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6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26篇
耳鼻咽喉   4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18篇
口腔科学   38篇
临床医学   88篇
内科学   60篇
皮肤病学   7篇
神经病学   22篇
特种医学   11篇
外科学   48篇
综合类   153篇
预防医学   13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17篇
  4篇
中国医学   6篇
肿瘤学   2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44篇
  2012年   57篇
  2011年   57篇
  2010年   47篇
  2009年   47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1.
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是一种临床少见的肾上腺疾病,2000年1月-2007年12月我院共收治肾上腺肿瘤患者142例,其中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7例,占4.9%,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1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呼吸系统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其死亡率持续增高;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则是COPD患者就诊及住院治疗的主要原因,因此成为一大社会经济负担。炎症是COPD重要的发病机制,AECOPD患者存在气道嗜酸性粒细胞炎症加重。糖皮质激素具有多环节抗炎作用。尽管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全球创议(GOLD)及相关指南对AECOPD糖皮质激素的应用作了较明确的推荐,但针对糖皮质激素治疗AECOPD的指征、剂型、剂量、疗程尚有诸多争议,有待于更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513.
目的观察Ⅲ期胃癌患者行改良FOLFOX7方案新辅助化疗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分析2008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71例Ⅲ期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新辅助化疗组41例,单纯手术组30例。新辅助化疗采用改良FOLFOX7方案(奥沙利铂100mg/m~2+甲酰四氢叶酸钙400 mg/m~2+5-氟尿嘧啶2400 mg/m~2)化疗2~4周期后评估新辅助化疗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并行手术。单纯手术组行标准胃癌根治术。结果新辅助化疗结束后,临床总有效率为53.66%(22/41),临床分期降低26.83%(11/41),根治性切除(RO)90.24%(37/41);单纯手术组根治性切除(RO)66.66%(20/3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FOLFOX7方案常见不良反应主要为恶心呕吐75.61%(31/41)、手足综合征29.27%(12/41)、白细胞减少80.49%(33/41)和贫血21.95%(9/41),大多为Ⅰ~Ⅱ级,无化疗相关死亡。结论改良FOLFOX7方案在Ⅲ期胃癌新辅助化疗中,临床总有效率较高,肿瘤降期明显,根治性切除率提高,且患者耐受良好。  相似文献   
514.
①目的探讨青紫薯色素对口淀粉样肽诱导神经细胞毒性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②方法建立β淀粉样肽诱导的PC-12神经细胞毒性病理模型,MTT法测定青紫薯色素对PC-12神经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流式细胞仪检测PC-12神经细胞的凋亡率、线粒体膜电位、细胞内Ca^2+浓度和Caspase-3的活性。③结果青紫薯色素可以剂量依赖性地提高PC-12细胞的增殖活性,降低β淀粉样肽诱导的PC-12细胞凋亡率,减轻线粒体膜的损伤,降低细胞内钙离子的浓度,抑制Caspase-3的活化。④结论青紫薯色素通过抑制Caspase-3的活化,减轻线粒体膜的损伤,降低细胞内Ca^2+的浓度,起到减轻β淀粉样肽诱导的PC-12细胞损伤的作用。  相似文献   
515.
 目的 研究化疗患者发生骨髓抑制情况与抗肿瘤药物之间的相关关系。方法 回顾性调查了6 884例化疗住院患者,以时间为单位,将骨髓抑制发生率和药物病例使用支持密度进行多元线形回归分析。结果 骨髓抑制发生率与铂类药物、抗代谢抗肿瘤药物、烷化剂的病例使用支持密度呈多元线性回归关系,其校正回归系数分别为0.264,0.273,0.460(P<0.05)。结论 骨髓抑制发生率的增加主要是由烷化剂、抗代谢抗肿瘤药物和铂类药物引起。植物抗微管药、抗肿瘤抗生素的骨髓抑制作用,弱于烷化剂、抗代谢抗肿瘤药、金属络物抗肿瘤药物。  相似文献   
516.
目的 通过小干扰RNA(siRNA)干扰技术体外沉默异戊二烯基半胱氨酸羧基甲基转移酶(Icmt)基因,探讨体外沉默Icmt对舌鳞状细胞癌(TSCC)细胞增殖和凋亡能力的影响.方法 针对人Icmt基因序列设计并构建3条siRNA,经脂质体瞬时转染技术转染抑制TSCC细胞系CAL-27和SCC-4细胞Icmt表达,同时设置...  相似文献   
517.
