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867篇
  免费   1503篇
  国内免费   1163篇
耳鼻咽喉   522篇
儿科学   142篇
妇产科学   180篇
基础医学   1786篇
口腔科学   990篇
临床医学   4165篇
内科学   1325篇
皮肤病学   163篇
神经病学   746篇
特种医学   1601篇
外国民族医学   7篇
外科学   5612篇
综合类   8565篇
预防医学   2532篇
眼科学   459篇
药学   2867篇
  66篇
中国医学   4003篇
肿瘤学   802篇
  2024年   216篇
  2023年   834篇
  2022年   710篇
  2021年   870篇
  2020年   900篇
  2019年   782篇
  2018年   463篇
  2017年   699篇
  2016年   880篇
  2015年   1074篇
  2014年   1728篇
  2013年   1799篇
  2012年   2489篇
  2011年   2600篇
  2010年   2164篇
  2009年   2014篇
  2008年   2563篇
  2007年   1946篇
  2006年   1642篇
  2005年   1814篇
  2004年   1465篇
  2003年   1256篇
  2002年   1070篇
  2001年   856篇
  2000年   707篇
  1999年   582篇
  1998年   459篇
  1997年   383篇
  1996年   331篇
  1995年   279篇
  1994年   238篇
  1993年   195篇
  1992年   129篇
  1991年   102篇
  1990年   91篇
  1989年   108篇
  1988年   27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19篇
  1985年   18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3篇
  1965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前交叉韧带是膝关节内的主要结构之一,其近端附着于股骨外髁内侧面的后缘,远端呈扁平状附着于胫骨隆突的前内上。前交叉韧带的长度为31~38mm,平均宽度为11mm。它的主要作用是通过防止胫骨相对于股骨的前移,以及辅助内外旋运动和防止胫骨过度后移等作用参与维持膝关节的稳定。由于特殊的解剖结构和生物力学特点,在运动和非运动性损伤中容易发生前交叉韧带损伤。  相似文献   
102.
内窥镜下单侧开窗双侧减压治疗腰椎管狭窄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腰椎管狭窄症是临床常见病,对于外科治疗,目前没有统一的标准.理想的手术方法应具备神经减压彻底,组织损伤小,保持或重建腰椎稳定性这三个基本条件[1].  相似文献   
103.
目的 研究使用腘绳肌腱进行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ACL)损伤后部分重建、单束重建和双束重建的疗效差异。方法 本研究共包括56例ACL重建病例,其中部分重建11例,单束重建25例,双束重建20例。所有患者术前及随访时均进行IKDC2000、Tegner和Lysholm评分以及常规KT-2000和后推KT-2000测量,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平均随访19.84±5.03个月(13~22个月)。对三组的IKDC、Lysholm和Tegner评分的配对t检验显示,术后的IKDC、Lysholm和Tegner评分比术前均有显著改善。后推法KT-2000测量显示,ACL双束重建可以比单束重建获得更好的膝关节稳定性,ACL部分重建组膝关节的稳定性优于单束重建和双束重建组。但常规KT-2000测量无法辨别三种术式之间膝关节稳定性的差异。结论 ACL双束重建可以比单束重建更好地重建膝关节的稳定性,ACL部分重建的临床效果优于单束重建和双束重建;后推KT-2000测量在ACL双束重建和部分重建的术后稳定性评估上可能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4.
手外伤骨折治疗的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掌、指骨骨折约占手外伤患者的1/4,常为多发性损伤,由于手部需要完成多种精细动作,手部骨折后的功能重建极为重要。掌、指骨骨折应力求解剖复位,严禁有旋转、侧方成角和大于10的掌背向成角移位。旋转和侧方成角可改变手指正常屈伸运动的轨迹,使其在屈伸时与相邻手指发生推挤或重叠,妨碍其他手指屈伸功能的正常发挥;掌背侧成角则会破坏骨与肌腱间平滑的接触面,增大肌腱滑动时摩擦阻力,诱发肌腱损伤和断裂。  相似文献   
105.
