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76篇
  免费   142篇
  国内免费   38篇
儿科学   11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89篇
口腔科学   161篇
临床医学   88篇
内科学   64篇
皮肤病学   12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23篇
外科学   46篇
综合类   310篇
预防医学   303篇
眼科学   6篇
药学   1181篇
中国医学   151篇
肿瘤学   5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76篇
  2021年   66篇
  2020年   58篇
  2019年   69篇
  2018年   56篇
  2017年   51篇
  2016年   71篇
  2015年   91篇
  2014年   237篇
  2013年   227篇
  2012年   238篇
  2011年   214篇
  2010年   153篇
  2009年   159篇
  2008年   118篇
  2007年   144篇
  2006年   89篇
  2005年   70篇
  2004年   51篇
  2003年   39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3篇
  1977年   3篇
  1976年   2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1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61.
62.
目的了解不同生产企业的第一、二代头孢菌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的体外抗菌活性,为临床选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选取临床常用的第一、二代头孢菌素制成药敏纸片,采用K-B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按NCCLS(2002版)标准判读结果。结果不同生产企业的头孢唑啉与头孢唑啉标准药敏纸片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的敏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头孢硫脒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敏感率与头孢唑啉无显著性差异(P<0.05),对大肠埃希菌的敏感率与头孢唑啉有显著性差异(P<0.05);头孢呋辛及头孢替安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的敏感率与头孢呋辛标准药敏纸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不同生产企业的头孢唑啉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的体外抗菌活性相当;头孢硫脒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体外抗菌活性与头孢唑啉相当,对大肠埃希菌无抗菌活性;头孢呋辛及头孢替安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的体外抗菌活性相当。  相似文献   
63.
目的 总结发热门诊21例亚急性甲状腺炎误诊、误治的主要原因,为减少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积累循症医学证据.方法 回顾2010年12月至2014年12月北京世纪坛医院发热门诊21例伴有发热的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并分析亚急性甲状腺炎误诊、误用抗菌药物的主要原因.结果 伴有发热的亚急性甲状腺炎误诊患者均曾应用不同种类抗菌药物,多为中、青年,女性多于男性,临床症状主要是发热和咽痛,部分患者伴有下颌、耳部或颈部放射痛、合并一侧或双侧甲状腺肿大和出现甲状腺功能异常,21例患者均接受过不同种类的抗菌药物治疗,原因是11例误诊为咽炎,10例误诊为呼吸道感染.结论 亚急性甲状腺炎常表现为咽喉部不适,由于发热门诊医生对该病缺乏足够认识,常误诊为呼吸道感染或咽炎而造成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64.
施婉玲  张娟  陈敏 《中国病案》2015,16(1):56+2
目的评价通过采取多种管理手段对清洁切口手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合理性的影响。方法通过强化医生培训、加强医院感染管理、加大质控力度等多项措施进行控制管理。结果抗菌药物使用率从43.62%下降到19.6%,品种选择合理率从80.66%上升到97.63%;术前合理使用率从91.7%上升到98.83%;疗程合理率从77.73%上升到98.83%;杜绝了两种及以上抗菌药物联合用药作为预防使用。结论通过有效的管理手段可以规范围手术期的抗菌药物使用,保障患者安全。  相似文献   
65.
目的::了解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特点,为促进合理用药,深入ADR检测提供依据。方法:对某医院2013年1~6月上报的50例ADR报告进行分类统计、分析。结果:50例ADR中,抗菌药物所占比例最高,共有10例(20.00%)。引发ADR的抗菌药物,依次为喹诺酮类(占60.00%)、头孢菌素类和青霉素类(占20.00%)。50例ADR累及多个器官或系统,最常见的是免疫系统(占34.00%),其次为皮肤及附件损害(28.00%)和循环系统(26.00%)。结论:应控制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加强ADR监测工作,促进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66.
67.
68.
In-situ forming implant formulations based on poly(lactic-co-glycolic acid) (PLGA), acetyltributyl citrate (ATBC), minocycline HCl, N-methyl pyrrolidone (NMP) and optionally hydroxypropyl methylcellulose (HPMC) were prepared and thoroughly characterized in vitro. This includes electron paramagnetic resonance (EPR),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1H NMR), mass change and drug release measurements under different conditions, optical microscopy, size exclusion chromatography (SEC) as well as antibacterial activity tests using gingival crevicular fluid samples from periodontal pockets of periodontitis patients. Based on these results, deeper insight into the physico-chemical phenomena involved in implant formation and the control of drug release could be gained. For instance, the effects of adding HPMC to the formulations, resulting in improved implant adherence and reduced swelling, could be explained. Importantly, the in-situ formed implants effectively hindered the growth of bacteria present in the patients’ periodontal pockets. Interestingly, the systems were more effectively hindering the growth of pathogenic bacterial strains (e.g., Fusobacterium nucleatum) than that of strains with a lower pathogenic potential (e.g., Streptococcus salivarius). In vivo, such a preferential action against the pathogenic bacteria can be expected to give a chance to the healthy flora to re-colonize the periodontal pockets.  相似文献   
69.
目的:调查某中医院ICU抗菌药物的应用及细菌学情况,分析细菌耐药性,对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评价。方法:利用Excel对ICU病房2003年1~12月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细菌检查结果及其耐药性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各类抗菌药物使用按DDDs排序,前三位分别为头孢菌素类(793.3)、碳青霉烯类(687.8)、四环素类(251.0);按使用总量排序,前三位分别为美罗培南(1353.0g)、头孢哌酮舒巴坦(883.0g)、哌拉西林他唑巴坦(877.5g)。2013年ICU送检标本检出的146株细菌中,G-菌占82.2%,共120株,其中鲍曼不动杆菌64株;真菌占11.6%,共17株,其中白假丝酵母菌11株;G+菌占6.2%,共9株。结论:ICU抗菌药物使用特点符合检出细菌分布情况,细菌耐药性与抗菌药物的DDDs呈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70.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参与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术后感染的治疗和药学监护的方法。方法临床药师参与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治疗,以围手术期用药、抗菌药物的调整及血药浓度监测等为工作重点,进行药学干预和药学监护。结果临床药师积极参与治疗,提供药学监护,协助医生较为成功地治愈患者,并对万古霉素治疗MRSA有了新的认识。结论临床药师参与临床药物治疗过程,为患者制订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可以有效促进临床合理用药,保证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