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4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16篇
耳鼻咽喉   3篇
基础医学   15篇
口腔科学   508篇
临床医学   63篇
内科学   14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16篇
外科学   40篇
综合类   359篇
预防医学   49篇
药学   127篇
中国医学   1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57篇
  2013年   65篇
  2012年   90篇
  2011年   80篇
  2010年   81篇
  2009年   80篇
  2008年   65篇
  2007年   53篇
  2006年   65篇
  2005年   55篇
  2004年   43篇
  2003年   43篇
  2002年   42篇
  2001年   42篇
  2000年   43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32篇
  1996年   27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5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观察四手操作护理在老年全口义齿修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选取拟行全口义齿修复的老年无牙颌患者81名,其中男42名,女39名,年龄在55-80岁之间,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分别为操作医生独立操作的普通操作组和护士配合的四手操作组,观察医生操作时间、患者依从性和满意度。结果:四手操作组的操作时间显著短于普通操作组,且患者的依从性和满意度也较普通操作组有了显著的改善。结论:四手操作护理可以显著改善老年患者的全口义齿修复效果。  相似文献   
22.
Magfit磁性附着体在全口覆盖义齿修复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廷勇  韦赞军 《山东医药》2008,48(1):125-126
在经过完善根管治疗的基牙牙根安装衔铁,义齿基托中安放磁体,利用磁性固位修复全口牙列缺失.结果 :22例(26副)全口覆盖义齿固位良好,磁性附着体表面未见腐蚀现象,在讲话与咀嚼运动时义齿无脱位,无翘动,基托内基本无食物滞留现象,基牙根面无龋坏,衔铁无脱落.可见Magfit附着体能为全口覆盖义齿提供长期、稳定的固位力.  相似文献   
23.
目的:评价制作全口义齿时采用3次印模法配合舌侧集中[牙合]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80例低平牙槽嵴患者,随机分为40例实验组(三次印模法)和40例对照组(二次印模法),所有患者均接受舌侧集中[牙合]治疗。在不同时间点,分别对义齿咀嚼效率、患者满意度、义齿基托密合性的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实验组在义齿稳定性、咀嚼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而在美观、发音方面2组间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3次印模法配合舌侧集中[牙合]在修复低平牙槽嵴患者中具有更好的修复效果。  相似文献   
24.
目的 通过对照传统修复的全口义齿(complete dentures,C),初步评价功能易适数字化全口义齿(functionally suitable denture,FSD)的临床疗效.方法 用数字化方法和传统方法分别为符合纳入标准的17例无牙颌受试者完成两副全口义齿(FSD和C).用视觉模拟评分法、咬合调整次数、压痛点数、咀嚼效率检查等主客观评价指标,对FSD与C在初戴及佩戴3周后的患者满意度、咬合状态、 基托组织适合度、咀嚼效率等方面进行单盲随机对照试验和统计学分析.结果 ①FSD初戴总体及发音满意度高于C(P<0.05),3周后两者总体及各项满意度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②FSD初戴咬合调整总次数及正中和侧方咬合调整次数少于C(P<0.01),前伸咬合时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③FSD初戴及3周后的压痛点数及咀嚼效率与C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FSD具有良好的初戴满意度以及咬合适合性.对于无不良颌位的无牙颌患者,在减少患者复诊次数的同时,可以获得与传统全口义齿相似的修复效果.  相似文献   
25.
先天缺牙是指牙胚在形成过程中未能发育和未能形成牙齿的先天性异常.根据缺牙数目可分为少数牙缺失、多数牙缺失和先天无牙[1].临床上,恒牙的先天缺失常伴有乳牙滞留,滞留乳牙长时间行使功能易出现重度磨耗,一方面导致乳牙牙髓暴露,引起牙髓炎、根尖周炎等;另一方面,垂直距离减低易引起咬合紊乱、颞下颔关节功能紊乱等,常需进行咬合重建修复.咬合重建是一种对全牙列进行整体改造以重新建立适当咬合关系的口腔修复方法,使咬合关系与颞下颌关节及咀嚼肌的功能协调一致,消除咬合系统形态和功能紊乱,最终恢复咬合系统正常的生理功能.2018年7月接诊一例罕见的全恒牙列先天缺失并伴有上颌乳牙列重度磨耗的病人,选择采用覆盖全口义齿和可摘局部义齿进行咬合重建修复,现对该病例的临床诊断与修复设计流程进行报道.  相似文献   
26.
