的信号强度无改变。SARC期间非灌注冠状动脉收集的回流液速度分别为:LAD 10.5~17.7ml/min,LCX 9.7~15.2ml/min,RCA 4.7~7.8ml/min。结论经单根冠状动脉和CS同时灌注可以提供全面均匀的心肌灌注,足以防止非灌注冠状动脉支配区发生心肌缺血损伤。  相似文献   
108.
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并发症的处理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用Mesh补片替代张力性修补术,手术设计合理,复发率低[1~3]。1998年3月至2003年3月我们应用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317例,其中15例出现术后并发症(4.7%),报告如下。愈。Rutkow等[1]于1995年报告应用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2 403例,经6年随访初发疝术后复发率为0.1%,复发疝术后复发率为2%。无张力疝修补术后疝复发,可能主要与技术因素有关,本组2例复发疝,均为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开展初期手术后复发病例,我们发现疝复发是由充填物与耻骨结节之间突出或由于补片移位造成腹股沟管后壁薄弱而形成新…  相似文献   
109.
在患者的法律意识及自我保护意识不断增强,以及我国各级医疗机构医疗纠纷发生呈普遍上升趋势的情况下,护士作为医务人员面对着“病人”这一特殊的服务对象的时间最多,我们应如何去提高自身的防护能力,适应社会的需要,减少医疗纠纷,防患于未然呢?现从:高度的责任意识;遵守规章制度;严格执行各项技术操作规程;不断学习和掌握扎实的护理专业知识;精湛而娴熟的技术操作;写好临床护理记录;掌握原则;忠诚老实、实事求是;科学的工作态度;护士自我健康保护;护士自我法制观念的增强等十一方面来浅谈自我保护方法。  相似文献   
1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