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123篇
  免费   1631篇
  国内免费   443篇
耳鼻咽喉   63篇
儿科学   124篇
妇产科学   62篇
基础医学   396篇
口腔科学   648篇
临床医学   3347篇
内科学   1583篇
皮肤病学   476篇
神经病学   247篇
特种医学   673篇
外国民族医学   3篇
外科学   1981篇
综合类   10044篇
预防医学   1980篇
眼科学   87篇
药学   9066篇
  146篇
中国医学   2693篇
肿瘤学   578篇
  2024年   231篇
  2023年   989篇
  2022年   850篇
  2021年   1364篇
  2020年   1344篇
  2019年   1546篇
  2018年   678篇
  2017年   1501篇
  2016年   1575篇
  2015年   1636篇
  2014年   2489篇
  2013年   2237篇
  2012年   2370篇
  2011年   2153篇
  2010年   1679篇
  2009年   1388篇
  2008年   1322篇
  2007年   1194篇
  2006年   1087篇
  2005年   976篇
  2004年   904篇
  2003年   902篇
  2002年   665篇
  2001年   585篇
  2000年   495篇
  1999年   411篇
  1998年   309篇
  1997年   289篇
  1996年   246篇
  1995年   205篇
  1994年   149篇
  1993年   101篇
  1992年   73篇
  1991年   75篇
  1990年   54篇
  1989年   64篇
  1988年   25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3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复合舒芬太尼自控监护麻醉用于局部麻醉下行眼鼻微创外科手术患者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60例局部麻醉下行单眼泪囊开窗引流术的患者,随机分为D组(右美托咪定),DS组(右美托咪定+舒芬太尼),MF组(咪唑安定+舒芬太尼),n=20。观察并记录术晨(T0)、入室时(T1)、局部麻醉时(T2)、手术开始后10 min(T3)、开始后20 min(T4)、开始后30 min(T5)、术后30 min(T6)的平均动脉血压(MAP)、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呼吸频率(RR)、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Ramsay镇静评分、鼻内窥镜术野质量评分(SESFQ)、手术时间(OT)和术中自控按压次数(CPT)。结果 3组患者T1时点MAP、HR均高于T0时点(P0.05),DS组患者T2、T3、T4、T5和T6时点的MAP、HR低于T0时点(P0.05),且低于D组和MS组同时间点的MAP、HR(P0.05),D组患者T3、T4、T5和T6时点的MAP低于MS组同时点的MAB(P0.05),且T3、T4点的MAP低于D组其他时点(P0.05),MS组患者T5和T6时点的HR、MAP明显高于T2、T3、T4时点(P0.01);MS组患者T2、T3、T4、T5和T6时点的RR低于T1时点及D、DS组同时点的RR(P0.05),PETCO2高于T1时点及D、DS组同时点的PETCO2(P0.05),MS组T2、T3和T4时点的Ramsay评分均大于D组、DS组同时点的Ramsay评分(P0.05),T5和T6时点的Ramsay评分均明显小于D组、DS组同时点的Ramsay评分(P0.01);DS组患者的CPT和SESFQ均明显少于D、MS组(P0.01),而D组的SESFQ评分低于MS组(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复合舒芬太尼自控输注较自控输注右美托咪定或咪唑安定复合舒芬太尼单次给药可更快、更有效地发挥镇静、镇痛、降低血压效应,提供良好的手术视野、缩短手术时间,且对患者呼吸功能影响甚微。  相似文献   
992.
目的:分析小剂量新斯的明对妇科腹腔镜全身麻醉手术后残余肌松的拮抗作用,探讨临床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将200例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患者给予新斯的明0.02mg/kg以及阿托品0.01mg/kg,对照组患者给予新斯的明0.05mg/kg以及阿托品0.02mg/kg。采用TOF-Watch SX肌松监测仪监测肌松,观察两组患者生命体征、恢复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中生命体征均平稳,其中心率、平均动脉压、血氧饱和度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出现术后恶心3例,呕吐1例,心动过缓2例,出汗1例,肌肉震颤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8%。对照组患者发生术后恶心5例,呕吐3例,心动过缓6例,出汗1例,肌肉震颤5例,并发症发生率为20%,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应用小剂量新斯的明拮抗全麻术后残余肌松可以缩短患者肌松恢复时间,降低发生残余肌松的风险,比使用正常剂量患者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993.