对于各种原因所致的骨缺损的修复治疗一直是临床难题 ,传统的游离自体骨移植至今仍然是临床上骨缺损修复治疗的常用方法 ,但其愈合期主要是缓慢的“爬行替代”过程 ,仅适合修复较小的骨缺损。对大节段骨缺损 ,采用传统的无血供大块骨移植不但愈合时间长 ,且植骨大多数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吸收或不可能被完全替代 ,效果并不理想 ,且肢体需长期固定 ,对关节功能影响较大。随着显微外科技术的迅速发展 ,近 2 0年来 ,带血管的骨移植广泛应用于骨缺损的修复治疗 ,取得良好的效果 ,成为骨缺损修复治疗中较为理想的方法。笔者就这方面有关的进展综述如…  相似文献   
106.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在实验性硬脑膜重建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bFGF)在实验性自体筋膜硬脑膜重建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取 SD大鼠 35只,分成 5组.其中 A组 3只,直接将背部筋膜覆盖在硬膜外, B组 5只,采用自体筋膜硬脑膜重建模型,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这两组大鼠自体筋膜硬脑膜移植的愈合过程及细胞因子 bFGF在其中的表达; C组、 D组、 E组各 9只,分别进行自体筋膜硬脑膜重建, D组加用外源性 bFGF, E组仅用明胶海绵,通过脑脊液漏研究、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研究外源性 bFGF对自体筋膜重建硬脑膜愈合过程的影响并用 RT- PCR方法研究内源性 bFGF 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 大鼠自体筋膜移植硬脑膜部位 bFGF表达明显; C、 D、 E组大鼠重建硬脑膜抵抗脑脊液漏压力值( mmH2O)分别为 311± 75, 497± 153, 338± 88,Ⅰ型胶原纤维表达值分别为 4.9± 0.8, 10.9± 1.6, 5.3± 0.9, D组均好于对照组( P< 0.05);内源性 bFGF mRNA的表达没有明显变化.[结论] 在自体筋膜移植硬脑膜的愈合过程中 bFGF可能起了重要的作用;外源性 bFGF处理的大鼠其移植筋膜愈合要好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07.
妊娠呕吐是妊娠早期出现的恶心、呕吐、头晕、厌食甚则食入即吐的反应,中医称为恶阻。妊娠呕吐较为严重的可导致水、电解质紊乱,是妊娠早期最常见的疾患。笔者自1999年5月~2000年5月用中药加味苏叶黄连汤及静脉补液联合疗法治疗妊娠呕吐80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8.
2000年12月至2003年12月有记录的落枕患者76例.其中,男49例,女27例;年龄15~60岁、平均35岁;病程1d56例,2d14例,>3d6例,首次发病56例,二次发病15例,发病二次以上5例.临床表现为颈项强直、头不能向患侧转动,患部疼痛,头常歪向一侧,并向同侧的肩部扩散疼痛,局部有条索状、块状、斜方肌及大小菱形肌部位常有压痛,部分患者的x平片无异常表现.治疗:患者取坐位,术者立于其后,对患者颈背部进行轻柔,使患侧肌肉放松,然后术者左手扶住患者额部、右手拇、中指轮换点压痛点、落枕点、风池穴,肩井穴,天孚穴等,弹拨胸锁乳突肌数十次,用力均匀,由轻到重,待头颈部肌肉松驰时,术者用一手掌托住患者下颌,另一手掌其头顶部,以迅速而轻柔动作将患者头颈部向患侧旋转,此时可听到响声,随后再按上述手法轻柔、松解、整理、滚、拍打颈肩部、最后施以抚摸法结束、每次治疗30~40min.  相似文献   
109.
目的 探讨多发性食管穿孔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多发性食管穿孔的手术时机、方法与预后关系。结果 5例病人,治愈3例(60%),死亡2例(40%)。结论 多发性食管穿孔,病情凶险,死亡率很高,尽早就诊,及时切断感染源和消化液的化学性刺激,从而增强抗生素的治疗效果,对提高治愈率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10.
股骨复杂骨折是指股骨粗隆部 (股骨颈基底、股骨粗隆间、粗隆下 )骨折合并同侧股骨干骨折[1] 。我院自 2 0 0 0年~ 2 0 0 3年应用重建型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复杂骨折 18例 ,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18例病人中 ,男 12例 ,女 6例 ;左侧 8例 ,右侧 10例 ;年龄最大 62岁 ,最小 18岁 ,平均 3 1.5岁。 18例均为车祸致伤 ,闭合性骨折 15例 ,开放性骨折 3例。其中 9例系股骨粗隆间骨折合并股骨干骨折 ,6例系股骨粗隆下骨折合并股骨干骨折 ,3例系股骨颈骨折合并股骨干骨折。其中同时合并颅脑损伤 3例 ,胫腓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