目的 探讨基于口腔菌群16S核糖体RNA (rRNA)数据的龋病菌群分析与诊断模型的构建及优化。方法检索NCBI、MG-RAST、EMBL-EBI、QIITA等微生物组公开数据库,收集全球范围内人类口腔微生物组的相关研究中所涉及的微生物组数据。通过口腔微生物组搜索引擎(MSE)将龋病测试数据集中的样本(1 703例)与健康样本(20 540例)进行比对,得到微生物组新颖指数(MNS)并基于该指数构建龋病诊断模型。最后使用非参数多元方差分析比较不同宿主因素对口腔菌群MNS的影响大小,通过控制相关因素优化模型,并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模型效果。结果 1)相比于健康样本,龋病样本的微生物多样性降低且菌群结构变异增大;2) ROC曲线对龋病测试数据集进行评估,计算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67;3)分析表明龋病状态、国家、年龄、龋失补指数(DMFT)及取样位点这5类宿主因素对微生物组MNS有显著影响(P=0.001);4)控制相关宿主因素后的优化诊断模型在中国儿童高龋、中龋、低龋以及混合牙菌斑样本数据集AUC达到0.87、0.74、0.74和0.75。结论 基于口腔菌群龋病...  相似文献   
518.
目的 急性心肌梗死(AMI)后肌钙蛋白I(cTnI)的升高和降低可以指导治疗和预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围手术期并发症及预后,探讨急性心肌梗死在肌钙蛋白I恢复正常后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手术效果。方法 2011年1月至2015年12月236例患者在急性心肌梗死后肌钙蛋白I恢复正常后30天内行CABG术,所有病人均测定术前、术后cTnI变化和持续时间。其中,男138例、女98例,年龄43~86岁,平均(63.53±9.26)岁;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189例,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47例。术中行非体外循环CABG(OPCABG)229例,体外循环辅助心脏不停跳下CABG(on pump beating heart CABG)术7例。 结果 心梗后肌钙蛋白I恢复正常时间为2-18天,平均(5.41±3.25)天,心梗后手术时间4-29天,平均(9.32±7.15)天,搭桥数1-5支,平均(2.61±1.23)支,应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8例,住院死亡3例,死亡率1.69%(3/236)。结论 血流动力学相对稳定的AMI患者cTnI正常后尽早行CABG可以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19.
目的:探究脉络舒通丸对精索静脉曲张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8年11月至2019年4月青岛市市立医院收治的精索静脉曲张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2组患者均通过腹腔镜精索静脉高选择结扎术治疗,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脉络舒通丸治疗。比较2组患者术后疗效、精液质量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愈率达93.33%,对照组为76.6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为90.00%,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6个月后的精液量、精子密度都高于对照组,液化时间和畸形率都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总并发症发生率为6.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6.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脉络舒通丸可显著改善精索静脉曲张患者术后精液质量,降低复发率和并发症发生率,为临床治疗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520.
目的评价老年患者术前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与术后谵妄(POD)的关系。方法择期蛛网膜下腔-硬膜外麻醉下行膝/髋关节置换术患者937例, 术前1 d行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且MMSE评分≥24分。术前抽取肘静脉血, 计数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并计算比值。蛛网膜下腔-硬膜外麻醉穿刺成功后抽取脑脊液(CSF), 采用ELISA法检测术前CSF β淀粉样蛋白40(Aβ40)、β淀粉样蛋白42(Aβ42)、总tau蛋白(T-tau)和磷酸化tau蛋白(P-tau)水平。术后采用意识模糊评估(CAM)法评估POD的发生, 采用记忆谵妄评定量表(MDAS)评估POD严重程度。采用logistic回归筛选POD的危险因素并分析CSF生物标志物的中介效应, 采用敏感性分析检验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的稳定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并计算曲线下面积(AUC)评价术前NLR预测POD的准确性。结果共纳入853例患者, POD发生率为17.4%。logistic回归分析:校正多项混杂因素后, NLR (OR值1.141、95%CI 1.033~1.260、P=0.01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