目的研究右美托咪啶复合局部麻醉在喉癌切除术前气管造口术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1年12月将要施行全喉切除或喉部分切除+喉功能重建术的40例喉癌患者,随机分为局部麻醉对照组(对照组)和右美托咪啶复合局部麻醉组(研究组),每组20例。观察两组气管切开术前、术中及术后平均动脉压(MAP)、心率、血氧饱和度(Sp O2),术中采用Ramsay镇静评分观察患者镇静情况,以评分在2~4分为优。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术中研究组较患者MAP、心率稳定,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 O2均无明显波动,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呛咳、屏气、挣扎发生率明显降低,麻醉效果更满意(P<0.05)。结论右美托咪啶复合局部麻醉较单纯局部麻醉能更好地满足喉癌切除术前气管造口术的要求,增加患者舒适度,且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994.
目的:分析温度对AH-Plus糊剂临床疗效的影响,为一次性根管治疗术中对温度的控制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将48颗牙编号,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采用AH-Plus糊剂在不同温度下对离体牙根管进行填充,使用染料渗入法检测微渗漏发生情况,用扫描电镜观察根管壁与封闭剂之间的结合情况。结果:1)在冠方微渗漏方面,不同温度下冠方微渗漏值均没有显著差异(P>0.05);2)在根尖微渗漏方面,C组(230℃)的根尖微渗漏显著小于A(150℃)、B组(180℃)(P<0.05),A、B两组的根尖微渗漏比较没有显著差异(P>0.05);3)扫描电镜对根尖区观察结果显示A组(150℃)的根管壁与牙胶之间缝隙明显大于B、C组。结论:在采用AH-PLUS热牙胶垂直加压技术充填根管时,设定热牙胶温度可能对根尖微渗漏产生影响,较高温度组(230℃)产生的根尖微渗漏小于较低温度组,冠方微渗漏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995.
目的 分析病毒性脑炎患者应用联合右美托咪定及布托啡诺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64例病毒性脑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32例.以接受右美托咪定镇痛治疗者为对照组,以联合接受右美托咪定及布托啡诺镇痛治疗者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接受治疗后的镇痛镇静效果及药物副作用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接受治疗后止痛起效时间、镇静起效时间、止痛持续时间及镇静持续时间分别为(10.12±2.77) min、(17.71 ±3.51)min、(766.61 ±86.12) min及(653.55±98.32) min明显短于对照组的(13.61 ±3.61)min、(21.67 ±3.26) min、(731.21 ±78.24) min及(610.27 ±86.38) min(P<0.05);同时治疗前两组生活质量各项评分比较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经治疗后观察组生活质量各项评分改善较对照组更为明显(P<0.05).此外两组药物副作用发生率比较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联合右美托咪定及布托啡诺治疗可显著提高病毒性脑炎患者的镇痛镇静效果.  相似文献   
996.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10):2321-2322
将6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进行比较,对照组30例采取基础治疗(沙丁胺醇气雾剂+茶碱缓释片),观察组30例同样接受基础治疗,同时接受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治疗。持续治疗3个月,对治疗前后肺功能及相关炎症因子水平进行检测,并进行对照分析。治疗后FVC、FEV1%有明显提升,观察组提升程度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相关血气参数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更优(P<0.05);治疗后呼吸困难情况有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治疗后呼吸困难评分更低(P<0.05);此外观察组急性加重例次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使用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改善明显,其临床使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997.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12):2728-2729
观察右美托咪定联合七氟烷在妇科宫腔镜手术中的麻醉效果及安全性。选择As A I级或Ⅱ级择期行官腔镜手术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七氟烷组(A组)和右美托咪定联合七氟烷组(B组),每组30例。共设定5个时间点,分别为手术前(T0)、诱导后(T1)、扩宫时(T2)、清除肿物(或异物)时(T3)、手术结束时(T4),对5个时间点时患者的MAP、HR、Sp O2等基本生命体征进行监测。同时,还需记录七氟烷的诱导时间、手术时间、清醒时间、有无肢体运动、有无呼吸暂停及苏醒后患者对镇静镇痛的评价及有无术后宫缩痛。B组七氟烷诱导时间明显短于A组(P<0.05),A组在TI、T2点MAP低于B组(P<0.05);不良反应观察结果显示:术中B组患者肢体活动明显低于A组。右美托咪定联合七氟烷具有较好的麻醉效果,不仅可利于手术的顺利实施,同时还可提高手术的安全程度,提高患者的满意率,并减轻患者的术后宫缩疼痛感,是宫腔镜手术较为理想的麻醉方式。  相似文献   
