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1篇
外科学   11篇
综合类   26篇
药学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于各种原因所致的骨缺损的修复治疗一直是临床难题 ,传统的游离自体骨移植至今仍然是临床上骨缺损修复治疗的常用方法 ,但其愈合期主要是缓慢的“爬行替代”过程 ,仅适合修复较小的骨缺损。对大节段骨缺损 ,采用传统的无血供大块骨移植不但愈合时间长 ,且植骨大多数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吸收或不可能被完全替代 ,效果并不理想 ,且肢体需长期固定 ,对关节功能影响较大。随着显微外科技术的迅速发展 ,近 2 0年来 ,带血管的骨移植广泛应用于骨缺损的修复治疗 ,取得良好的效果 ,成为骨缺损修复治疗中较为理想的方法。笔者就这方面有关的进展综述如…  相似文献   
2.
3.
基因治疗是骨缺损修复研究的热点之一。当前对基因治疗修复骨缺损的研究主要在骨诱导因子、目的基因、各种载体及靶细胞等方面,将目的基因通过体内或体外途径转移靶细胞,维持骨诱导因子在局部持续有效地表达,从而治疗修复骨缺损。笔者就基因治疗修复骨缺损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的临床应用特点.方法 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对35例足跟、踝、跟腱和胫前区软组织缺损的病例进行修复;同时观察和测量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的发出部位、腓肠神经的支数和行走特点.结果 35例中33例皮瓣生长良好,2例部分坏死.31例成人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的发出部位在外踝上5~7cm处,4例小儿的发出部位在外踝上5~6cm.腓肠神经有25例是以内侧支为主,10例是内侧支和外侧支基本等粗,而且靠得较近.腓肠神经及营养血管在小腿中部会穿深筋膜进入腓肠肌.以顺行分离皮瓣较可靠,可避免脱套.结论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血运可靠,手术操作及设计简单,切取简便,不损伤小腿的主要血管,不需吻合血管,是修复足跟、内外踝、跟腱处和小腿下1/3软组织缺损的理想供区.  相似文献   
5.
对于各种原因所致的骨缺损的修复治疗一直是临床难题,也是国内外重大研究课题之一.从1820年德国医生Philips Von Walter开展有文献记载的第一例自体骨移植术以来,传统的游离自体骨移植至今仍然是临床上骨缺损修复治疗的常用方法,但其愈合主要是缓慢的"爬行替代"过程,仅适合修复较小的骨缺损.对大节段骨缺损,采用传统的无血供大块骨移植不但愈合时间长,且植骨大多数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吸收或不可能被完全替代,效果并不理想,且肢体需长期固定,关节功能影响较大.随着显微外科技术的迅速发展,近20年来,带血管的骨移植广泛应用于骨缺损的修复治疗,取得良好的效果,成为骨缺损修复治疗中较为理想的方法.本文就这方面有关的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对于各种原因所致的骨缺损的修复治疗一直是临床难题,也是国内外重大研究课题之一.从1820年德国医生Philips Von Walter开展有文献记载的第一例自体骨移植术以来,传统的游离自体骨移植至今仍然是临床上骨缺损修复治疗的常用方法,但其愈合主要是缓慢的“爬行替代“过程,仅适合修复较小的骨缺损.对大节段骨缺损,采用传统的无血供大块骨移植不但愈合时间长,且植骨大多数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吸收或不可能被完全替代,效果并不理想,且肢体需长期固定,关节功能影响较大.随着显微外科技术的迅速发展,近20年来,带血管的骨移植广泛应用于骨缺损的修复治疗,取得良好的效果,成为骨缺损修复治疗中较为理想的方法.本文就这方面有关的进展综述如下.   ……  相似文献   
7.
上臂段桡神经损伤的显微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报道应用显微外科技术治疗桡神经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神经损伤类型,应用显微外科技术实施神经内、外松解术、直接缝合、神经移植治疗共64例。结果术后随访1.5年。15例桡神经松解术中,有13例的伸腕、伸拇、伸指肌力为M3~M5,虎口区感觉为S4,优良率86.7%。46例神经直接缝合中,有38例伸腕、伸拇、伸指肌力为M3-M5,41例虎口区感觉为S4,优良率82.6%。3例神经移植中,有1例伸腕、伸拇、伸指肌力为M3-M5,1例虎口区感觉S4,优良率33.3%。结论对桡神经损伤早期根据其损伤类型应用合适的显微外科治疗能取得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 报道拇指软组织缺损的皮瓣修复方法及临床效果. 方法 根据拇指软组织缺损的不同情况,采用5种小型岛状皮瓣进行修复,包括示指背侧岛状皮瓣、拇指桡侧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拇指尺背侧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第一掌背动脉逆行岛状皮瓣、虎口背侧逆行岛状筋膜皮瓣等共37例. 结果 术后有3例皮瓣出现表皮小部分坏死,经换药处理愈合,皮瓣全部成活.随访4~20个月,拇指功能、外形满意. 结论 对拇指软组织缺损选择恰当的小型岛状皮瓣急诊修复,可获得满意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索治疗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MRS)感染的慢性骨髓炎的新途径。方法:选择确诊为MRS感染的慢性骨髓炎患者27例,将其随机分为2组,术前均静脉滴注去甲万古霉素防止感染,试验组(15例)以去甲万古霉素链珠(去甲万古霉素与骨水泥混合物)填充缺损处;对照组(12例)仅以骨水泥填充缺损处。比较2组感染治愈率、治愈感染所需抗生素治疗成本、不良反应发生率、治愈所需时间。结果:2组治疗MRS感染的慢性骨髓炎皆有效,但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和抗生素治疗成本较低,同时控制感染也较快。结论:采用去甲万古霉素链珠个体化治疗MRS感染的慢性骨髓炎优于仅静脉给予去甲万古霉素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