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1篇
  免费   36篇
  国内免费   95篇
耳鼻咽喉   5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41篇
口腔科学   198篇
临床医学   157篇
内科学   37篇
神经病学   30篇
特种医学   44篇
外科学   143篇
综合类   290篇
预防医学   44篇
眼科学   5篇
药学   94篇
中国医学   20篇
肿瘤学   22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47篇
  2013年   48篇
  2012年   70篇
  2011年   104篇
  2010年   85篇
  2009年   77篇
  2008年   93篇
  2007年   70篇
  2006年   59篇
  2005年   78篇
  2004年   59篇
  2003年   44篇
  2002年   36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36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目的 探讨微弧氧化(MAO)表面改性3D打印多孔钛合金支撑棒对羊距骨坏死的治疗作用,为其进一步临床应用提供基础。方法 观察3D打印多孔钛合金支撑棒通过MAO表面改性后,其表面形态、元素变化及晶像情况。通过体外细胞实验,研究大鼠成骨细胞在材料表面的黏附、增殖及分化情况。建立羊距骨坏死模型基础,并置入3D打印多孔钛合金支撑棒,探究其在距骨内的稳定性及其成骨修复情况。结果 通过MAO改性,材料表面形成大小均一的多孔微米结构,Ca、P、O元素分布在材料表面,同时表面形成TiO2晶像。在体外细胞实验中,MAO改性组和对照组均表现出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但是MAO改性组在细胞接种后8 h黏附能力优于对照组、接种1、4、7 d后细胞增殖能力均优于对照组,同时接种7 d时细胞分化能力也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羊距骨植入实验表明,术后12周两组支撑棒都有骨长入,但是MAO改性组与对照组相比其周围有更多的新生骨长入。定量结果显示MAO组的骨体积分数、骨小梁厚度也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仿生的3D打印多孔结构为支撑棒提供了优良的力学性能,MAO表面改性进一步提高了其生物活性,使其在治疗羊距骨早期骨坏死过程中充分发挥了力学和生物学的优势。本临床前研究效果满意,并为其未来临床应用提供了理论和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62.
目的 建立个性化3D打印多孔钛合金加强块重建重度髋臼骨缺损有限元模型,分析个性化3D打印多孔钛合金加强块、螺钉以及骨的生物力学和临床应用安全性。方法 利用1例Paprosky ⅢA型髋臼骨缺损病人的骨盆CT数据建立完整的个性化3D打印多孔钛合金加强块重建重度髋臼骨缺损有限元模型,模拟1倍体重(单足站立)、4倍体重(步行)和6倍体重(慢跑)加载负荷下分析加强块、螺钉以及骨的应力分布。结果 个性化3D打印多孔钛合金加强块的最大应力分布为10.130 MPa(1倍体重)、40.706 MPa(4倍体重)和61.213 MPa(6倍体重),固定加强块的螺钉最大应力分布为12.424 MPa(1倍体重)、50.250 MPa(4倍体重)和75.860 MPa(6倍体重),骨面应力分布最大应力分布为10.439 MPa(1倍体重)、42.627 MPa(4倍体重)和64.554 MPa(6倍体重)。结论 有限元模拟术后即刻完全负重站立时所有部件的应力分布均小于其屈服强度,不会发生失效;但是于步行和慢跑加载负荷下,与加强块和螺钉接触骨面的部分区域松质骨会发生失效。因此从有限元分析角度考虑,病人术后即刻可以进行完全负重站立康复锻炼,但是不能进行完全负重的步行或慢跑康复运动。  相似文献   
63.
