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83篇
  免费   79篇
  国内免费   8篇
耳鼻咽喉   1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71篇
内科学   26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256篇
预防医学   23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72篇
中国医学   1003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38篇
  2022年   37篇
  2021年   65篇
  2020年   45篇
  2019年   48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35篇
  2016年   43篇
  2015年   41篇
  2014年   77篇
  2013年   64篇
  2012年   67篇
  2011年   92篇
  2010年   65篇
  2009年   51篇
  2008年   60篇
  2007年   62篇
  2006年   52篇
  2005年   54篇
  2004年   62篇
  2003年   57篇
  2002年   47篇
  2001年   47篇
  2000年   36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目的观察五苓散对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前列腺体积及排尿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符合BPH西医诊断标准及中医证候诊断标准的患者7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治疗组服用五苓散煎液,小便混浊者加黄柏15 g,苍术10 g,小便清冷者加肉桂、制附子各15 g,小便赤者加仙鹤草、血余炭各10 g。煎药液200 ml,分2次口服,每日1剂。对照组服用盐酸特拉唑嗪片,首剂晚上睡前口服1 mg,若无眩晕,则每日3次,每次1 mg,1周后改为每日3次,每次3 mg,出现急性闭尿者,两组均使用导尿术。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PVR、Qmax、IPSS、V的变化情况,两组均观察8周。结果治疗组显效6例,有效23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82.8%;对照组显效2例,有效18例,无效15例,总有效率57.1%,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五苓散能缩小增大的前列腺,明显改善BPH患者排尿功能。  相似文献   
42.
五苓散联合生长激素治疗肝硬化顽固性腹水6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应用五苓散和生长激素治疗肝硬化顽固性腹水患者60例,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3.
目的探讨应用五苓散联合瑞格列奈治疗肥胖型2型糖尿病的效果。方法纳入该院2017年10月—2019年5月收治的100例肥胖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数字表分组,瑞格列奈治疗组采取常规瑞格列奈治疗,五苓散联合瑞格列奈治疗组则采取常规瑞格列奈加上五苓散治疗。比较瑞格列奈治疗组、五苓散联合瑞格列奈治疗组疗效;空腹血糖降低至7 mmol/L的时间、餐后2 h血糖低于7.8 mmol/L的时间;治疗前后患者餐后2 h血糖、空腹血糖、BMI、腰臀比、总胆固醇;不良反应。结果五苓散联合瑞格列奈治疗组疗效、空腹血糖降低至7 mmol/L的时间、餐后2 h血糖低于7.8 mmol/L的时间、餐后2 h血糖、空腹血糖、BMI、腰臀比、总胆固醇相比较瑞格列奈治疗组更好(P<0.05)。五苓散联合瑞格列奈治疗组不良反应和瑞格列奈治疗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瑞格列奈加上五苓散治疗肥胖型2型糖尿病的效果理想,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血糖水平。  相似文献   
44.
[目的]探讨五苓散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ystems pharmacology database and analysis platform,TCMSP)对五苓散中有效成分进行筛选及靶点预测,检索GeneCards、在线人类孟德尔遗传(online mendelian inheritance in man,OMIM)数据库筛选NAFLD疾病靶点,利用韦恩图在线平台筛选五苓散-NAFLD核心靶点,使用Cytoscape 3.7.1建立化合物-疾病-靶点调控网络,基于DAVID数据库对核心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GO)功能富集分析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通路富集分析。建立NAFLD大鼠模型,五苓散干预28d后检测大鼠血清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水平,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大鼠肝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p53蛋白、白细胞介素-17(interleukin-17,IL-17)表达水平,行苏木精-伊红(hematoxylin-eosin,HE)染色以观察肝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基于TCMSP得到五苓散的27个有效成分和62个潜在靶点,经筛选获得与NAFLD疾病发生、发展相关的靶点1 732个,构建韦恩图得到五苓散治疗NAFLD的核心靶点27个,GO功能富集分析主要包括脂质反应、乙醇脱氢酶活性等功能途径;KEGG通路富集分析主要包括TNF信号通路、p53信号通路、IL-17信号通路等通路途径。动物实验结果显示,五苓散可显著降低NAFLD模型大鼠血清TC、TG、LDL-C水平,亦可显著降低肝组织TNF-α、p53、IL-17表达水平,同时肝组织病理变化显著改善。[结论]五苓散治疗NAFLD具有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整体调节的作用特点,经实验证实五苓散能够改善NAFLD模型大鼠血清TC、TG、LDL-C水平,其作用可能与调控肝组织TNF-α、p53、IL-17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45.