998.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预处理对大鼠原位移植肝缺血/再灌注(I/R)所致急性肺损伤(ALI)中细胞凋亡及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C/EBP)同源蛋白(CHOP)的作用.方法 选择雄性SD大鼠40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I/R模型组、右美托咪定低剂量组和右美托咪定高剂量组,每组10只.采用二袖套法结扎并切断肝动脉,供体肝脏移植入后即可完全开放门静脉复制肝I/R模型;假手术组开腹后只游离肝周韧带,不进行其他特殊处理;右美托咪定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分别于I/R前1 h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 2.5μg·kg-1·h-1和5.0μg·kg-1·h-1,1 h内完成.实验结束后留取肺组织,检测肺组织湿/干质量(W/D)比值;光镜下观察肺组织病理学变化并进行肺泡损伤定量评估(IQA),电镜下观察肺组织超微结构变化;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CHOP mRNA表达水平;蛋白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CHOP的蛋白表达水平;原位末端缺刻标记法(TUNEL)检测肺组织细胞凋亡情况,并计算凋亡指数(AI).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I/R模型组肺W/D比值(4.94±0.84比2.29±0.54)、IQA〔(40.52±5.15)%比(4.55±1.85)%〕和AI〔(36.57±5.85)%比(2.85±0.95)%〕均明显升高(均P<0.0l);光镜和电镜下均显示肺组织结构发生明显的损伤.与I/R模型组比较,右美托咪定低剂量组和右美托咪定高剂量组肺W/D比值(3.29±0.85,2.68±0.78比4.94±0.84)、IQA〔(23.69±2.62)%,(15.86±3.61)%比(40.52±5.15)%〕 和AI〔(25.73±3.71)%,(14.66±2.61)%比(36.57±5.85)%〕均明显降低(均P<0.01),光镜和电镜下可见肺组织结构损伤明显减轻.I/R模型组有大量肺血管内皮细胞和肺泡上皮细胞发生凋亡,而右美托咪定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细胞凋亡则明显减少.与假手术组比较,I/R模型组CHOP mRNA〔吸光度(A)值:0.96±0.18比0.43±0.08〕及蛋白(灰度值:2.79±0.74比1.02±0.27)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均P<0.01).与I/R模型组比较,右美托咪定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CHOP mRNA(A值:0.69±0.13、0.56±0.12比0.96±0.18)及蛋白(灰度值:1.96±0.58、1.34±0.49比2.79±0.74)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且以高剂量组的降低更显著(均P<0.01).结论 右美托咪定对移植肝I/R肺组织具有保护作用,该作用可能与其抑制CHOP的活化、减少肺组织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999.
目的观察右美托嘧定复合舒芬太尼用于烧伤患者术后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择期烧伤手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Y组)和对照组(D组),每组40例。手术结束前30 min泵注右美托咪定1μg/kg,10 min泵完,静脉滴注舒芬太尼0.1μg/kg,给予PCIA。PCIA配方:Y组为舒芬太尼2μg/kg+右美托咪定2μg/kg;D组为舒芬太尼2μg/kg+咪达唑仑0.1 mg/kg。分别于术后4、8、12、24、48 h时行镇痛评分,记录各组单次自控给药(PCA)次数,皮肤瘙痒、恶心呕吐、幻觉躁动、心动过缓、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48 h内两组均未出现皮肤瘙痒、呼吸抑制病例,恶心呕吐、幻觉躁动发生率、PCA次数D组高于Y组(P<0.05),Y组心动过缓的发生率高于D组,在相同时间段D组的VAS评分显著高于Y组(P<0.05)。结论右美托嘧定复合舒芬太尼用于烧伤患者术后镇痛,可以减少阿片类镇痛药的用量,降低恶心呕吐、幻觉躁动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00.
《新乡医学院学报》2015,(8):762-765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对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的脑保护作用。方法选择择期行体外循环下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7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观察组患者在麻醉诱导前予以0.6μg·kg-1右美托咪定静脉注射,注射时间控制在15 min以内,之后继续进行输注直至术毕,输注速率为0.2μg·kg-1·h-1。对照组患者予以同观察组等量的生理盐水进行静脉注射和输注。对2组患者体外循环前(T1)、升主动脉开放(T2)、体外循环结束后10 min(T3)、术后6 h(T4)时的颈内静脉血氧饱和度(Sjv O2)、动脉-颈内静脉血氧含量差(Da-jv O2)及脑氧摄取率(CERO2)进行监测分析,并对T1~T4及术后24 h(T5)的血浆S-100β蛋白及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进行检测。结果 2组患者T2时Sjv O2显著高于T1,而Da-jv O2、CERO2显著低于T1(P<0.05),T2、T3、T4时S-100β蛋白及NSE水平显著高于T1(P<0.05);观察组患者T2、T3时Sjv O2显著高于对照组,而Da-jv O2、CERO2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T2、T3、T4时S-100β蛋白及NSE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应用于心脏瓣膜置换术中能显著改善患者的脑氧代谢情况,减少术中脑缺血缺氧状态,降低脑血管损伤发生的概率,具有脑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