背景:国内外诸多学者致力于研究如何通过内固定材料及设计的改变尽量减少应力遮挡效应,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目的:进一步验证镍钛合金天鹅型记忆接骨器固定下的快速高质量的骨愈合,从临床研究角度评价天鹅记忆接骨器的应力遮挡效应.设计、时间及地点:对比观察实验.于2001-03/2003-08在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骨科进行.对象:随机从临床病例中选取采用镍钛形状记忆天鹅接骨器内固定和不锈钢板内固定后骨折完全愈合的上肢骨干骨折患者.天鹅记忆接骨器组20例,男14例,女6例:年龄14~34岁;手术至取出内固定时间(11.2±3.7)个月.不锈钢接骨板组20例,男16例,女4例;年龄16~36岁;手术至取出内固定时间(12.6±4.1)个月.方法:征得患者同意后,在忠者行内固定取出时,天鹅记忆接骨器组在鹅体部下和加压枝下取极少量皮质骨;不锈钢板组在钢板下、钢板对侧取极少量皮质骨.进行皮质骨的组织学观察、X射线观察和CT扫描定量.主要观察指标:①光镜下进行骨细胞形念、哈弗氏管等组织学观察.②X射线摄片观察骨折愈合情况.③CT测量骨皮质CT值.结果:①组织学观察:天鹅记忆接骨器组鹅体部下和加压枝下骨皮质中,板层骨结构规整,无明显骨质疏松和吸收:不锈钢接骨板组钢板下骨质疏松、骨质吸收明显,可见含有大小不一吸收腔,哈佛氏管扩大,骨细胞萎缩、骨陷窝增大,而钢板对侧骨质吸收现象轻于板下.②X射线摄片观察:天鹅记忆接骨器组无外骨痂,骨皮质厚度、密度与正常骨质相似;不锈钢接骨板组板下皮质骨吸收变薄,钢板对侧骨皮质厚度与密度多大于板下.③CT扫描定量:组内不同部位比较,天鹅记忆接骨器组中,鹅体部下和加压枝下CT值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不锈钢接骨极组中,钢板下CT值低于钢板对侧.CT值(P<0.01):组间比较,不锈钢接骨板组中两部位CT值均低于天鹅记忆接骨器组中两部位CT值(P<0.05,P<0.01).结论:与不锈钢接骨板相比,天鹅记忆接骨器对固定骨段具有较低的应力遮挡效应.  相似文献   
64.
[目的]为减少晚期关节结核人工关节置换术后复发风险,探索钛合金材料表面利福平缓释涂层的可行性,并研究其体内外药物释放特性。[方法]通过迈克尔加成反应在钛合金(titanium alloy,Ti alloy)材料表面形成聚多巴胺(poly dopamine,PDA)薄膜;将利福平(rifampicin,RFP)粉剂加载入交联淀粉(crosslinked starches,CS)及四臂巯基聚乙二醇(polyethylene glycol,PEG)中构建水凝胶,通过浸渍-提拉法涂覆于PDA薄膜表面,制成TiPDA-PEG-CS-RFP(Ti-PPCR)涂层。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检测Ti-PPCR在模拟体液中药物释放特点;将载药量为6.2 mg的Ti-PPCR钛合金片置入20只新西兰大白兔右侧股骨髁内,分别于术后5、10、15、20 d处死取材,应用HPLC检测术后实验材料周围骨组织、肌肉组织和兔静脉血中RFP释放浓度。[结果]Ti-PPCR在模拟体液中RFP在前3 d释放速率较快,累积释放量占总药量的63.2%,随后释放趋于平缓,总释放率为79.2%,总释放时间达9 d。体内骨组织和肌肉组织中药物浓度迅速上升,到第5 d都达到最高峰,随后平缓降低,总释放周期分别可长达20 d和10 d,且都在最小杀菌浓度以上,静脉血液中未测到利福平。[结论]钛合金表面构建的Ti-PPCR利福平缓释涂层,有一定的利福平局部缓释能力。  相似文献   
65.
目的 探讨钛合金作为可摘局部义齿及全口义齿的基托材料 ,在口腔内应用后的临床效果。方法 统计我科钛合金铸造支架义齿 5 8件。在义齿戴入 1年后 ,进行复查 ,了解义齿使用情况。结果 钛制支架义齿出现阳性症状 6 . 90 % (4/ 5 8) ;普通金属支架义齿 16 0 7% (9/ 5 6 ) ;塑料基托义齿 2 9. 4 1% (2 0 / 6 8)。3组比较 (P <0 . 0 1)。结论 用钛合金制作的可摘支架义齿咀嚼、固位良好 ,无冷热过敏等症状 ,优于其它材料制作的义齿。  相似文献   
66.