目的 应用CBCT技术,分析全口义齿再修复时颞下颌关节盘的间隙变化,以确定患者一次垂直距离恢复的最大值,为临床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全口义齿使用超过5年的需要再修复患者30例,按常规制作新的全口义齿,根据患者全口义齿垂直距离恢复情况分为3组, A组为恢复1.0mm~2.5mm, B组为恢复2.5mm~5.0mm, C组为恢复大于5.0mm。通过自身对照,观察新旧全口义齿垂直距离改变,并在CBCT下记录颞下颌关节盘间隙变化,结合临床患者资料,分析垂直距离改变和颞下颌关节盘间隙的关系,明确垂直距离恢复程度对关节的影响。结果 A组关节盘上、前、后变化在(0.10~0.50)±0.20mm区间,患者新全口义齿一周内可适应; B组关节盘上、前、后变化在(0.50~1.11)±0.32mm区间,患者新全口义齿适应时间相对长; C组关节盘上、前、后变化在>(1.50±0.50) mm区间,患者新全口义齿失败可能性明显增加。结论 全口义齿再修复时建议一次性恢复垂直距离高度以不超过2.5mm为宜,最大值在5mm以内,以减少全口义齿修复失败和诱导颞下颌关节疾病的可能,大于5mm以上明显存在失败风险。  相似文献   
27.
目的探讨种植磁附着体全口义齿对下颌牙槽嵴重度吸收的无牙颌患者的修复效果。方法采用C D I C牙种植体及配套磁性附着体,为15例下颌牙槽嵴重度吸收的无牙颌患者在下颌两侧第一前磨牙区各植入1枚种植体,4~6个月后制作下颌全口义齿并在组织面粘固磁体。进行咀嚼效率和患者满意度测定。结果种植磁附着体全口义齿在粘固磁体后及粘固后2周的固位力和咀嚼效率均较放置磁体前明显提高,且患者满意度提高。结论磁性固位种植体覆盖义齿用于牙槽骨严重吸收的无牙颌患者修复治疗的临床效果好。  相似文献   
28.
29.
目的:研究金属基托全口义齿腭皱对修复后辅音声学特征的影响。方法:30例无牙颌患者分别戴入光滑面金属基托全口义齿(第一组)和有腭皱金属基托全口义齿(第二组),应用Minispeech lab测量并分析患者在初戴前,初戴时,初戴后1周、2周、4周、8周时汉语拼音/j/、/q/的第二强频区(F2)值、带宽(B2)值和嗓音起始时间(V.O.T.)。结果:第一组中,与初戴前相比,/j/、/q/的F2值从初戴后2周开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j/的B2值在初戴后8周,/q/的B2值在初戴后4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二组中,与初戴前相比,/j/、/q/的F2值从初戴后1周开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j/的B2值从初戴后2周开始,/q/的B2值从初戴后4周开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金属基托全口义齿的腭皱能够缩短金属基托全口义齿初戴后患者语音恢复的时间。  相似文献   
30.
Qi B  Luo W  Zhang JL 《上海口腔医学》2012,21(3):337-339
目的:观察适当降低垂直距离对老年人全口义齿修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采用传统法和降低3mm垂直距离法,为40例老年患者分别制作完成2副全口义齿。适应3个月后,测定咀嚼效能和压痛点。采用SAS6.04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降低3mm垂直距离制作的全口义齿咀嚼效能与传统法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但压痛点显著少于传统法(P<0.05)。结论:降低3mm垂直距离法是临床上可行的老年人全口义齿修复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