目的:观察RBP4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模型大鼠中的表达,并探讨茵陈五苓散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治疗效果及作用机制。方法: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15只)与实验组(45只)。空白对照组给予普通饲料,实验组大鼠饲喂改良以后的高脂饲料,制作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模型,饲喂24周。造模成功后,将实验组的大鼠随机分为4组,非酒精性脂肪肝组、茵陈五苓散1.28 g·mL~(-1)组、茵陈五苓散0.64 g·mL~(-1)组和辛伐他汀对照组。每组大鼠进行灌胃,给予对应的药物治疗,6周后比较各组大鼠肝质量、体质量、肝指数、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in,LDL-C)、三酰甘油(triacylglycerol,TG)、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水平,采用HE染色,观察肝脏病理形态学的改变;ELISA法检测肝组织中RBP4的表达。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非酒精性脂肪肝组大鼠的TG、LDL-C、体质量、肝指数、肝质量、TC、RBP4的表达均升高(P0.01)。与非酒精性脂肪肝组比较,辛伐他汀对照组、茵陈五苓散1.28 g·mL~(-1)组和茵陈五苓散0.64 g·mL~(-1)组大鼠各指标的表达均降低(P 0.01)。与辛伐他汀对照组比较,茵陈五苓散1.28 g·mL~(-1)组各指标均降低(P 0.01),茵陈五苓散0.64 g·mL~(-1)组除体质量外,其余各指标均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治疗组肝组织病理变化改善,且茵陈五苓散1.28 g·mL~(-1)组的改善结果优于茵陈五苓散0.64 g·mL~(-1)组和辛伐他汀组。结论:茵陈五苓散可通过调节大鼠RBP4的表达水平,改善脂代谢,减缓脂肪变性程度,从而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和减少细胞变性,进而保护肝组织,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相似文献   
46.
47.
孙沐炎 《新中医》2021,53(11):12-14
为拓展五苓散临床应用范围,通过分析五苓散治疗干燥综合征、急性脑梗死并发神经源性膀胱、肾结石伴肾盂积水、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以及参与组方清肺排毒汤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总结五苓散临床应用。凡属气化不利、津停不布导致的水液输布、代谢障碍,表现为水停体内某一局部或为水蓄膀胱等,即使没有发热、脉浮等表证,均可使用五苓散化气布津、分消水气、通里达表。五苓散证病机概括为:水津不布,气化不利。五苓散当为三焦气化不利、调节人体津液代谢的方剂。  相似文献   
48.
【目的】 观察痛泻要方合五苓散加减治疗肝郁脾虚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期间在深圳市中医院门诊就诊的肝郁脾虚型IBS-D患者63例,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治疗组33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给予痛泻要方合五苓散加减治疗,对照组给予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疗程为4周。观察 2 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的变化情况,评价 2 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1)治疗 4 周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72.7%(24/33),对照组为46.7%(14/30);组间比较,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2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对中医证候积分的降低作用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痛泻要方合五苓散加减治疗肝郁脾虚型IBS-D具有较好疗效,其疗效优于参苓白术散加减。  相似文献   
49.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茵陈五苓散加减治疗阳黄湿重于热型黄疸的临床疗效。方法160例慢性乙型肝炎伴黄疸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80例,对照组给予腺苷蛋氨酸静点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针刺联合茵陈五苓散加减治疗,治疗14 d后,对比两组血清总胆红素、结合胆红素、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水平治疗前后的差异,观察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痊愈率45.00%,对照组痊愈率25.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组间比较,血清总胆红素、结合胆红素、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组间比较,实验组血清总胆红素、结合胆红素、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联合茵陈五苓散加减治疗阳黄湿重于热型黄疸的临床效果显著,能有效降低血清总胆红素、结合胆红素、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水平。  相似文献   
50.
盛倩 《河南中医》2013,33(2):162-164
中心性菜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发生与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三焦气化不利,膀胱开阖失司有关,然不外乎气化不利与正气不足、气化不及两方面.五苓散、苓桂术甘汤、真武汤、肾气丸是临床用于治疗中浆的常用经方,均体现了“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的基本治则,故可归于一类研究,比较其方证异同,既有利于深入理解经方的结构组成,也有利于以方测证,从而方便临床正确选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