目的观察中、小功率单次微波照射对钛合金植入物周围组织的热损伤作用。 方法通过手术将钛合金内固定物植入兔右侧股骨上段,并将该侧作为实验侧,左侧下肢相同部位作为对照侧。根据微波照射功率将实验兔分为4组,分别是20W组、40W组、60W组及80W组。各组实验兔经麻醉后分别给予相应功率微波照射(微波频率均为2450MHz,持续照射30min),实时测量微波照射区域钛合金表面及毗邻肌组织温度变化;随后采用肌电图检测各组实验兔坐骨神经复合肌肉动作电位(CMAP)情况;最后处死动物,取股骨旁钛合金周围肌组织、神经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 结果与对照侧骨骼肌比较,经20W、40W微波照射后实验侧骨骼肌温度升高不显著(P>0.05),经60W、80W微波照射后实验侧骨骼肌温度升高显著(P<0.05)。坐骨神经电生理检查结果显示,经60W、80W微波照射后,实验侧坐骨神经CMAP潜伏期明显延长(P<0.05),神经传导速度显著变慢(P<0.05),但波幅均无明显下降(P>0.05)。病理学检查结果显示,经60W微波照射后,实验侧骨骼肌细胞间隙明显充血、出血,坐骨神经无明显病理学改变;经80W微波照射后肌细胞出现空泡,肌细胞结构遭到破坏,坐骨神经髓鞘肿胀。 结论60~80W微波(频率为2450MHz)连续照射30min可引起钛合金植入物周围组织热损伤,20~40W微波连续照射30min,钛合金植入物周围组织未见明显热损伤,提示对钛合金植入部位进行小功率微波照射安全性相对较好。  相似文献   
67.
牙列缺损与缺失是老年口腔患者常见的疾患之一。如何根据老年患者的心理、生理特点及经济状况合理选择修复材料及技术 ,修复缺失牙列 ,重建咬功能 ,一直是口腔修复工作者研究的重要课题。近10年来 ,随着材料科学、工程技术、计算机科学的迅速发展 ,口腔修复学在国内外已成为口腔医学中发展最迅速、最活跃的一门学科。同时 ,随着医学观念的变化 ,新的生物医学模式已经形成 ,传统的身体健康观念已转变为生物 社会 心理模式 ,这种变化也给口腔修复学注入了新的内涵。口腔修复体不应单独看作一副假牙 ,更不应简单地看成一个机械物件或工艺品 …  相似文献   
68.
王建睿  周红艳  周喜斌 《吉林医学》2010,(27):4839-4839
<正>于2008年以来,为2例气管狭窄患者行坐立位经口电子支气管镜直视下镍钛合金支架置入术,均取得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1病历摘要例1,男,39岁,以肺癌根治术后6个月,呼吸困难3d入院。患者于入院前6个月前因肺癌行左侧全肺切除术,术后曾行  相似文献   
69.
笔者对2004-2008年来我院就诊患者所作钛合金烤瓷桥进行研究,为钛合金烤瓷桥用于临床固定修复提供参考依据。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择钛合金烤瓷桥修复的患者92例,男32例、女60例;前牙桥42例、后牙桥28例、复合烤瓷桥22例。年龄20-48岁不等。入选标准:(1)全身情况良好,能配合长期随访;  相似文献   
70.
目的探讨并总结临床上用镍钛合金抓握式接骨板治疗多发性肋骨骨折的临床效果研究。方法对我院的患者在进行术前处理后,将患者断端剥离并与接骨板固定接合,在于患者的断端相结合,关闭切口。结果在我院经过镍钛合金抓握式接骨板治疗多发性肋骨骨折后,所有的患者都恢复良好,没有出现任何胸内感染或者胸腔感染的并发症。结论镍钛合金抓握式接骨板治疗多发性肋骨骨折具有出血量少,术后疼痛明显得到缓解的优越性,能够使患者在术后能够有效咳嗽排痰,因此镍钛合金抓握式接骨板治疗多发性肋骨骨折在临床上是一种简单安全可行的方法,而且在手术后能够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